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臺灣學者李敖即將年滿80歲。年近耄耋,家庭和順,在外人看來,李敖已經沒什么遺憾事了。不過,在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訪時,他透露了自己一樁未了的心愿。10年前,李敖訪問北京大學時捐出35萬元人民幣,希望能在北大校園里立一尊胡適的銅像,卻至今沒有下文。
李敖向來“目中無人”,唯獨對胡適非常尊敬,連胡適本人都對他說:“你簡直比我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在李敖眼中,胡適的人生有一條明顯的分水嶺——在新文化運動中充滿光環,此后逐漸變得老憊而世故。

“胡適的悲劇也是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悲劇”
胡適年長李敖44歲,是李敖的前輩,然而兩人卻有著一段忘年之交。
上世紀20年代,李敖的父親就讀于北京大學,胡適正是他的老師。李敖在北京念小學時,久聞胡適大名,一直希望能和胡適有所交流。1949年,李敖隨父母遷到臺灣,入讀省立臺中一中。當時,他從同學手上借了一本《胡適文選》,讀后為其中的思想所折服,“迷亂里面,放棄了舊有的道路”。1952年,17歲的李敖給胡適寫了一封長信。1957年,李敖又在《自由中國》雜志上發表《從讀〈胡適文存〉說起》。
一年后,李敖終于見到了偶像。1958年,胡適從美國返回臺灣,他的學生姚從吾任教于臺灣大學,是李敖的老師。在姚從吾的安排下,李敖見到了胡適。令李敖意外的是,胡適對自己并不陌生。其實,胡適早在讀到李敖的信時,就記住了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對于李敖一年前發表的文章更是印象深刻。李敖在那篇文章中提起了胡適30多年前寫的一封信,胡適因此說道:“呵!李先生!連我自己都忘記了、丟光的著作,你居然都能找得到。你簡直比我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
1961年,李敖進入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當研究助理。由于薪金不能按時發放,李敖經濟拮據,連褲子都進了當鋪。胡適得知后給他寄去一張千元支票,還附信說:“過了雙十節,你來玩玩,好不好?現在送上壹仟元的支票一張,是給你‘贖當’救急的,千萬不要推辭。正如同你送我許多得來不易的書,我從來不推辭一樣?!碑敃r有人說風涼話,說胡適用1000元錢收買年輕人的心。但李敖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話不能這么講。不送我,他也還是胡適啊,可是他送了我,就說明這個老先生關心年輕人。”李敖后來捐錢給北大為胡適立像,“算是1500倍還給胡適”。
1962年,胡適病重。去世前一天,胡適還讓秘書把自己寫的《康南爾君傳》送給李敖。李敖向環球人物雜志記者感嘆:“胡適對我的好意,真可說至死方休?!焙m去世后留下一些遺稿,其中有一封給李敖的信。信里,胡適指出了李敖寫的《播種者胡適》中有幾處事實錯誤。但李敖說:“書里的內容我有根據,胡適老了,記錯了。”
說到胡適的晚年,李敖不禁嘆了口氣說:“胡適一生中,花在思想作戰上的精力太少,結果在左右澎湃的浪潮下,他的聲音漸漸淪為浪花余沫。他本人也變得老憊而世故,與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胡適不能相比。這是胡適的悲劇,也是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悲劇?!?/p>
“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如果李敖的說法成立,胡適后半生花在思想作戰上的精力太少,那原因只有一個:他卷入了政治漩渦,身心俱疲且難以自拔。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想利用胡適在國際上的聲望,派他出使歐美爭取援助。起初,胡適不想涉足政治,但又覺得民族危亡之時自己應該出點力,就接下了差事。
1938年7月,正在歐洲各國游說的胡適又接到了蔣介石的3封電報,希望他能出任駐美大使,胡適回電說:“現在國家是戰時。戰時政府對我的征調,我不敢推辭?!痹掚m如此,胡適內心仍然很矛盾,感覺當大使會離“二十年不干政治”的初心越來越遠。在給朋友的一首詩里,他寫下了“天南萬里豈不太辛苦?只為智者識得重與輕”的句子。這既是鼓勵朋友,也實為自勉。
胡適赴美上任后,美國總統羅斯福對他印象極好,說:“胡大使名遍世界,今出任大使,必能更進一步促進中美之諒解?!碑敃r美國厭戰情緒很高,胡適爭取援助的工作不好做。經過多方努力,胡適最終繞過美國中立法案,為中國爭取到了一筆2500萬美元的貸款。正當同僚為此興奮不已時,胡適卻略帶無奈地寫了一首詩:“偶有幾莖白發,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大使任上,胡適既是一個外交官,也還是那個知名學者,要應付學術界的場面事,出席學術會議。當時,不少大學都爭相贈給他名譽博士學位,僅在1942年,他就接受了10個名譽博士學位。這也是日后他備受詬病的一件事。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的對華援助已是順理成章的事。駐美大使由苦差變成了肥差,有人打起了駐美大使的主意。宋子文密電蔣介石說,要繼續爭取美國援助,“非空文宣教及演說所能奏效”。言下之意,胡適在美國到處演講,戴博士帽,只是“空文宣教”,駐美大使應該換人。蔣介石征詢胡適的意見,胡適當即“識趣”地回電:“蒙中樞垂念衰病,解除職務,十分感激?!币詴孀阏?,胡適終于體驗到其中險惡。宋子文當上行政院長時,胡適在日記里寫道:“如此自私自利的小人,任此大事,怎么得了!”
對于胡適在駐美大使任上的經歷和成績,李敖頗為認可。他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在大使任上,胡適沒有政治資源,只能到處演講、交朋友,才有可能完成使命。當時中國一窮二白,他跟陳光甫合作從美國借到了錢,這不是成績嗎?如果不是宋子文反對他,他也不會從駐美大使任上倒下來?!?/p>
“我連書柜也料理不清,哪里能搞政治?”
卸去大使職位后,胡適沒有馬上回國,而是在美國做起了學術的老本行。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胡適相當興奮,對國民黨期望頗高,認為建立一個民主的中國指日可待。
1946年7月,胡適剛回國就在南京和蔣介石共進晚餐,席間兩人相談甚歡。這時,胡適已經被任命為北大校長,他自己很滿意這個位置,說回來準備當個教書匠。在北大校長任上,他抱著發展教育的愿望,向國民政府提出了加大教育投資的建議。只可惜,此時內戰已經爆發,蔣介石盯著戰場,顧不上胡適發展教育的提議,倒是對他的政治價值很有興趣。
隨著國民黨在戰場接連失利,蔣介石于1948年3月召開了“行憲國大”,企圖在政治上扭轉頹勢。會議期間,蔣介石考慮到黨內派系斗爭和憲法對總統的約束,想放棄總統職位,當有實權的行政院長,而讓人望頗高的胡適出面競選總統。
蔣介石托人帶話給胡適:“希望適之先生拿出勇氣來?!焙m當即表示:“我實在無此勇氣?!笔Y介石得知后又派人前往催勸。胡適犯起了嘀咕:做了總統,那豈不是真的陷在政治泥潭里無法脫身了?不過,胡適還是對國民黨抱有希望,經過再三考慮,答應了蔣介石。
就在胡適同意競選總統后不久,事情又有了變化。國民黨修改了剛剛通過的憲法,總統權力大增,蔣介石又眼饞起總統職位來。沒過幾天,蔣介石約胡適吃飯,假意道歉說,黨內沒有紀律,自己的政策行不通。此時的胡適已有幾分世故,他故意說道:“黨的最高干部敢反對總裁的主張,這是好現象,不是壞現象?!彼€對蔣介石說,我不認為你這是失信于我。但他依然向蔣介石建言,國民黨可以分化成兩三個政黨,實現真正的民主。一心想大權獨攬的蔣介石自然不會理會胡適的建議。4月19日,蔣介石被選為總統,胡適本就無心做的“總統夢”也破碎了。
在這場鬧劇中,胡適被人牽著鼻子走,有記者問他的感受,他一臉疲憊地說:“我是讀書人,不會做官的。我連私人書柜也料理不清,哪里還能搞政治?”后來他還跟人說,我們不支持蔣介石政府,又能支持誰呢?
有人說胡適那時已是個“無力的政客”。李敖卻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說:“胡適不是政客,只是主張改良,反對革命。他發覺國民黨不肯搞兩黨政治后,就勸蔣介石把國民黨分成兩個黨,毀黨造黨。可見他雖然卷入了政治,但還算坦然?!?/p>
在李敖看來,蔣介石認為胡適是個書呆子,希望他來做總統,然后很客氣地辭職,再推薦自己?!澳歉臼莻€騙局。”
“胡先生懦弱的本性真畢露無遺”
1949年后,國民黨在戰場形勢急轉直下,蔣介石在官邸宴請胡適,勸他去美國:“我不要你做大使,也不要你爭取援助。我只要你出去看看?!笔Y介石擔心胡適留在大陸,日后恐被共產黨利用,因此想讓他盡快離開。
1949年4月,胡適抵達美國并多次聲明,以后再也不問政治。之后的兩年,胡適在美國講學讀書,日子還算清靜。1951年12月17日,胡適生日那天,大雪紛飛,他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倍感凄涼:自己年事已高,連保險公司都拒絕了他心臟病的投保,萬一哪天客死他鄉……想到此處,胡適生出了返回臺灣的想法。但直到1958年,他經猶豫再三,才最終決定回臺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胡適本以為就此能靜下心來著書立說,但沒想到,自己剛回臺灣就和蔣介石發生了摩擦。蔣介石希望他把“中央研究院”辦成“反共抗俄”的陣地,胡適卻說,自己的任務還是走學術道路。胡適的態度令蔣介石很不滿意。沒過多久,一本名為《胡適與國運》的小冊子就在臺灣流傳開來。書中對胡適多有詆毀之處,還總結了一個公式:理想的胡說的領袖=無智+無能+無為+外國大學生=胡適。
后來,在蔣介石謀求第三次連任“總統”時,胡適又勸他恪守“憲法”,樹立“合法的、和平轉移政權”的風范。李敖稱胡適這樣做“說明他是個頭腦清醒的人,并且言行一致,在基本立場上還是光明磊落的”。他還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雖然蔣介石最后一任“總統”是非法的,但臺灣沒一個人敢反對他,包括錢穆都不敢,只有胡適反對。

蔣介石不但不聽胡適的勸阻,還拘捕了《自由中國》雜志社社長雷震?!蹲杂芍袊范啻慰欠磳κY介石獨裁的文章,雷震又是胡適的好友,胡適不能袖手旁觀。他找到蔣介石求情,卻遭冷遇。最終,雷震以“知匪不報、為匪宣傳”的罪名,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
1961年,獄中的雷震迎來65歲生日。胡適想念友人,卻在蔣介石的威權之下,連探監都不方便。他只好手書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句相贈:“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笨鄲炛椋梢娨话?。歷史學家唐德剛后來回憶說:“胡先生這個懦弱的本性,在當年所謂雷震案中真畢露無遺。他老人家那一副愁眉苦臉,似乎老了20年的樣子,我所未見,看起來著實可憐?!?/p>
胡適在雷震案中的表現,讓他昔日的崇拜者李敖“對大博士愈來愈失望”?!爸饕且驗楹m明明改變不了蔣介石政權,可他還是不能跟蔣介石決裂。雷震的案子,要是換做我,我就去美國不回來了,向蔣介石表示我對這個案子不滿。”
1960年,李敖甚至批評胡適“失去了思想家的地位,世上不該有這么不進步的思想家”。多年過去,李敖至今沒有改變自己當初的判斷。他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解釋說:“對于臺灣而言,他沒有失去思想家的地位,因為臺灣根本沒有進步嘛。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而言,我們的想法更新,他當時的頭腦已經跟不上我們?!?/p>
雷震案之后,胡適身體一天不如一天。1962年2月24日,胡適在一次酒會結束時突然仰身倒下,后腦碰到桌沿,隨后重重摔在地上,從此再沒醒來。事后,國民黨成立了以陳誠為首的治喪委員會,蔣介石還親自寫了挽聯:適之先生千古,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但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胡適去世的當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聞胡適心臟病暴卒,對革命事業確實去除了一個障礙。”
改良、溫和漸進,是胡適一生政治理念的基調。李敖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評價說:“胡適那種改良、溫和漸進的做法,兩邊都聽不進去。共產黨的路在1949年就走成功了,那以后中國的前途就由共產黨決定了,現在過了60多年,臺灣居然還有‘中華民國’,這不是主流了。當然,共產黨也付出過不少代價,但是,付出代價之后,中國至少變成了一個強國。”
歲月流逝,當年給胡適寫信的熱血少年,將成耄耋老人。李敖卻并沒有因為年歲的增長,而改變對胡適的評價?!耙f悲劇,搞政治的人都比較務實,胡適是個書呆子。他在新文化運動時充滿了光環,1932年辦《獨立評論》時也還有一點點光環。之后他的光環就沒有了,只剩老招牌,賣的也是老招牌。但是我了解胡適的處境,有些事不能都怪他??偟膩砜?,胡適是個很全面的人,能說、能寫、對人親切、腦子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