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14日發表戰后70周年談話,僅以回顧歷屆內閣歷史認識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和“道歉”,并宣稱戰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圖/路透
2015年8月14日,即日本戰敗紀念日前一天,安倍發表的“談話”雖然提到了輿論關注的四個關鍵詞:殖民統治、侵略、深刻反省、由衷歉意,但其表述不僅斷續,而且間接:“事變、侵略、戰爭。我們再也不應該用任何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應該永遠跟殖民統治告別……我國對在那場戰爭中的行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h3>糾結之后的“間接表述”
199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50周年紀念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了作為內閣決議的“村山談話”,明確表示:“我國在不久的過去一段時期,因國策錯誤而走上了戰爭道路,使國民陷入存亡危機,并因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害和痛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其中殖民統治、侵略、深刻反省、由衷的歉意,被視為“村山談話”的四個“關鍵詞”。
“安倍談話”的表述與“村山談話”“小泉談話”為何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安倍自提出要發表“戰后70周年談話”,一直在尋求擺脫“謝罪外交”和“繼承歷屆內閣的歷史認識”之間搖擺。最終,迫于四方面的壓力,安倍無奈地對四個關鍵詞進行了“間接表述”。
一是來自執政伙伴公明黨的壓力。8月7日,安倍給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過目“安倍談話”草案。山口要求安倍在談話中寫入“村山談話”中的關鍵詞,稱“應采用有誠意的表述,向對方表達日本具有道歉之心”。
二是來自日本學界和民間的壓力。7月17日,日本74名人文社會科學知名學者發表聯合聲明,敦促安倍晉三在“戰后”70周年相關談話中明確寫入“村山談話”中的關鍵詞。NHK最新輿論調查顯示,42%的受訪者認為,“安倍談話”應寫入“具有道歉意味的詞語”,而表示“不必進行道歉”的受訪者僅占15%。
三是來自中國的壓力。8月5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期間,王毅外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對安倍晉三戰后70年談話內容“保持高度關注”。8月6日,王毅外長又向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在歷史問題上,日本應采取認真負責態度,不要試圖蒙混過關。
四是來自韓國和美國的壓力。韓國總統樸槿惠多次要求“安倍談話”應“切實繼承歷史認識”。而日韓對立不符合重返亞太、亟需建立美日韓同盟的美國的利益。
面對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在經歷“煩惱”和“糾結”之后,安倍表示,“希望擬定能與盡可能多國民共享的談話”,確定了對包括“道歉”在內的關鍵詞進行“間接表述”的方式。
2012年8月,5年前辭去首相一職的安倍志在二度入主首相官邸,他公開宣稱:“有必要否定或取消‘河野談話‘村山談話等歷屆政府的所有談話?!?/p>
是年年底再度當選首相后,安倍更是多次表達這一意向。2013年3月,安倍在接受韓國《月刊朝鮮》雜志采訪時稱,將在2015年紀念二戰70周年時,以“安倍談話”取代“村山談話”。此言一出,即引發輿論關注和批評。安倍也不斷觀察各方反應,適時調整對“村山談話”的評論。
2014年1月6日,美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希望日本繼承承認殖民統治和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的“村山談話”。同年3月2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社論,指出“安倍首相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正成為東亞地區的風險。美國基于《美日安保條約》,雖有保護日本的義務,但并不希望卷入中日沖突,安倍政府正在置美國的利益于不顧”。第二天,即3月3日,安倍即在國會表示,將繼承“村山談話”精神,稱“我國(日本)曾給很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害和痛苦。關于此認識,我將繼承歷代內閣的立場”。
2015年1月5日,安倍在新年首次記者會上表示:“我的談話將包括反省之前的大戰,也會談到戰后的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歷程,以及戰后日本為亞太以及世界做出的貢獻”;“我也要向世界聲明,80年、90年,100年后的日本會在積極和平主義的旗幟下進一步做出貢獻?!?/p>
4月上旬,安倍開始正式擬定談話措辭,由他口述,首相秘書官今井尚哉和主管外交的官房副長官補兼原信克等人記錄。在記者會上,安倍將他的意圖表露得非常明確,即不納入“道歉”和“侵略”的表述。4月22日,安倍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的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演說,對過去的戰爭表示deep remorse(“深刻反省”)。4月29日,安倍在美國眾參兩院發表演說時,再次使用了deep remorse這一表述。安倍身邊人士稱,這是“觀察外界的反應”。
5月下旬,日本政府私下探尋中韓兩國的態度,結果發現“情況依然嚴峻”。安倍遂表示,“此次希望按喜歡的做,不希望被任何因素束縛”,決定“既不在內閣會議上決定,也不表明‘道歉和‘侵略”,以“個人見解”而非“內閣決議”的形式發表談話。
據首相官邸人士透露,若以“政府見解”形式發表“安倍談話”,很容易引起日本與中韓兩國政府之間的外交摩擦。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卻提出,“安倍談話”應繼承以往日本政府立場,有必要以“內閣決議”方式發表。公明黨之所以堅持作為“內閣決議”發表“安倍談話”,是因為安倍內閣國土交通相太田昭宏是公明黨人,“內閣決議”需經閣僚一致同意并聯署。沒有公明黨首肯,“內閣決議”無法形成。

8月15日,韓國首爾,光復70周年紀念日當天,學生們在日本駐韓使館附近前示威,抗議安倍戰后70周年談話“回避直接道歉”,示威者們撕毀旭日旗。圖/IC
8月7日,安倍在自民黨高層會議上表示,他將在14日通過內閣決議發表“安倍談話”,并在當天晚上將這一決議通報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
在對“村山談話”的四個“關鍵詞”進行了間接表述后, 前文所述的“四方面”又對“安倍談話”作何評價?
由于公明黨要求的關鍵詞被納入,公明黨高層表示:“首相也已盡最大努力”,對安倍談話作了積極評價。
日本學界對“安倍談話”見仁見智。日本共同社8月14、15日兩天實施的日本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安倍晉三首相發表的戰后70周年談話,表示肯定的受訪者為44.2%,不予肯定的為37.0%。值得注意的是,同時進行的民調顯示,對安倍內閣支持率為43.2%,出現了小幅回彈。日本《每日新聞》8月10日曾發布的民調顯示,因安保政策的調整讓選民不安,安倍的支持率下滑至32%,為安倍2012年12月重新執政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政府認為“安倍談話”缺乏誠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答記者關于對“安倍談話”的提問時指出:“日本理應對那場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戰爭責任作出清晰明確的交代,向受害國人民作出誠摯道歉,干凈徹底地與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切割,而不應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作任何遮掩?!敝袊浾撘泊蠖汲诌@一評價。
韓國政府的評價是基本肯定,以觀后效。其外交部發言人就“安倍談話”發表評論稱,“從安倍的談話可以明確看出,歷屆內閣對待歷史的認識,今后也不會動搖”,“今后會一直關注日本政府在這樣的立場之下會如何采取行動來進行實踐”。
筆者認為,對“安倍談話”遮掩侵略歷史的表述須進行評判,但對 “安倍談話”的潛臺詞,同樣須進行揭露。
首先,長期以來,日本社會始終存在著否定侵略歷史的兩種理論,即“大東亞戰爭解放論”和“自衛戰爭論”。這兩種理論在昭和天皇裕仁的《大東亞戰爭終結之詔書》(簡稱《終戰詔書》)中有明確表述:“朕對于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帝國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于東亞之安定”?!鞍脖墩勗挕逼鹗技春钚麚P了這兩種“理論”:“一百多年前,以西方國家為主的各國的廣大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日俄戰爭鼓舞了許多處在殖民統治之下的亞洲和非洲的人們”;“在世界經濟危機發生后,歐美各國以卷入殖民地經濟來推動區域經濟集團化,從而日本經濟受到重大打擊。此間,日本的孤立感加深,試圖依靠實力解決外交和經濟上的困境”。必須強調指出,日俄戰爭是兩國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利益發生矛盾沖突而爆發的。策動“九一八事變”更不能以“日本的孤立感加深,試圖依靠實力解決外交和經濟上的困境”作為理由。上述言論不僅是淡化侵略歷史,更是歪曲歷史。
其次,安倍稱,“我國對在那場戰爭中的行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其“潛臺詞”是“日本并非沒有表示過歉意”。稱“現在我國國內戰后出生的一代已超過了總人口的80%。我們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系的子孫后代擔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則顯示了安倍所主張的“擺脫謝罪外交”的姿態。之前,安倍曾就談話的起草提出,“與過去的談話相比,希望定位上要有所發展。讓外界明白不受過去的束縛”。
最后,“安倍談話”稱,“我們對七十年以來所走過的和平國家道路默默地感到自豪,并且今后也將繼續貫徹這一堅定的方針”,即依然將“中日四項原則共識”中的“正視歷史”,解讀為正視“日本戰后70年的和平歷史”,但沒有在“積極和平主義”的旗號下,竭力鼓吹“新安保法案”。因為,安倍很清楚,多數日本民眾對此持反對態度。
當然,“安倍談話”也釋放了希望改善中日關系的信號。對此,我們也不應忽略。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放大“安倍談話”對中日關系的影響。因為,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