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昕

一直以來,建筑施工行業對經濟增長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相關資料顯示,建筑施工行業需消耗鋼材、水泥、五金等多達2000多個品種、30000多種規格的產品,涉及行業數目多達50余個。與此同時,建筑行業的總產值持續遞增,近10年增速達到11.64%,高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期增長速度。
建筑施工行業由于其自身特點,項目遍布各地,項目生產具有移動性。施工行業的客戶大多數都是企事業單位或其他團體,除房地產開發商外,多數建設單位的建設項目都是一次性的和暫時性的,但生產工藝都是相對固定和成熟的,項目管理過程也都是相似的。因此,項目的移動性特點決定了管理對象經常轉移,而管理方法卻可以相對固定和統一。
由于歷史原因和行業特點,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普遍有較大提升空間。相對于其他行業而言,建筑施工企業普遍缺乏戰略管理、經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科學理念和方法,缺乏駕馭市場的決策、應變能力,缺乏企業知識資產的積累。同時,建筑施工企業的建造項目利潤水平普遍低下,行業平均利潤率徘徊在1%~3%之間。
身處行業中的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在變革中成長。以山東聊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聊建”)為例,山東聊建是集土木工程建筑、勘察科研設計、房地產開發、工貿服務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公司現為國家大型(一)類、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具有房屋建筑、機電安裝、建筑裝修裝飾、鋼結構、電力、化工石油、市政公用、園林古建筑等資質,并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保護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認證,保持有效運行。主要承擔大型工業建筑項目、公共和高層民用建筑及工業設備安裝、裝飾裝修、道路橋梁、水利水電、火電、機場等工程的施工任務。
自成立以來,山東聊建確立了三包一繳經營模式:即公司將工程按內部承包管理模式承包給項目部,項目部在保證達到約定的工期、質量、安全、成本和文明工地目標后,向公司上繳利潤的運營模式。
山東聊建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建立成本過程預警機制,通過設置成本環節的關鍵控制點,實現集團監控宏觀,基層掌控微觀,項目部作為成本控制主體,多方聯動,共同管理,有效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集團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管理人員和勞務隊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為此,各單位應有計劃、有步驟地由傳統的施工組織管理模式向勞務分包或擴大勞務分包規范的項目法施工轉變,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突破企業經營規模擴大的“瓶頸”。
企業的不斷發展,也使山東聊建在實際工作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難題。例如,企業決策者難以隨時獲取到決策所需要的項目數據信息,很多管理都是憑經驗、憑直覺,或者憑公司領導親臨一線的觀察和診斷來判斷。公司高管層每月都會看到很多報表,而報表多數是手工“填”出來的,下一層“填”數據給上一層看,經過層層加工的數據最終匯總到高層,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對報表數據的及時性追溯分析也缺乏有效的手段。
同時,企業的目標市場細分和分析還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量化,從而可以快速的分析各類業務對公司利潤貢獻程度;企業決策層也需要從行業、區域、業主性質等多個角度來分析業務對公司利潤貢獻,而利用既有的報表難以快速得到想要的這些數據。
目前,山東聊建在施工項目大小300多個,分布在山東及外埠地區,但卻難以實現對所有項目的有效監控。此外,企業層面理應統一的基礎管理標準建立不全面,比如統一的項目管理業務流程、成本核算科目、資源編碼等等。
項目目標成本雖然在做,但項目執行力度不夠,項目目標成本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控制基線作用。項目成本核算滯后,采用的是財務系統反饋的成本信息,顯然資金支付階段與業務發生即成本發生多數情況下不是同步的,甚至相差時間以月或年來論。
項目過程信息無系統積累,企業知識資產白白流失,而企業當下需要的企業定額、管理指標等信息難以形成,如何積累和加工信息,使之成為企業的知識資產是亟需要解決的問題。難以過程評價項目管理績效,目前對項目管理結果的評價體系正漸進量化,評價手段還可以再多樣和交叉考核,而過程評價與有效的激勵往往相輔相成。
施工企業的核心業務是項目生產經營,施工企業區別于別的企業的特點也是這種生產經營方式。因此,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以項目管理為核心。
對于山東聊建而言,企業首先引進信息化基礎平臺,深化已有軟件系統應用;升級協同辦公平臺,引入信息化基礎平臺,為項目管理上線做準備。同時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進行功能評估,是否存在深入應用可能,避免資源浪費;對物資、機械設備基礎編碼體系進行設計,為項目管理上線做準備。
山東聊建還引進項目管理系統,解決核心業務問題。建立一套滿足企業項目管理需要的平臺,通過項目管理軟件的應用全面加強項目過程的管理和控制。通過對項目流程的梳理,協助企業建立一套規范化、體系化的業務處理流程,從而提升企業項目管理的綜合水平。
隨后,山東聊建引進其他管理輔助型軟件,管理全面信息化。山東聊建先后引入檔案管理系統、視頻會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實現全面的企業管理信息化,詳細規劃可在日后進行。

隨著財務系統房地產管理板塊、BQ板塊的上線實施,為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深入推行財務集中管控工作創造了條件。同時,集團統一信息服務平臺目前已成為山東聊建的信息發布、辦公應用、溝通交流、知識管理、團隊協作、信息資源集成的服務中心;而施工項目管理實現了項目生命周期前后打通、業務線前后打通、業務之間橫向打通、上下級之間縱向打通的“四通”。
不可否認,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也存在很多困難。企業怎么才能做好信息化建設?怎樣才能不走彎路、不走回頭路?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成功的路徑只有一條,就是堅持不懈地走專業化道路。什么叫專業化呢?專業化就是技術專業化、業務專業化、管理專業化。技術專業化就是說IT架構和IT技術是否符合技術發展潮流和信息化發展規律;業務專業化就是說對企業自身的業務現狀和發展狀況是否理解,掌握精準,并將它融入到信息系統中;管理專業化就是說信息系統承載的管理思想是否先進,是否適合企業狀況。
如今,企業信息化建設早已進入專業分工時代,“專業+集成”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趨勢。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專業+集成”路線可以與工程項目管理相關的核心業務軟件應實現一體化,而一體化有利于項目管理實現“四通”,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企業管理和支撐業務也應實現專業化,財務管理、人力資源、辦公自動化、檔案管理等都有專業軟件供應商。各應用系統之間應實現門戶集成和數據集成。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山東聊建通過搭建項目協同工作平臺,實現了信息共享,使企業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得到明顯提升。信息化手段也使日常管理精細化,提供了標準化的管理流程,規范了項目管理過程。及時、準確的反映項目經營信息,以及盈虧情況。
利用信息化,企業進一步加強了項目過程控制,讓經營數據公開透明,從而產生道德約束。通過積累成本數據,為持續改進提供數據基礎。同時,資源平臺的建立對企業后續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風險管控對企業管理起到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