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國土資源局 孫年紅
做好加減法 護衛青山綠水
-----安吉縣礦產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紀實
安吉縣國土資源局 孫年紅
生態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開發利用一直是國土資源部門管理的熱點和難點。安吉縣連續六年開展了礦產資源管理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同時,隨著安吉“讓每一寸山青,讓每一滴水凈”的生態文明建設新目標的提出,以及全省“四邊三化”“兩路兩側”專項行動的深入實施,安吉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頑疾”,也借勢借力得以解決。
1.嚴格控制礦產總量。安吉縣礦山布點零亂,年開采量少、規模小的問題存在多年。為改變現狀,安吉縣在2006年的兩輪規劃修編中即提出了“逐步擴大禁采區,適度調整限采區,嚴格控制開采區”的指導思想,以滿足本縣建設自用扶持引導優勢礦種的原則,大刀闊斧進行調整。一方面致力礦山整合,把低小散礦山進行區域調整歸并,引導優勢礦種收購合并,擴大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嚴格執行規劃管控,限采區到期到量礦山一律關停。在產礦山數量從2008年的32家減為目前的10家,年開采總量從560萬噸降為260萬噸,礦產資源開采的源頭管理成效明顯。
2.有序管理河道采砂。針對全縣河道采砂雜亂無序,且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現狀,2010年縣政府牽頭編制《安吉縣河道采砂控制規劃》,參照礦產資源管理規劃的分區,劃定全縣的開采區、限采區和禁采區,明確逐年減量,三年禁采的目標,共取締和減少位于禁采區內的河道采砂點13個,取締非法砂石加工機組74家。同時對砂石零售市場進行全面整治,全縣105家銷售點整合至16家,切實規范了砂石零售市場的經營秩序。縣政府以每年損失至少3000萬元稅收的代價還西苕溪一旺清水,更為整個清水入湖工程奠定了基礎。
3.全力整頓涉礦碼頭。針對涉礦碼頭環境臟、亂、差的現狀,聯合多部門實施涉礦碼頭環境提升專項整治行動。取締關停礦山碼頭4家非法碼頭3家。投資近900萬元完成5家碼頭提升,建成碼頭跳臺防塵設施8個,噴淋設施12個,碼頭廁所5座,濕地2個,三廢回收處理系統2個。真正實現礦山從開采到運輸、銷售的一條龍管理。
4.創新合作齊抓共建。一方面安吉國土局抽調專人駐點“520”行動辦公室集中辦公,統籌推進“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治氣治霾、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等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制定下發《安吉縣礦產資源“青山護綠”三年,2013-2015年,行動計劃》,對在采礦山的綠色礦山創建、到期礦山和廢棄礦山的治理都進行了目標量化,并嚴格按計劃落實當年的行動方案到今年底任務將全面圓滿完成。縣委縣政府還將部門、鄉鎮參與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動真碰硬。
自2003年以來,安吉縣就啟動了廢棄礦山、礦井的治理工作,在治理中因地制宜,創新舉措,到2014年底,累計完成廢治礦山治理62家、廢棄礦井14個,總投資1069萬元,全縣規劃庫在冊廢棄礦山、廢棄礦井治理率達到100%。
1.園區建設巧借力。康山工業園區建于原康山煤礦采空區,園區內有眾多廢棄礦井。在園區建設之初,安吉縣局就與園區工程部取得聯系,結合園區建設工期,分年分批對位于園區內的7個廢棄礦井進行統一治理,至2013年底,全部治理到位。
2.項目開發再利用。梅溪花園山石礦,由于歷史原因,礦山尚有部分尾礦未完成開采。梅溪鎮土地規劃調整,把礦區范圍列為農民安置地后,安吉局積極配合當地政府設立采礦權,邊開采邊治理,與周邊土地一起連點成片形成約230多畝建設用地,重點用于解決農整安置建房。上墅廣盛石礦,到期關停后,由于其位于村莊附近,鎮政府將其納入農整范圍,對礦區范圍內近100畝土地進行了復墾,得到周邊群眾的一致好評。
3.“四邊三化”啃骨頭。首先大力宣傳造聲勢,在安吉電視臺制作專題片,在安吉新聞開設四邊三化行動專欄,電視臺跟蹤報道礦產資源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四邊三化”治理任務半月報和月報將治理完成情況納入鄉鎮、部門的年度考核,切實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氛圍。其次,通過縣聯系領導督辦、鄉鎮主要領導領辦的形式抓落實,將梅溪烏山石礦、遞鋪詳溢石礦這兩個老大難礦山列入年度治理目標,倒排時間表加速推進治理提前三個月在全市率先完成“四邊三化”治理任務。
1.獎罰分明鼓勵創建。制定了《安吉縣綠色礦山創建獎勵實施辦法》,對在環保、技改等方面積極投入的礦山企業予以重獎。對于申請綠色礦山創建不達標的礦山企業一律要求停產整頓,進一步推動綠色礦山創建從量變到質變。
2.統一標準指導建設。按照新建礦山滿一年必須創建綠色礦山的要求,截至2014年底,綠色礦山創建中累計完成道路硬化16公里、場地硬化19000平方米、新設輪胎沖洗9套、植樹綠化23500棵、噴淋設施30套、機組全封閉6套,投入資金7000余萬元。
3.,嚴格管理維護成果。今年結合全省礦山粉塵治理專項行動下發了《安吉縣青山護綠、礦山企業清潔生產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求以加工區域封閉化、開采設備無塵化、污水排放無害化等為標準,實施從開采、加工、銷售、運輸的全程監管,同時以在采礦山綠色全覆蓋、在建礦山綠化全同步為目標,通過落實“一礦一策”的行動方案,實現礦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至目前,已先后完成省、市、縣級綠色礦山創建13家,其中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1家,省級綠色礦山2家,市級綠色礦山2家縣級綠色礦山5家,全縣在采礦山綠色礦山創建率達到100,。
1.聯合執法動真格。隨著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礦產資源變得日益緊俏,全縣范圍內偷挖盜采現象屢禁不止。安吉縣自2010年起,由縣政府牽頭,國土、水利、工商、公安、林業、環保、交通等10個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五年來已立案查處涉礦違法案件271起,追究刑事責任11人,收繳罰沒款711.126萬元。全縣隨意盜挖偷挖礦產資源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清澈見底的蓄水池-----安吉天子湖礦業
2.管理科學促規范。構建動態實時監控系統。2013年,縣政府投入180萬元,在全縣建立涉礦企業視頻監控系統。對縣域范圍內所有在采礦山、機制砂加工點、涉礦碼頭及西苕溪重點河段架設視頻監控。礦山企業的視頻探頭覆蓋了開采宕面、進料口、堆場、礦區出入口、辦公場所等主要工作區域,管理部門可實現二十四小時實時監控。改革稅源征收的辦法。為防止資源稅收的流失,發揮資源稅在行業中的調節作用,會同財稅部門創新了資源稅的征收辦法,改變以往依托火工品征收資源稅的傳統做法,實行由礦資辦按實際開采量代征代收,有效地防止資源稅收的流失。
3.陽光礦政出實招。為推進礦山管理的公開公平,安吉國土局結合實際,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推進陽光礦政的實施。一是探索凈礦出讓的新路子。為體現礦業權在市場競爭中的公平性,確保礦業權的估值不流失,2013年起使用礦業權凈礦出讓的方式出讓了礦山,到目前全縣采取該出讓方式共出讓礦山3家出讓量為982.91萬噸,平均單價為12.77元/噸,比同期市其他縣區采礦權平均出讓單價高出7.756元/噸,實現了減點控量不減收的成效。二是創新媒體公開途徑。運用縣廣電局有線電視網絡平臺,建設“陽光國土”點播專欄,將陽光礦政等各項內容通過廣電的技術力量及傳播途徑進行全覆蓋,并定期更新,使陽光礦政走進千家萬戶,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4.延伸服務提效率。始終樹立在管理中服務,在服務中管理的理念。一是靠前服務。南方水泥作為縣利稅大戶,經儲量實測,預計其生產原料礦山資源將提前到量,安吉縣國土局就主動對接,協調各方,最終圓滿完成1295萬噸石灰資源的協議出讓,確保了企業的正常生產。二是貼身服務。紅廟膨潤土礦是天子湖鎮屬企業礦山,作為快速發展期的天子湖鎮,一直以來財政資金都相對緊張,為其出謀劃策,以采礦權抵押辦理了1.5億貸款。
今年是習總書記在安吉發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論斷十周年,安吉縣國土資源局定將牢牢把握契機,全力謀劃好新一輪的礦產資源規劃,立足保護為前提,用科學的開采工藝、規范的企業管理、有效的部門監管來做好新時期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