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東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化血紅蛋白(HbA1c)結合高敏-C反應蛋白(hs-CRP)對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的預測價值。 方法 將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期間來該院就醫的患者和經體檢健康的人共200例,平均分為A、B、C、D四組A組5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B組50例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C組50例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D組5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分別采集患者與體檢者的靜脈血,對患者的HbA1c、hs-CRP、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等血液學指標進行檢測;B組根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水平分為B1組(HbAlc<6.5%)、B2組(HbAlc≥6.5%),所有患者治療方法相同,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B組根據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水平分為B3組(hs-CRP<4.5 mg/L)、B4組(hs-CRP≥4.5 mg/L),比較B3、B4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結果 單純糖尿病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7.86±2.04)%、(2.85±10.2)mg/L,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9.66±2.15)%、(8.64±4.77) mg/L,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4.93±1.12)%、(2.33±7.69) mg/L,健康體檢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4.82±1.09)%、(1.05±0.54) mg/L。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無并發癥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B2組(HbAlc≥6.5%)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高于B1組(HbAlc<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4組(hs-CRP≥4.5 mg/L)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高于B3組(hs-CRP<4.5 m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的HbAlc可能參考值為6.5%,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的hs-CRP可能參考值為4.5 mg/L。 結論 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HbA1c、hs-CRP水平較高,檢查中若發現糖尿病患者的HbA1c以及hs-CRP明顯升高時,需要預防急性腦卒中的發生。
[關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高敏-C反應蛋白;糖尿病;急性腦卒中;預測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41.4;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1(a)-0194-03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在高血糖作用下發生緩慢連續的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物,可反映測定 6~10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1],故認為是糖尿病診斷、估計臨床治療效果、監測治療適應性及協助判斷預后的較好指標。有資料顯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如FBG≥8.3 mmol/L,2hPBG≥10.0 mmol/L,HbAic≥8.0%者發生腦卒中明顯增加[2]。長期高血糖引起的蛋白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增加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害等多種因素,可能是2型糖尿病容易并發血管病變包括腦血管疾病的原因[3]。有研究發現在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與HbA1c、空腹胰島素和胰島素抵抗(HOMAIR)之間存在正相關, 提示CRP的增高參與了胰島素抵抗和胰島功能的損害。近年研究表明,長期反復的慢性炎癥是動脈粥樣硬 化形 成和進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炎癥反應在缺血性腦損傷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4-5]認為,hs-CRP同心、腦血管并發癥密切相關。為進一步研究HbA1c結合hs-CRP檢測對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的預測價值選擇2011年10月—2013年11月來該院就醫或接受診斷的患者200例,進行了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 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單純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A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3.2±6.8)歲。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B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4.1±8.2)歲。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C組,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5.3±7.2)歲。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D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齡(56.2±6.5)歲。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按WHO診斷標準確診,病史均在2年以上;所有急性腦卒中患者均在6 h內確診入院。四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血壓、血脂等指標方面無明顯差別。并排除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感染、免疫疾病、手術及嚴重創傷等患者。
1.2 研究方法
于入院時收集所有患者空腹血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高敏-C反應蛋白(hs-CRP)、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檢測,并于入院后第1、3、5、7 d再抽取患者空腹血清,復查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采用透射免疫比濁法檢測hs-CRP含量,正常參考范圍為<3.0 mg/L;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HbA1c含量,正常參考范圍為3.8%~5.8%;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并當天進行測定,均運用OLYMPUS-5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全部病例追蹤隨訪12個月,每半月復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lc)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B組根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水平分為B1組(HbAlc<6.5%)、B2組(HbAlc≥6.5%),所有患者治療方法相同,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B組根據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水平分為B3組(hs-CRP<4.5 mg/L)、B4組(hs-CRP≥4.5 mg/L),比較B3、B4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1.3 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
神經功能臨床評估內容包括:上下肢肌力、語言、意識、面癱、走路等內容。0~15分為輕度腦卒中;16~30分為中度腦卒中,31~45分為重度腦卒中。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以及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單純糖尿病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7.86±2.04)%、(2.85±10.2) mg/L,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9.66±2.15)%、(8.64±4.77) mg/L,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4.93±1.12)%、(2.33±7.69) mg/L,健康體檢者HbA1c與hs-CRP水平分別為(4.82±1.09)%、(1.05±0.54) mg/L。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無并發癥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HbAlc檢測水平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B2組(HbAlc≥6.5%)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高于B1組(HbAlc<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HbAlc檢測水平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x±s)
2.3 不同hs-CRP檢測水平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B4組(hs-CRP≥4.5 mg/L)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高于B3組(hs-CRP<4.5 m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hs-CRP檢測水平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x±s)
3 討論
目前,較多的臨床研究表明,hs-CRP作為反映血管炎癥狀況的非特異性指標,在評估腦血管疾病患者危險性及預后方面有一定價值。hs-CRP可與脂蛋白結合而激活補體系統,繼而產生大量終末攻擊復合物,造成血管內膜受損,細胞損傷,并可造成機體凝血-纖溶機制失衡,增加腦血管缺血事件的危險。研究顯示,急性腦卒中患者hs-CRP水平顯著升高,腦梗死與腦出血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超敏-C反應蛋白值與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均呈顯著相關:超敏-C反應蛋白值與收縮壓、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呈顯著正相關[6]。另外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證實hs-CRP水平升高與腦梗死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對于伴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腦血管病高危人群,hs-CRP水平的明顯升高預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和破裂,可作為腦梗死發生的重要預測指標[7]。還有研究結果表明,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的高低與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呈正相關,提示超敏-C反應蛋白可以作為判定患者病情輕重的指標之一[8]。可見,HbA1c結合hs-CRP檢測應作為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卒中早期監控的指標予以重視。
該研究就HbA1c結合hs-CRP檢測對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預測價值進行了臨床資料的回顧分析。結果發現,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HbA1c與hs-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P<0.05)。說明高濃度葡萄糖的直接毒性作用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加重缺血性腦損傷,進而導致腦卒中的發生[9]。目前研究認為,CRP水平的升高反映了機體內皮細胞存在功能障礙。該研究結果顯示,單純糖尿病患者hs- CRP 水平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組的hs-CRP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且該組與單純糖尿病組比較,其結果也明顯增高(P<0.05)。說明hs-CRP 的升高反應了介導炎癥的細胞因子的存在,從而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10]。
該研究對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定量分析HbAlc和hs-CRP水平,B組根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水平分為B1組(HbAlc<6.5%)、B2組(HbAlc≥6.5%),所有患者治療方法相同,B組根據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水平分為B3組(hs-CRP<4.5 mg/L)、B4組(hs-CRP≥4.5 mg/L),結果發現:B2組(HbAlc≥6.5%)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高于B1組(HbAlc<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4組(hs-CRP≥4.5 mg/L)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高于B3組(hs-CRP<4.5 m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的HbAlc可能參考值為6.5%,而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患者的hs-CRP可能參考值為4.5 mg/L。
綜上所述,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卒中HbA1c、hs-CRP水平較高,檢查中若發現糖尿病患者的HbA1c以及hs-CRP明顯升高時,需要預防急性腦卒中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Pope RM,Aps JM,Page MD,et al.Immunologic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haemoglobin A1c[J]. Clin Chem,1993,10:260-263.
[2] 龍國祥, 趙小雪.Ⅱ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0,10(1):64-65.
[3] 王慶開,翁雪燕,鄭地明,等. 糖尿病并急性腦卒中的相關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熱帶醫學,2006,6(5):837-838.
[4] 孫國兵,趙薛旭,李作漢.腦缺血后炎癥及其治療對策[J].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5,13(3):194-198.
[5] Bassuk SS,Rifai N,Ridker P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J].Curr Prubl Cardiol 2004,29:439-493.
[6] 周偉君,童建菁,葉靜,等.超敏C反應蛋白與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7,19 (6): 325-328.
[7] 林忠榮,林德琳.超敏C反應蛋白與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華中醫學雜志,2008,32 (2): 135.
[8] 詹建梅,俎德玲.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與神經功能缺損的關系[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07,7(5):334-335.
[9] 劉薇,狄楠,胡明,等. 高血糖與腦卒中[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6, 27(5):516-518.
[10] Heffernan KS,Karas RH,Patvardhan E, et al.Peripheral arterial tonometry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me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ical cardiology,2010,33(2):94-98.
(收稿日期: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