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志強,趙燕寧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31)
社會支持理論視域下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基于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的實證分析
衛志強,趙燕寧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31)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對85名學生的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顯示:1.學生在學習目標計劃的制定、使用及監控學習策略方面的能力較弱。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其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有切實相關性。3.教師學業支持感和同學學業支持感能較顯著預測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鑒于此,應在學習策略訓練、教師學業幫助和同學合作學習等方面加強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社會支持;高職
現有關于英語學習自主能力的實證研究多從學習者個體內外因素兩個角度展開。學習者外在因素主要指學習者所處的物質和社會環境。從社會環境角度所做的研究多以教師、同伴、社會文化為研究起點。而應用社會支持理論研究自主學習能力的先例并不多見。筆者所接觸的范圍內相關文章僅兩篇。肖庚生等 (2011)的研究因其調查對象為大學本科層次學生,研究未涉及較低英語水平的高職學生[1]。范玲玲(2014)對高職學生的調查,所得結論是社會支持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正相關關系[2]。該研究未探討兩者間的因果關系,研究方法也較單一,研究結論仍有深化的可能。
本研究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數據分析法探尋高職學生社會支持感與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相關及因果聯系,討論數據結果并提出相應教學建議以增強高職生英語自主能力發展。
社會支持感是致使個體相信自己被關愛、受尊重、得到重視的信念,社會支持可通過提供有形物質資源、分析外在威脅并提供相應處置策略、加強心理干預等方式實現[4]。肖庚生等從支持來源和支持類型兩個方面將學生受到的社會支持分為教師學業支持、教師情感支持、同學學業支持和同學情感支持四個維度。
按照Holec(1981)對自主學習的定義,它是指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5]。學習者需要在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進度、應用學習策略、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結果方面做出決定。這一定義側重將自主學習能力看成是學習過程的控制。Benson對上述定義進行批評,指出自主學習能力體現在學習者對學習行為、認知過程和學習內容三維度上的控制能力。在他看來,自主學習在對學習內容進行控制的過程中涉及到社會因素,并取決于學習者在學習目標、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及資源的社會協商能力[6]。
Voller認為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應提供技術和社會心理支持。所謂技術支持是指幫助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如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選擇學習材料、自我評價等。社會心理支持要求教師對學生充滿關心與支持,以耐心、包容、無差異方式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7]。龐維國提出:1.同伴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成績影響學生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2.同伴的自主學習具有榜樣和示范作用。3.同伴群體的關系影響學業求助[8](P66)。
由此可見,自主學習能力發展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環境因素的制約,為了深入了解社會支持感與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特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
1.學生社會支持感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水平如何?
2.社會支持感和其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如何?
3.社會支持感是否能顯著預測自主學習能力?
研究對象為安徽省某高職院校大二和大一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兩個年級共有96名學生參與此次調查(大一50人,大二46人)。研究開始時,大一學生已初步適應大學階段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習。研究對象平均年齡20.40歲。
用于調查的問卷共三部分構成,包括填寫說明、調查對象背景信息、社會支持感和自主學習能力調查量表。
自編《大學生社會支持感調查量表》:根據上文肖庚生等對學生社會支持感的界定,主要從肖庚生提出的學生社會支持感四維度,結合學生英語學習實際現狀編制社會支持量表。通過對30名受試的試測,得到問卷整體信度系數Alpha為.884。對量表項目措辭部分調整,正式測試中量表整體信度系數Alpha為.902。
《自主學習調查量表》采用徐錦芬(2004)《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調查量表》,該量表從學生對教學目的的了解、學習目標與計劃的制定、學習策略的使用、學習策略的監控、學習過程的監控5個方面測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9]。問卷試測整體信度系數Alpha為.861.正式施測時量表信度系數為.893。
調查問卷于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第四周正式發放給學生。學生于課堂上完成。對上交問卷進行篩選,獲取85份有效數據,問卷回收率88.5%。數據輸入電腦。使用SPSS 19.0進行統計分析:1.數據描述性統計。2.使用相關分析法檢驗各變量之間的聯系。3.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測量不同社會支持感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上的差異程度。4.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建立回歸方程,探討社會支持感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解釋力。
由表1可知,大二和大一學生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感處于中等水平(3.1229/3.1860)。學生感受到的同學情感支持相較于其他類型支持程度最高(3.4952/3.6140),來自于同伴的學業支持感程度最低(2.8667/2.9395)。教師給予的學業及情感支持與社會支持總水平基本持平。大二學生無論在社會支持感總水平上,還是在各分項指標上都低于大一學生,盡管兩者之間未見顯著差異。

表1 社會支持感描述統計
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見表2),大一和大二學生在總水平和分項能力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大二學生在教學目的的了解程度方面好于大一學生(3.0381/2.9674),但在學習目標與計劃、學習策略的使用和監控、學習過程的監控方面,大二學生均不及大一學生。兩個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都低于中等水平(2.8460/2.9360)。

表2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描述統計
將兩個年級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得分進行排序,取高分的27%處和低分的27%處為界定高低分組的界限。對高分組和低分組社會支持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顯示(見表3),高低分組在社會支持總分和各維度分項變量上均具有顯著差異,顯著水平值均為.000。自主能力高分組的社會支持感強于自主能力低分組。

表3 自主能力高低分組社會支持T檢驗
由皮爾遜相關分析數據(見表4)可知,除學生學業支持、學生情感支持與與學習目標計劃之間的相關度未達到顯著外,其他所有變量之間都具有顯著相關性(P〈.01)。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所有維度中,社會支持感與教學目的的了解間的相關程度最高(r=.604),與學習目標計劃的相關程度最低(r=.294)。自主學習與社會支持感各維度變量的相關均為較顯著相關(r〉0.40),自主學習與教師學業支持感相關度最高(r=.577),與學生情感支持的相關度最低(r=.415)。

表4 社會支持與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
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因變量,以社會支持感4個維度變量為自變量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采用逐步進入法將4個自變量投入到回歸方程模型中,有教師學業支持和學生學業支持兩個變量進入回歸模型(見表5)。模型1(教師學業支持)的復相關系數為.333,表明教師學業支持能夠解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33.3%的方差,模型2和模型1的聯合復相關系數為.384,說明教師學業支持和學生學業支持可以聯合解釋自主學習能力38.4%的方差。

表5 多元回歸分析模型綜述

表6 多元回歸分析系數
通過表6的回歸系數可建立以下回歸方程,模型1為:自主學習能力=1.672+0.394*教師學業支持。模型2為:自主學習能力=1.434+0.313*教師學業支持+0.168*學生學業支持。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相關表述[10],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在自主能力的各維度上都未能達到中等水平,尤其在學習目標與計劃、學習策略的使用和監控方面能力堪憂。
美國心理學家E.A.Locke于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目標設定理論認為,目標對個體行為具有啟動、激勵、指引和調整功能[11]。因此學生依據自身學習實際訂立切實可行、難度適中、清晰度高的學習目標對其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了解程度偏低。超過2/3的學生表示,他們對學習策略不了解或了解很少。Oxford(1990)將英語學習策略分為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前三種策略直接與語言材料發生關系,稱為直接策略,后三類涉及學習過程的管理,為語言學習活動提供幫助,稱為間接策略[12]。倪清泉(2010)相關數據顯示上述六種學習策略中除情感和社會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無顯著相關外,其余四種策略均與自主學習能力有顯著正相關[13]。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最高。而本研究中學習目標的制定、學習策略及學習過程的監控皆可被視作是元認知策略能力的一個方面。因此,傳授學生策略知識、加強學生策略訓練應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感也更強烈,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支持感有中等程度的相關性。自主學習不等于脫離任何外界幫助的自學或獨立學習。Kohonen認為,自主含有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的含義,自主指在社會環境中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與人合作并以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14]。Deci認為獨立(independence)和自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主意味著在自我選擇和自愿基礎上做出的自由行動的心態[15]。可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完全脫離社會環境的支持。數據顯示,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教師學業和教師情感支持最為相關,表明學生更需要得到教師情感認同和學業幫助。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社會支持感四個分項變量中,教師學業支持和同學學業支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共能夠解釋自主學習能力38.4%的方差。教師學業支持可單獨解釋自主學習能力33.3%的方差。結合社會支持感描述數據,恰巧在這兩方面學生感受到的支持感水平程度最低。這說明學生在學業方面若能得到老師和同學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其自主學習能力可能會更高。
高職英語教學須更加注重學習策略和方法的引導。在傳授英語基本知識、培養適度英語運用能力的基礎上,特別需要加強學生在學習目標制定、學習策略監控和評估方面的元認知策略能力。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分析學習現狀,認清自己的認知學習規律與特點,按照未來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訂立確實可行的近中遠期學習目標和計劃,監督其學習計劃的完成、運用過程性和終結性學習評價方式考察其學習效果,培養其反思并調整學習計劃和方法的能力。可以通過集中培訓和滲透性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必要的學習策略知識,提高其元認知策略意識;通過多種途徑訓練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應創設多種溝通渠道,利用現代網絡和通訊技術搭建多種師生交流平臺,促進信息雙向流通。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僅滿足于課堂上45分鐘內“一對多”式的的交流。應以更積極姿態主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思想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的所想、所思和情緒狀態,力所能及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排憂解難。以平等和對話的方式探討生活和學習問題,鼓勵他們就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展開師生和生生討論。以寬容和發展的態度看待學生所遇到的學習問題。將語言學習和未來的職業活動結合起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的目的性和動機,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信心。根據高職學生學習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同時,應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學習活動,增進學生間思想和感情交流,促使他們通過合作學習、互幫互助和學習資源共享結成較為固定的搭配合理的學習小組,將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有機融合,將學習和課外生活聯系起來,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本研究通過對85名學生的實證研究表明: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水平較低,自主學習能力高低兩組在社會支持感水平上具有顯著差異。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社會支持感有較為切實的相關性。教師學業支持和學生學業支持感低是導致其自主學習能力水平不高的部分原因。教師應在學習目標、學習策略特別是元認知策略方面加強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英語學習上尤其是學習方法和策略上給與學生實際的幫助,加強學生間思想和情感交流,通過互助學習、合作學習等多種途徑,以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1]肖庚生,徐錦芬,張再紅.大學生社會支持感、班級歸屬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關系的研究[J].外語界,2011(4).
[2]范玲玲.高職學生社會支持感及班級歸屬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研究[J].海外英語,2014(21).
[3]Cobb S.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38(5).
[4]Cohen S,Mckay G.Social support,stress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A theoretical analysis[C]//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Health.NJ:Hillsdale,1984.
[5]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6]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M]2nd ed.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1.59-64.
[7]Voller P.Does the teacher have a role in autonomous learning[C]//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Longman,1997.
[8]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9]徐錦芬,彭仁忠,吳衛平.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6(1).
[10]教育部高教司.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EB/OL].(2013-11-29)[2015-06-09].http://www.jscu.cn/main/htm l/86/4444/.htm.
[11]Locke E A,Latham G P.Work moti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J].Psychology Science,1990(1).
[12]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13]倪清泉.大學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研究[J].外語界,2010(3).
[14]Kohonen V.Experiential language learning: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a cooperative learner education[C]//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5]Deci E L,Flaste R.Why we do what we do:Understanding self-motivation[M].New York:Penguin,1989.
(責任編輯:朱 斌)
Autonomous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 Theory——An Empirical Analysis Focused on English Majo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EIZhi-qiang,ZHAO Yan-ning
(Ma'anshan Vocational College,Ma'anshan 243031,China)
The autonomous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s.A survey is conducted with 85 business English major students as its subjects.Statistics shows:(1)Students are not competent enough in setting up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plans.Neither do they perform well in using and monitoring learning strategies.(2)There is a substan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utonomous leaning ability and social support.(3)Academic support both from teachers and other fellow student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degre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rain students in the aspect of using and monitoring learning strategies.Academic support from teacher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re also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social support;vocational colleges
H319
A
123(2015)03-0015-05
2015-06-30
衛志強(1983-),男,安徽合肥人,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應用語言學。
趙燕寧(1970-),女,安徽馬鞍山人,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專門用途英語、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