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 雷軍
有誰相信我們能贏
近日我在烏鎮參加了全球互聯網峰會,在這個會議上有馬云,也有蘋果公司的高級副總裁。當時主持人拋出了一個問題,說雷軍你說你有一個目標,要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做智能手機市場全球第一。我忙點頭,我的確說過。但接著他又去問蘋果公司的高管,說你怎么看?蘋果公司高管說:“Easy co say,hard to do(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英文很差,但我聽懂了。
在那一刻我覺得很尷尬。主持人又問,雷軍你怎么想?我說,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一刻說過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我的演說水平遠遠沒辦法跟馬云相比,馬云的號召力我更是望塵莫及。尤其是我聽說馬云講過,像他這樣的人都能成功的話,80%的中國人都可以成功,聽得我們每個人都熱血沸騰。他說他高考幾次落榜,好不容易上了杭州師范大學,還找不到工作。馬云今天有資格講這個話,講得也特別震撼,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每一個屌絲都渴望像馬云一樣逆襲。
講完馬云這句名言以后,我又補了一段話。我說四年前,小米剛剛創業,在中關村十來個人、七八條槍要去做手機,有誰相信我們能贏呢?手機這個行業是刀山火海,前面有三星、蘋果,后面有聯想、華為,后來,摩托羅拉不行了,諾基亞也不行了,黑莓也不行了,連HTC也不行了,最近索尼也不行了,這個市場競爭極為激烈。
三年前,我們的產品剛剛發布。僅僅用了三年時間,這十來個人的小公司,在有蘋果、三星、華為、聯想這樣的市場里面,殺到了全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當我們今天有了這樣的業績,有了這樣的起跑線,我覺得我們總應該有一點點夢想,用五到十年時間殺到全球第一吧!
追尋小時候的夢想
四年前,我夢想的動力源于哪里呢?
我在辦小米之前,有幸參與了金山軟件的創辦,今天我依然是金山軟件的董事長和大股東,而且我還有幸辦過一個電子公司叫卓越網,應該來說我的人生也足夠了。在IPO之后,我退休了,還干了三四年投資,而且做天使投資,業績也不錯,絕對能進入中國天使投資界的第一排行列。
你說做投資總不用天天這么操心吧,是什么樣的動力使我下定決心去干這么累的一件事情呢?這件事真的很累。我從金山軟件退休做天使投資的那個階段,有天晚上從夢中醒來,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40歲了,在別人眼里功成名就,已經退休了,還干著人人都很羨慕的投資,我還有沒有勇氣去追尋我小時候的夢想?我覺得歲數越大,談夢想越難,面對殘酷的現實,還有幾個人能笑對今天、笑對明天呢?
我當時問我自己,我還有沒有勇氣去試一把?這么試的話風險很高,有可能身敗名裂,有可能傾家蕩產,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在別人眼里已經是個成功者,我需要冒那么大的風險去做這么艱難的一件事情嗎?其實我真的猶豫了半年時間,最后我覺得是夢想激勵我一定要去試一把,只有這樣做,我的人生才是圓滿的,至少當我老了的時候,我還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曾經有過夢想,我曾經去試過,哪怕輸了。
《硅谷之火》改變了我的一生
辦小米剛開始,我認為我100%會輸,我想的全部是我怎么死,我真的很慶幸,我們竟然只用了三年,完成了一個我自己都無法相信的目標。
在我18歲的那一年,我上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在武漢大學的圖書館里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叫《硅谷之火》。這本書講述的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些硅谷英雄創業的故事,其中主要的篇章是講蘋果喬布斯的,書中說喬布斯代表著美國式的創業。
當時看了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清晰地記得自己看完這本書以后,在武漢大學的操場上沿著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圈又一圈,連走了好幾個通宵。我在想,我怎么能塑造與眾不同的人生?在我們中國這個土壤上,我們能不能像喬布斯一樣,辦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當然,在二十六七年前的中國,條件比今天差很多,要做點事情遠沒有今天容易。當我有這樣的夢想以后,我認為應該落實到實際的學習和工作中去。我當時給自己制訂了第一個計劃:兩年修完大學所有課程。我真的是武漢大學在上世紀80年代不多的兩年修完所有課程的人,而且我絕大部分的成績應該都是年級第一。
接著,我又給出了第二個目標,大家說你沒有本事在一級學報上發表論文,于是,我就用兩年時間,在我大二的時候,在一級學報上發表了論文。
所以有夢想是件簡單的事情,但關鍵是有了夢想以后,你能不能把這個夢想付諸實踐,你怎么去實踐,你怎么給自己設定一個又一個可行的目標。要成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你長時間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
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分享,我在40歲的時候,沒有忘記我18歲的夢想。
臺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
二十多歲時,我也跟很多年輕人交流夢想,我自己特別喜歡的一句話叫“人因夢想而偉大”。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只要你有了夢想,你就變得與眾不同。周星馳也講過這樣一句話:“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差別。”所以你關鍵要有夢想,有了夢想,是你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以后,你一定要為自己的夢想去準備各種堅實的基礎。
有一句話是“臺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聽說過嗎?你想要成功,就要找臺風口,當臺風吹來的時候,豬都可以飛。當然,這句話我其實想表達兩層意思:第一,沒有堅實的基本功,沒有勤奮是成功不了的;第二,有了勤奮,有了堅實的基礎,也不一定能成功,還需要什么呢?還需要臺風口。把這個機遇把握好,你才有機會成功。
那么小米把握的是什么機會呢?為什么這個臺風這么厲害呢?其實小米精準地踏到了智能手機換機的時間點。諾基亞不行了,蘋果剛剛起來,小米應運而生,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成了中國第一。其實整個成長速度遠超想象,小米三年做下來,今年大概有多大的規模呢?今年大概銷售6500萬只手機,營業額大概會在700~800億人民幣,而這是一個三四年的創業公司。這個應該已經創造了全球的奇跡,這背后是什么呢?這背后是堅實的基本功和非常精準的對時機的把握。
我已經工作了二十多年,我的建議就是:第一,要有夢想;第二,要設定一步一步的努力目標,要制訂階段性的目標,不要著急;第三,要重視機遇。很多人都覺得聰明加勤奮天下無敵,其實僅有聰明和勤奮是遠遠不夠的,怎么把握時代的機遇,怎么在大方向上正確,我覺得這點也非常關鍵。
(孫光星摘自《解放日報》201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