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云
(綏寧縣林業局 湖南綏寧 422600)
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梁新云
(綏寧縣林業局 湖南綏寧 422600)
大力推進林業的生態體系、林業的產業體系以及建設生態的文化體系現就是要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以便有更好的生態基礎以及更大的環境容量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更好的基礎。本文簡單闡述了湖南邵陽綏寧縣發展現代林業和建設生態文明之間的關系,為推動實施生態文明的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為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理論基礎,使得人們群眾的生態環境以及人居環境更好,更進一步的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現代林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
現代林業發展不僅能夠涵養水源,使得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保護了水土的同時,還能夠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而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對于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因而為了實現生態文明的建設目標,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同時更要加大對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視,最終實現美化環境的目的,為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綏寧縣,隸屬于湖南省邵陽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綏寧自然資源豐富,林業資源居湖南省首位,是國家林業重點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6%,近年來政府加大對林業的關注,2014年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5.21萬畝(其中油茶新造0.29萬畝),幼林撫育14萬畝,征收竹木稅費3100萬元,爭取項目到位資金6054.45萬元,圓滿完成了林業各項工作任務。全縣共完成造林5.21萬畝。其中新造油茶林0.29萬畝、退耕還林工程荒山造林0.2萬畝、速生豐產林4.14萬畝、面上造林0.58萬畝,新造林經專項抽查面積核實率達98%、成活率達95%以上。完成播種育苗300畝(其中杉木290畝、雜木10畝)。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封山育林5000畝。完成第一次幼林撫育14.8萬畝。完成義務植樹82萬株、李西至樂安公路綠化114km、巫水河道綠化68km,建成1個花園式單位、1個綠色村莊、1個215畝的綠化基地;“三邊”綠化任務圓滿完成,保存率和成活率達90%以上。新修竹林道200km,楠竹豐產培育6830畝,楠竹自然擴鞭3500畝。
2.1 對于林業的地位以及作用缺乏認識
①如今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形勢跟相關部門對于林業發展給予的關注度有一定的差距,一味的關注對林業資源的索取,而不注重對林業的反哺,并且對林業投入產出的周期比較長,社會對于林業的投入量也不夠。②對于林業的考核機制需要不斷的完善,目前在綏寧縣政府部門對于鄉鎮進行綜合考核時,涉及到林業的內容不多,分值占有的比重也比較低,因而要想調動縣區林業的發展積極性就有一定的難度。
2.2 林業生態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在建設林業生態系統時,存在著一定的薄弱環節:①林業的結構不夠合理,林業建設的整體質量較低,具體有三個問題:a.針葉林、中幼林以及單層林較多;b.闊葉林、近成熟林、復層林較少;c.林地生產力、防護功能景觀檔次較低。就是常說的“三多、三少、三低”的問題。②因為林農的工作積極性較低,就為開展跡地的更新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使得大量的跡地的造林工作難以及時的得到更新,且恢復林地占補植被往往不能夠與相應的質量要求相符合,最終也就很難恢復林業的生態系統。
2.3 產業化水平不高,競爭力較差
①林業產出常常處于粗放經營的模式,集約化水平不夠高,就使得林業的整體效益較低,林業粗放經營現象較普遍存在,集約化水平較低,總體效益不高。②加工林產品的工作難度較大,且木材資源總量較少,整體的質量也較差,一定程度上對木材的加工造成了阻礙,發展森林食品以及林特產品步伐較慢,使得林業產品的整體的利用效益不夠高。③缺乏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對于林業發展的技術沒有一定的創新意識,示范輻射帶動效應較弱。
2.4 森林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①在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時各種各樣的不合理現象時有發生,主要有:a.對林木進行亂砍濫伐;b.對野生動物進行亂捕濫獵;c.對野生植物進行亂采濫砍濫伐;d.流通木材時各種違法犯罪現象更是層出不窮。②有較多的因素引起森林火災,也有較多難以預測的病蟲害對森林造成影響,使得森林的生態安全度大大降低。③保護林地跟開發林地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多的矛盾,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對于林地的占用率越來越大,一些部門之間在展開相關工作時意見不能夠統一,使得林業開發時有很多林地被無序的進行開發,最終導致林地資源也越來越少。
2.5 林業單位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建設
①構成林業技術隊伍的相關人員知識面狹隘,沒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很難與現階段的林業工作相適應,而且一些鄉鎮的基層林業站缺乏一定的管理制度,對于林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工作效率起不到推動作用。②林業單位時策劃并推動林業建設的主力軍,但相關單位對其性質定位不明確,沒有一定的經費來源,使得林業工作展開較為困難,林業技術人員的工資收入不高,最終會對社會的穩定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③林業站以及相關林業技術推廣的單位對于林業技術人員的投入較少,使得固有的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工作任務重,工作時承擔的壓力就較大。
3.1 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生態文明意識
只有從根本上意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才能夠使人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林業建設工作中去,要積極鼓勵并促成全民參與的形式,使得全民的生態文明意識有所提高,從而漸漸能夠有尊重自然以及善待環境的良好意識,變得更加主動,更自覺的去維護自然的生態系統,最大限度的為生態文明的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為建設生態文明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用現代林業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全面支撐
如今,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更是發展現代林業的重要基石,所以要想社會實踐不斷創新。在發展現代林業時,要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不斷的更新科學技術并謀劃啟動新的生態工程,使得生態產品的生產能力有所恢復和提高。此外,在林業建設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不斷加大對技術的創新力度,不斷推廣新的技術項目,以便提高木材的使用效率,減少木材發展時所需的能耗。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創新,是社會實踐創新的要求,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基石。
3.3 善于利用自然的先天優勢
野生動植物的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產品,只有保護好了野生動植物的生態產品,并跟相關的保護措施相結合,能有效構建綠色的生態屏障。善于利用自然先天擁有的一些優勢,不斷加強對技術的評估,在熟知林業生態的同時,要對林業進行適當的開發,并做好管理工作,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是實現生態文明的關鍵。其中,技術評估流程見圖1。

圖1 技術評估流程圖
3.4 做好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
要想對現階段林業資源面臨的嚴峻的問題有所緩解,減少對森林的破壞、控制好森林的面積,就需要搭建一個較為合理科學的生態體系,并對人們的居住生存空間不斷進行優化。對建設項目使用的林地,應該嚴格按照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方案進行,嚴格控制用地規模,且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嚴格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提升預警能力,為森林火災的預防提供了根本保障。以保護森林資源為現代林業建設和發展的中心任務,不斷的提高保護森林資源的水平,不斷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
3.5 增強林業發展活力
①硬件設施要跟上腳步,從一定程度上改善林業部門的工作條件。②重視對林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不斷改進工作作用,對林業技術人員的績效進行考核,使得林業隊伍的業務素養以及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服務意識更強,最終服務水平也會得到相應的改善,辦事的效率也會有所提高。③要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切實推進穩定和完善林業生產責任制工作,積極探索,嘗試開展國有林場改革,確保林業系統和諧穩定。考核驗收流程見圖2。

圖2 考核驗收流程圖
總而言之,發展現代林業跟建設生態文明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要對它們之間的聯系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工作的具體要求,高度重視林業的發展,多方面進行考慮,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力的促進現代林業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
[1]馬慧.加快發展現代林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J].農民致富之友,2015(8):78~79.
[2]張建龍.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現代林業(摘要)[J].今日國土,2008(10):21.
[3]黃煥新.生態文明與現代林業發展芻議[J].中國科技縱橫,2013(6):47.
F326.20
A
1005-7897(2015)08-0044-02
2015-8-11
梁新云(1969-),男,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林業技術鑒定、評估、林木采伐伐區檢查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