汪新偉
(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甘肅 蘭州730070)
天水750kV變—曬金330kV線路工程在G65—G66跨越10kV電力線,該被跨10kV電力線涉及戶多,且是重要引水工程主供電源,本工程架線施工過程中無法連續停電落線施工,且因電力線高度過高,該檔檔距過大,搭設跨越架后導地線展放無法通過,尋求更有效的施工方法跨越該處10kV電力線迫在眉睫。
天水750kV變—曬金330kV線路工程導線為4×JL/G1A-300/40鋼 芯 鋁 絞 線,G65 高 程 1 830.9m,G66 高 程1 615.1m,10kV電力線跨越處地面高程1 674m,10kV電力線高度為20.5m。G65—G66檔距為756m,跨越處距離G65塔位392m,G65鐵塔呼高36m,G66鐵塔呼高30m。項目部在此處跨越采用導地線展放時跨越處設置“八”字形雙地錨,將放線滑車倒掛壓線展放導地線施工,待導地線展放完畢后對被跨10kV電力線短期停電,將施工導地線升空后恢復10kV電力線運行,該方案在本次跨越施工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跨越處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跨越處參數
(1)用架線施工軟件計算架線施工導線展放時壓線處最大牽引力T=6.1t(圖1)。

圖1 壓線滑車受力分析圖
(2)計算壓線時所需下壓力F=2.1t(圖1)。
(3)主要受力工器具選擇:導線展放壓線滑車采用額定荷載6t的5輪放線滑車;因地錨非持續均勻受力,為保證地錨受不均勻沖擊力不會拔出,必須考慮足夠的安全系數,本次地錨采用10t地錨,經計算埋設深度為3.4m,地錨采用 17.5鋼繩套連接,U型環采用10tU型環,壓線鋼絲繩采用雙 17.5繩套。
(1)將經緯儀架設在G65放線滑車正下方,調平后對準G66放線滑車中輪,然后確定壓線點位置。
(2)根據壓線點位置,用已計算出的兩地錨之間距離進行地錨分坑,注意地錨坑馬道與線路垂直。
(3)根據已計算出的地錨深度進行地錨坑開挖,注意開挖至深度后,在坑底掏一凹槽,將地錨設置在凹槽內,并確保鋼絲繩與地錨面垂直。兩地錨馬道在地面上交于壓線點。
(4)測量馬道長度,根據馬道長度插相應的鋼繩套。
(5)設置壓線滑車,壓線滑車為放線滑車,放線滑車倒置,掛孔用10tU型環與壓線鋼繩套連接,滑車頂部用導鏈、鋼繩套與三腳架連接,用于支撐放線滑車。壓線滑車鋼繩套使用長度為1~1.2m(鋼繩套總長2~2.4m)。
(1)地錨設置方式:壓線地錨采取“八”字雙地錨布置,馬道設置保證連接地錨鋼繩套與水平面夾角在35°~45°之間(圖2),“八”字地錨馬道交于壓線點。因放線過程中壓線滑車會在順線路方向上來回擺動,故“八”字地錨必須橫線路方向上設置。

圖2 壓線滑車及地錨布置示意圖
(2)地錨連接鋼絲繩制作長度:為確保地錨受力滿足施工設計要求,地錨連接鋼繩套不得長于馬道長度,地錨連接鋼絲繩需在地錨坑及馬道開挖完成后對馬道長度進行精確測量,并要考慮地錨受力后鋼絲繩伸長量及土質情況,插套長度需比測量馬道長度短100~200mm,兩鋼絲繩與U型環連接時用手扳葫蘆收緊后連接,U型環弧形端與地錨鋼繩套連接,壓線鋼繩套與U型環螺桿側連接。
(3)壓線位置確定:壓線位置用經緯儀測量確定在放線時交叉跨越處導線正下方。
(4)壓線高度確定:為方便施工過程中控制壓線滑車及處理故障,壓線高度約為1~1.2m。
(5)到達壓線處未通過壓線滑車前,先停止牽引,用繩索將走板尾部提起,再慢速牽引,使走板順利通過放線滑車。
(6)導線升空時,需用5tU型環將導線固定在滑車三角板上,導線與U型環之間必須用橡膠皮隔開,防止損傷導線。導線固定在放線滑車三角板上后將放線滑車打開,按導線升空方式將導線進行壓線升空。
本工程G65—G66跨越10kV電力線時,采取先壓線后鉆越10kV電力線,再短時停電摘線后升空方式施工,在解決無法搭設跨越架、無法連續停電的問題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今后類似跨越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經驗。選用此跨越施工方法主要特點:施工線路跨越檔檔距較大,被跨電力線高度較高,搭設跨越架導地線展放無法通過,電力線不能連續停電,被跨電力線摘線及恢復較方便。
[1]李博之.高壓架空輸電線路施工技術手冊:架線工程計算部分[M].3版.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孟遂民,孔偉.架空輸電線路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3]李慶林.架空送電線路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4]李慶林.架空送電線路跨越放線施工工藝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5]DL/T5106—1999 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S].
[6]DL5009.2—2013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2部分:電力線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