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4日,業界期待已久的年度盛會“第十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如期舉行。這一年度盛會秉承創新、開放、共享、融合的理念,亮點紛呈、精彩無限。

今年年初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宣布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要求,首次將推動互聯網發展納入國家經濟的頂層設計。“互聯網+”成為時代主旋律,引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亮點一:創新多方聯合舉辦模式
大會形成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支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形式,開創了智慧城市建設多方主體協同推進、集約高效的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
亮點二:智慧城市理念創新
大會圍繞“‘互聯網+’智慧城市”主題,設立一個高峰論壇(主論壇)和九個分論壇。高峰論壇各嘉賓分別從智慧城市建設機制體制、標準、北斗應用等多個角度展開觀點;針對智慧城市遇到的資金瓶頸,開設“智慧城市運營及投融資論壇”,等等。嘉賓演講隨后設立觀眾提問互動環節,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亮點三:大數據備受關注
大會針對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大數據現狀,開設“大數據與智慧城市論壇”,廣泛研討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建設路徑。
亮點四:倡導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新體制
李德仁院士在主題演講中創新性地提出“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概念,倡導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新體制。李院士的觀點得到大會的熱情響應,與會代表就智慧城市建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展開熱烈探討。
本屆大會是兼容并蓄的大會,是匯聚行業智慧的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主管部門領導、知名專家學者、技術領先企業,以及知名投資機構和權威媒體記者等2000余人共襄盛會。
亮點一:從場內到場外,開放的會場設置
大會除了室內數萬平米的展區外,在國際會議中心的大型停車場開辟了室外展區,構建室內+室外的開放式展覽模式。立得空間的高科技“方艙”、ETCP的智慧停車場等多家企業都分別安排有展覽項目,讓觀眾大快朵頤。
亮點二:掃二維碼大會盡收眼底
只需在現場掃二維碼,完成注冊,即可了解大會議程安排、嘉賓演講時間和主題,還可以自由出入會場觀摩學習。大會官方網站、新浪、搜狐、3Snews、中國BIM門戶網等知名網站同步直播大會盛況,搭建互聯網上永不閉幕的智慧城市大會,方便不能到現場的熱心智慧城市建設的人士參觀學習、交流互動。
大會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建設最新技術和方案,深度探討“‘互聯網+’智慧城市”未來生活,為下一階段智慧城市轉型升級提供新思路。
亮點一:大會論文集收集了二百多篇技術成果
大會在召開前面向全國公開征集智慧城市建設論文,截止大會開幕,共征集到二百多篇,經大會學術指導委員會組成的專家組嚴格評審,遴選出一百多篇技術先進、理念領先、成果突出的論文結集成書,在大會公開發行。四千多冊大會論文集在開幕式當天一搶而空,供不應求。
亮點二:頭腦風暴激蕩現場內外
崔俊芝、李德仁、童慶禧、范維澄、劉先林等院士及寧家俊、王東華、馬智亮、石兆玉、李成名、郝力等行業內知名專家無私奉獻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分別在高峰論壇及各個專業分論壇上,就各自領域研究成果發表精彩演講;中國科學院云計算中心、立德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地數碼集團、Esri信息技術有限公司、ETCP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分享了智慧城市建設成功經驗和經典案例。
亮點三:設立新聞采訪專區,傳播正能量
大會設立新聞采訪專區,為參會的新聞媒體提供快捷便利的新聞報道服務,為參會的企業、代表提供最順暢、最廣泛的傳播渠道。中國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3Snews等新聞媒體現場采訪了多位業內知名專家、知名企業,第一時間將他們的最新理念觀點、最新技術成果和主張傳播到四面八方。
主辦方、行業專家、知名企業以及地方政府戮力同心,智慧城市大會已經成為業內公認的最高水準、最具價值的國家級、國際化的城市信息化年度盛典,成長成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者的年度盛會、智慧城市建設技術與設備的洽談交易會和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共進的最佳合作平臺。
在“十二五”規劃收官,“十三五”規劃謀篇布局之際,智慧城市大會的勝利召開必將引領智慧城市建設風向,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