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8月14日早上六七點鐘,泰達心腦血管醫院,大部分病房門都開著,不像前一天大多關著門。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早聽到有護工說,這里住著一個消防戰士,眼睛灼傷,脊椎骨折。所以在一直注意尋找著這位傷員。
剛好在路過一間病房時,發現一個年輕男子眼睛蒙著紗布,正坐在床上,整個后背的皮膚都被灼傷了,是一種點狀的傷痕類型,紅的、白的、黑的,他的媽媽一邊幫他擦背,一邊安慰他:別想了,別想了,都會過去的。但他明顯心情不太好,不斷和家人發脾氣,大聲埋怨著:慢點兒啊,輕點兒。
轉了一圈再回來后,發現他正靠在床上休息,似乎心情也恢復了平靜。于是《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走上前去,亮明身份,問他可不可以介紹下當天救火時的情景。于是就有了這份口述。臨走時,他的媽媽對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他的六個戰友都沒了……
我是湖南長沙理工大學學企業管理的,因為身體好,畢業后去當兵。到天津做消防員已經4年了。
8月12日晚上,我們晚上11點多接警到達現場。我是在開發區特勤隊,一般特殊火情、火情危重的時候需要特勤隊出動。
最初接警時,只知道是集裝箱著火,不知道是什么東西起火。我們是第二批到現場的消防人員。開發區也有幾支消防隊,一般來說有三四輛車,力量不夠的話就會請求特勤隊(支援),我們特勤隊有10輛車,很多車都是處理特殊警情的車輛。
我們出警的程序是:接警電話一般是打到消防總隊,總隊再根據地點給各中隊下達命令,下命令的時候用一張A4紙,上面會有時間、地點,還有報警電話,因為并不是報警時說的地點都正確,我們還要再打電話確認。
我是通訊班的,這個確認工作是我做的。
當晚出警時,我就回撥了報警電話,報警人是個女士,好像是旁邊萬科小區的人,說火挺大,讓我們趕緊過去。當時我也聽到八大街總隊的兩個消防隊到了,我就去問其他隊在現場是什么情況。
爆炸地點附近的公司里面應該也有人報警。但是第一個打過來報警的是小區里的居民。
我們到現場時還沒有發生爆炸,現在想可能是里面已經發生了小爆炸,里面有噼噼啪啪的響聲。之前還有一個中隊比我們先到,他們在南側,我們去了東側。
起火的地方不是一個倉庫,是露天的集裝箱,起火點是一大團,分不清具體有幾個起火點。
我是火場文書。每輛車都有火場文書。我們出警時都是各司其職,司機開車,指揮員指揮,戰斗員抱槍滅火,文書的第一工作是領行車路線,比如一個單位著火了,文書必須知道這個單位怎么走,到了現場后,文書負責用手臺給支隊和總隊報告情況、記錄現場情況、畫圖等等。
當時我的匯報內容是有幾方面,比如,這種大火,有很多消防隊在現場,我要先給總隊匯報一下,我們到現場了,總隊也會記錄一下我們幾點到場。天津港這個地方不屬于我們所在隊的管界,我們一般只負責協助其他隊滅火。所以一般這種情況,我們到場后會向總隊匯報已到場,中途發生其他情況需要行動,直接和中隊聯系就可以了。
這次主作戰隊,按照管界,應該是天津港消防隊,港務局里都配有消防隊。
但是8月12日那天晚上第一個到場的是八大街中隊,也是開發區的,我們第二批,然后天津港的消防隊才到,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路程比較近。
我們每個車上有8個號員,外加1名司機。到場后,首先是落實里面有沒有人。一般有人被困,第一任務是去救人,然后再滅火。當天因為都是露天的,也說了里面是沒有人的,于是大家就主要滅火。
我們隊一共有10輛車,去了4輛,2輛水罐車,1輛泡沫車,還有1輛搶險車。每臺水罐車可以裝12噸水。我就在一號水罐車里。一般一號車是哪有險情就走在最前面,二號車給一號車供水、水袋;三號車一般是到場找消火栓,保證前方車能不間斷地出水。一號車又有水槍又有水炮,水槍打二三十米沒有問題。
到現場,停好車后,領導就說水槍架上。那天晚上有點風,往東邊吹,從我們停車的位置放水槍射不到火上,指揮部也擔心我們的安全,我們消防車上有消防水炮,后來就用了消防水炮。當時大概是用了2到5分鐘,我聽領導說,感覺情況越來越不對,就讓我們往后撤。

8月13日,天津濱海新區爆炸現場的西部區域某個著火點附近,濃煙遮蔽了天空,一名戰士的消防服掉落在地上。圖/新華
這時候已經知道可能是化學品。我當時在車外,一般到現場我們都會下車。車里很多東西,像這次只用到了消防水炮和高架水槍,平時還會用到水袋。
最初沒有想到要用沙子,我們車上也沒有沙子。我們平時也有關于危險化學品的培訓,每個禮拜五上午不出警就會有,會有一些實戰操法和理論,判斷什么時候用水,什么時候用泡沫,但主要是根據現場指揮員來判斷。但我們中隊沒有沙子,主要是水罐車和泡沫車。我們當時就嘗試看到底用什么可以控制火勢。當時是初期,旁邊還有很多集裝箱沒著火,就想用水冷卻一下,降降溫,防止擴散后別的地方也著了。
我當兵就是消防兵,一直在天津。之前比較危險的一次是去年天津西青區油罐著火,我也去了,當時是用泡沫滅火,得調用泡沫車,就調了我們特勤隊。當時我去的時候也挺害怕的,油罐嘛,電視上也看的多,很容易爆炸。
但這次是我當4年兵第一次遇到現場爆炸。當時指揮部說撤,大家都準備撤。當時火越來越大,但我也沒想太多,就想著如果火勢太大就撤,因為知道里面沒有人受困,那就得保證自己的安全。
當時我還跟指揮員說:咱倆得往外走了。我們正要往外走,爆炸就發生了。我一下子就飛起來了。
我當時腦子里還有意識,落地后想自己站起來,但是站不起來,這時候又發生了第二次爆炸,兩次相隔不到20秒。
第二次爆炸后,我看到那邊綠化帶里的樹都被連根拔起來了,到處都是火點。我當時就想著打手機求救。一般我們出警都不帶手機,只有電話員帶,我們隊也就只有我允許帶手機,但這時候我的手機已經被炸得不見了,我想打電話求救也打不了。
我當時眼睛只能看到一點點光,聽得到燃燒的聲音,于是就向相反的方向走。路上聽到我的司機戰友在喊救命。司機是不穿戰斗服的,我倆就攙扶著走,后面又碰到4名戰友。我們找了個集裝箱,坐在里面。我們都受傷很重,沒法走,也沒有體力。我就說別走了,等天亮了會有人來救咱們,走也不知道方向,別再往火點里走就走錯了。
當時好像不知誰有一部電話,就給我們總隊119打了電話,說了下情況,我也給110打了個電話,他們通過定位系統知道了我們在哪里。大概等了半個多小時,他們就進來救我們了。
到醫院之后,也只知道是化學品爆炸,具體不知道是哪一種。沒有聽到說是電石?;叵肫鹫麄€過程,太快了,我們到現場,從開始滅火,到發生爆炸,一共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是從集裝箱里面燒起來的,但也不排除是從外面燒起來的,這些目前都還不知道。
我今年23歲。8月13日是我的生日。對,就是昨天。

①15日,在爆炸現場附近休息、隨時候命的消防人員。②15日,戴著面具的交警在爆炸現場附近的安檢崗執勤。③13日,爆炸現場附近的一家建筑工地的農民工返回住所。圖/新華④13日,天津塘沽四道橋殯儀館內,兩名遇難者的家屬相擁痛哭。圖/CFP⑤13日晚,一名在火災爆炸事故中受傷人員在濱海新區開發區第二小學安置點內休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濱海新區開發區第二小學成為一處安置點。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