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肖翔
(遵義市園林綠化局 貴州遵義 563000)
遵義紀念公園改建
楊靜 肖翔
(遵義市園林綠化局 貴州遵義 563000)
針對遵義紀念公園的改建工作的分析,從歷史改革發展,到公園的場地及背景,公園的設計理念進行闡述。描述建設的基礎內容后,對施工成果及概況進行了總結,凸顯遵義公園建設的意義,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遵義;公園;改建
遵義公園因管理及體制原因,自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資金不足,未能進行有效的維修和改造,導致公園基礎設施損毀,建筑風格零亂,園內植物配置雜亂,中下層植物嚴重缺失,園林景觀較差。導致綜合性公園的功能逐步消失,演變為游樂場為主的城市公園。現對其進行改建施工,并總結如下。
20世紀中期,政府拆除遵義老城次東門一帶的城墻,將城墻外的河灘及城墻內的王、楊、舒、宦的四個私家花園一起建成遵義公園,東鄰湘江,與鳳凰山隔山相望,西面是商業性質的紅軍街、紅軍總政治部遺址、市政府機關幼兒園,南面是公園路兩側的居民樓,北面隔石龍路與遵義賓館相望。面積88000m2,南北向400余米,東西向220余米。1955年增建動物園區,1956年開始收費管理,1982年園內建成游樂園,設電動飛機、小火車、碰碰車等娛樂項目,是遵義市唯一收費管理的綜合性城市公園。2005年因遵義老城紅軍街建設,園內動物園搬遷到紅花崗區長征鎮民政村另址新建,讓出土地28000m2,如圖1。
為恢復公園綜合性質,有效提升遵義公園園林綠化景觀,配合紅色旅游核心區建設,市人民政府決定對遵義公園進行全面升級改造。該項目占地74000m2,改造范圍含原遵義公園60000余平方米及市政府機關幼兒園14000m2。改造完成后,遵義公園更名為遵義紀念公園,園內游樂設施全部移除,新增游道、園內小廣場等休閑游憩設施,為市民提供更多健身、游玩空間。
本項目的主要目的是建設一個紅色文化旅游“遵義會址”的延伸空間(遵義紀念館——紅軍烈士陵園),一個開放的老城區域的緩沖及藍綠空間。

圖1 遵義公園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本次改造中將歷史遺留物如老辦公樓、上紅亭、下紅亭等,以景觀設計的手法加以保護利用,挖掘一段老城墻予以保護和展示,打造新舊結合的有歷史記憶的公園;設計供人們休閑、娛樂、教育的景觀設施和場地,營造良好的戶外交流和活動的空間;利用園林景觀手法突出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營造出文化性、地域性和趣味性的公園;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注重以植物造景為主,充分利用和保護原有高大喬木,完善中下層植物,豐富灌木品種,考慮季向變化,增加開花和色彩植物,營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公園環境。
(1)完善遵義紅色旅游體系,構建旅客連接和緩沖空間。
(2)拆除封閉的圍墻,與周邊環境協調的開敞休閑場所。
(3)加強道路系統與周邊環境的聯系,完善道路透水及雨水收集系統。
(4)在原有游樂場上建設了一個微地形的疏林草地空間。
(5)書法名家撰寫的與紅軍長征有關的詩詞石刻碑林。
(6)利用原有地形高差形成的石墻,寫實手法完成老城記憶的JRC浮雕墻。
(7)一段老城墻的挖掘及保護。
(8)增加大量公共活動空間及設施,完善導游及指示系統。
(9)原有大樹的保護,并豐富植物品種及色彩,完善植物景觀層次。
(10)燈光照明系統的增加,豐富夜景和晚上游玩。
遵義紀念公園的改建猶如遵義老城區一顆綠色寶石的再現,重新綻放它的活力,由一個封閉的收費公園改建為開放的公共休閑空間。特別是作為遵義市老城紅色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增加和展示了其多樣的紅色文化歷史及人文脈絡,并改善了服務設施,提升原有植物的景觀配置,構建了遵義紅軍街與公園之間的開放空間,創造出一個高品質的公園,如圖2。

圖2 遵義公園
該項目的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由老圃(上海)景觀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完成,項目于2014年8月啟動建設,2015年一月初完工并對市民和游客開放。主要完成了市政府機關幼兒園的搬遷和遵義公園游樂園的拆除,以利于規劃時對紀念體系的整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市政府機關幼兒園另址新建,原址改建為“遵義1935”商業街區,商業街區風貌設計采取明清建筑風格,與遵義老城紅色紀念體系協調一致。對原有游樂場的設施及雜亂建筑進行了全部拆除,在原有平地的基礎上保留大樹,進行微地形處理,打造疏林草地空間。重新梳理公園內部道路系統以增強公園與周邊公共開放空間和步道網絡的連接性,完善道路透水和雨水收集系統并考慮從湘江河提水作為園林綠化用水,努力打造節約型公園。本項目設計范圍還包括公園原有圍墻拆除后與紅軍街背街的空間關系處理,把一個臟亂的角落變成有序的、文化的休閑空間。文化墻及雕塑,注重歷史脈絡,展示老遵義的街景面貌及生活場景。而遵義碑林的建設,充分收集書法名家的詩詞手札,通過石刻、石碑的方式,把公園充分融入老城紅色旅游紀念體系,貫穿公園改造的主脈。在夜間照明的處理上,采用最低照度,與環境的協調,并綜合考慮其他景觀元素的基礎上,打造寧靜而多彩的夜環境。
在這個改造的公園項目建成正式開放之后,迅速被公眾占領了,老人、小孩、游客嬉戲游玩,曾經的封閉的收費公園,變成人文與自然生態融洽,遵義老城生態綠地系統重要的緩沖空間。
[1]郭煜鋒.公園景觀規劃設計——以石河子東公園改建為例[J].現代裝飾(理論),2015,08:68.
[2]鄒蕓,朱 恒.云碧峰森林公園改建后森林資源的保護[J].江西林業科技,2012,01:54~55.
[3]孫靜.淺談公園改建綠化種植工程質量控制——以南通市唐閘公園為例[J].安徽林業科技,2015,03:66~67.
[4]袁辰梅.阜陽三角洲公園改建規劃設計初探[J].現代園藝,2014,13:96~99.
[5]王成榮.弘揚個性藝術造園——遼陽市科普公園改建[J].遼寧建材,2011,03:58~60.
TU986
A
1005-7897(2015)10-0135-02
2015-10-10
楊 靜(1973-),男,漢族,園林工程師,大學本科,從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與建設工作。
肖 翔(1985-),男,仡佬族,助理農藝師,大學本科,從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與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