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吉庭
(滁州市南譙區沙河林業工作中心站 安徽 滁州 239060)
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解析
董吉庭
(滁州市南譙區沙河林業工作中心站 安徽 滁州 239060)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的提升,因此對于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在水果的食用方面也是如此。對于食用的水果等,現代人們主要要求其無公害性,因此現階段對于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也愈發火熱。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闡述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的原則以及具體工作中所產生的實際問題,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的要點,希望可以為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解析
現階段我國對于果樹病蟲害的防止方法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使用化學農藥來抑制病蟲害的增加,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有效的對病蟲害進行抑制,但是也有著較高的副作用,會給人們的食品安全帶來另外一種危害。在這種情況下,無公害水果以及蔬菜都受到了極高的推崇,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但是為了保證果樹的無公害性而不使用農藥化肥等,就意味著要研究其他的防治方法來代替,因此,對于果園的病蟲害防治這一領域來說,必須要實行傳統病蟲害防治方法向新型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方法的轉變,才能保證其實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
在進行果樹病蟲害防治的實際過程中,主要需注意以下幾項原則:對于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其需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指導方針,重視結合當今的綜合性農業病蟲害防治措施;在進行綜合防治的過程中,要注意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研制各種病蟲害防治手段,并且要在其中加入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多項綜合技術,通過各項手段的綜合利用來對果品的質量安全進行有效的保證,在給人們提供健康水果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出一定的貢獻;現階段的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以生物防治為核心,并且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生態環境的控制與保護,除此之外,一定要按照我國的《綠色食品農藥使用原則》中的具體規定進行農藥的選擇(見圖1)。
(1)病蟲害綜合防治思想的貫徹問題。在進行實際的果樹病蟲害防治之前,應當事先樹立起綜合防治的思想,擺脫傳統的一味的依靠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思想,將各種防治方法進行綜合利用,以便更好的解決化學藥劑防治方法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

圖1 柑橘病蟲害示意圖
(2)病蟲害的測報工作。病蟲害的測報工作對于果樹的防治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測報工作中,具體的操作為首先根據歷年來的病蟲害發生的一般規律進行事先的預測,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的觀察。除此之外,要密切注意當年的果樹的生長情況以及氣候的變化等等,根據這些客觀條件的變化來觀測果樹病蟲害是否會突然發生。
(3)確定防治對象。對于果樹病蟲害的防治實際過程來說,確定防治對象是最基礎的工作,只有將防治對象確定好,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具體的確定防治對象的方法為根據當年的具體情況確定好主要病蟲害和次要病蟲害,隨后對其發生規律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及時的進行防治。
(4)選用具體防治措施。當防治對象確定完畢后,要進行防治方法的選擇,在此項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主要注意防止方法的經濟性以及安全性,在確定防治方法之前務必要認真比較各項措施的利弊,除此之外,充分的考慮各項技術的經濟、生態以及社會效益,使所選擇的方法盡量在節省成本的同時高效的實現防治工作。
(5)化學農藥防治的選擇問題。化學農藥防治的選擇問題對于無公害果樹的病蟲害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所選取的化學農藥不適合此類果品,那么將造成大規模的減產以及其他問題的產生,因此,在進行農藥的選擇時一定要慎重,其次也要注意施藥的時期以及施藥量的確定。
(1)合理的進行規劃以及建園工作。由于無公害果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強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以及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在建立果園的初期就應當充分的考慮環境的污染問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盡量的在空氣清新、水質良好的地區進行果園的建立工作。當果園建立完畢,要在果園的周圍建立防護林,此過程中主要需注意的問題是要避免種植與果樹有相同病蟲害的林木,防治其遭受病蟲害的侵襲。
(2)由于澆灌在果樹的生長以及發育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此在果園中,應當建立起良好的排灌設施,使其能夠做到及時的灌水排澇,保證果樹的良好的生長情況。澆灌技術在果樹上應用的技術要點是,在果樹生長季之初,僅維持較低水平的土壤水勢;而在果實快速膨大期內,實行頻繁的注水,這樣不僅大大節約了澆灌用水,而且抑制枝葉生長,減少剪枝工作量,在不影響果實產量的同時對果實品質有一定改善。
(3)加強果樹的管理工作。對于果樹來說,其生長的強弱與病蟲害的發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果果樹的生長過弱,那么會導致樹體的抗逆性逐漸減弱,因此容易患上病害。如果果樹的生長過旺,則會導致枝條徒長,樹冠郁閉的現象產生,除此之外,果實也會大量的減少,容易造成病蟲害的發生。
(4)對果樹進行合理的修剪。果樹的修剪工作是果樹生產中一項重要技術,其不僅能夠促進果樹的生長,也能夠有效的防治病蟲害危害。在果樹的修建過程中,主要提倡選用通風透光性樹冠,盡量采用中小樹形。對于現有的樹形來說,如果樹枝過于郁密,那么要進行控冠改形操作,以此來形成通透性樹冠,達到枝不磨,梢不碰的效果,有效減少病原菌和喜陰害蟲的孽生場所。
(5)及時進行果園的清掃工作。樹體休眠之后,要將落葉、雜草等進行集中燒毀。在早春之際,要及時的修剪病枝以及越冬的蟲巢,防治其再次滋生,除此之外,對于病枝以及蟲巢,要及時的拿到果園外面集中燒毀,以免腐爛病、黑心病等病害的蔓延。及時進行果園的清掃工作能夠有效的消滅大量的病源菌,從而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6)果實套袋以及樹體涂白工作。果實套袋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商品外觀,使果面光潔美麗,著色均勻,增加果農的經濟效益,也能夠實現果品出口創匯。與此同時,果實的套袋可以有效的減少農藥的殘留、機械損傷以及病蟲害危害;對樹干和主枝進行涂白,不僅可消滅樹干和樹縫中的越冬害蟲,還能夠減少“日灼”對樹體的危害。在涂白劑中加入一些固體的石硫合劑,還可以預防老鼠和牲畜的危害(見圖2)。
(7)病蟲害的物理防治工作。利用害蟲有較強的趨光、趨波以及趨味的特性,可以將光波設定在特定的范圍之內,進行害蟲的引誘以及捕殺。應用頻振殺蟲燈,對多種鱗翅目等害蟲有誘殺作用,還可利用粘性色板誘殺作為害蟲測報和防治措施。適當使用農藥是控制病蟲害,保證產量的必要措施,但應科學的選擇與合理的使用農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止環境污染,是無公害的關鍵。

圖2 果樹涂白工作示意圖
綜上所述,無公害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對于我國人們的生活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近些年我國對此的研究已經逐漸成熟,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解決。在此基礎上,本文主要闡述了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的原則以及具體工作中所產生的實際問題,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防治技術的要點,希望可以為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1]陳益海,王宗菊.無農藥污染農產品生產的治理對策[J].植物醫生,2004(02).
[2]張春良,呂蒲城.控制農藥污染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J].植保技術與推廣,2001(02).
[3]文義澤.淺議四川省無農藥污染農產品地方標準的制訂[J].植物醫生,2001(06).
S436.6
A
1005-7897(2015)12-0096-02
201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