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建立完善失業統計制度是促進就業和治理失業長效機制中的重要一環,可以及時掌握勞動力資源和勞動力市場的供給情況,提前化解失業人員激增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合理處置突發性、行業性失業事件,加強失業調控,保障就業局勢穩定,是采取常規措施來應對非常規情況的有力保障。
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來,山東省即墨市陸續有青島蜜友鞋制品有限公司、丸久(青島)時裝有限公司、青島韓青制衣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因訂單減少、運營成本增加、管理不善等原因集中解散、清算,導致該市大量職工階段性失業,共涉及職工1833人。即墨市人社部門通過日常解聘備案業務辦理情況分析企業形勢,對于連續解聘勞動者的用人單位重點進行關注,出現突發事件后及時啟動應急處置程序,先后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050.96萬元(見右表),有效地保障了該市就業局勢的穩定。
一、部分集中關閉清算企業基本情況
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即墨市先后有岱星電子、韓青制衣、蜜友鞋業、韓承纖維、丸久時裝、德升燈業、米勒新港家紡、金匯利汽車配件、捷愛斯輕工制品、嘉潤化工、鮮宇體育用品、若松纖維、金澤隆服飾、錦霓服裝14家公司集中關閉或清算。其中,國外投資股份公司6家,中外合資公司3家,私營企業5家;涉及職工人數超過300人的2家,超過100人的1家,少于100人的11家。
二、企業關閉清算的情況及原因分析
1.企業行業類型統計
從統計數據表可以看出,紡織服裝、鞋帽制造類企業如韓青制衣、蜜友鞋業、米勒新港家紡、錦霓服裝、丸九時裝、金澤隆服飾等占到總戶數的44%,而這類企業大多又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涉及的勞動者人數相當大,占到總人數的84%。此類企業一旦關閉或清算,往往會引發群體性突發事件,社會影響面非常廣。
2.企業經濟類型統計
從相關統計數據看,岱星電子、韓青制衣、蜜友鞋業、若松纖維、鮮宇體育用品均為國外投資公司,韓承纖維、米勒新港家紡、丸九時裝均為中外合資公司,外資企業所占比重較大,合計占到總數的79%。這類企業往往規模較大,涉及勞動者人數也比較多(如丸久時裝、蜜友鞋業分別涉及385人、920人),在引進此類企業時,未建立相關保障機制,一旦發生逃逸或因其他情況解散、撤銷,會給政府各部門造成工作被動,甚至引發群體性社會事件。
3. 企業關閉清算原因統計
從相關數據看,因訂單減少、運營成本增加而造或企業關閉清算的占總戶數的65%,這類企業往往對國外出口訂單依賴較重,一旦形勢發生變化,訂單減少,企業將無法正常運營,導致大幅減員甚至關閉。
三、群體性失業的應對措施
1.充分發揮失業預警機制作用,加強事前監測,預防突發事件
各鎮(街道)應建立企業聯系人制度,定期走訪轄區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動態掌握運營情況,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群體失業事件及時上報,提早介入,同時配合做好失業待遇申領和發放工作。建立村(社區)聯絡員制度,發揮聯絡員對轄區企業熟悉的優勢,通過企業人員增減、貨物進出、工資發放、水電費及租賃費繳納等,分析判斷企業運營情況。
人社部門應密切關注就業形勢,通過日常勞動合同解除備案、勞動投訴案件、參保人員增減變化等情況分析企業形勢,對于連續解聘勞動者或參保人員連續減少的企業予以重點關注,防范出現突發事件,及時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建立與法院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對長期欠薪欠費的企業要及時通報情況,納入失業預警管理。
財政、發改委、工信、公安、供電等部門以及各銀行應加強對企業銀行貸款、資金流向、電費繳納、負責人出入境等方面的事前監測,對于信用等級下滑、貸款額增大、資金流向異常的要定期反饋預警信號;稅務、工商、商務部門應定期通報企業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的備案批報、稅收繳納、資本金使用等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穩妥處置群體性失業事件,做好善后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分析顯示,近一年來即墨市群體性失業事件較往年有所增長,突發事件往往人員眾多、問題復雜,進行處置時一定要積極穩妥,確保穩定。
對集中出現的大量失業人員,各鎮(街道)作為失業預警和處置工作的第一關口,要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至上原則,把人民群眾利益和維護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要配合人社部門與企業進行崗位對接,有針對性地選擇轄區內的缺工企業,讓失業人員盡可能就近就地重新就業,同時也為部分企業解決招工難題,實現雙贏。
人社部門要積極主動地開展就業服務,做好失業登記,對符合領取條件的,按規定及時足額發放各項失業保險待遇;對失業人員進行職業指導,引導其根據當前的就業形勢和自身的條件選擇職業;同時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通過政策引導,積極扶持再就業和自主創業。
其他相關部門要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分工負責,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失業應急工作,快速反應、處置得當,實現平時預防和實時應急的有機結合,切實維護企業和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社會穩定。
3.引導企業結構升級轉型,調整產業類型,改變現有模式
當前,即墨市企業總體發展勢頭平穩良好,一批在建項目陸續開工,企業用工需求絕對量增加。但是,結構性矛盾在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背景下顯得日益突出。數據顯示,勞動密集型企業占到本次解散、清算企業總數的70%以上,而且這類企業過分依賴于國外訂單,加之勞動力成本上升,造成此類企業發展維艱。
作為企業,想要發展,必須要適應產業布局轉移和轉型升級的新形勢,向第三產業、服務業、高技術行業轉型,向產業鏈的上游轉移,淘汰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落后產能,加快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積極培育發展智力技術密集型的新興戰略產業,實現產業集群從低成本向創新型的升級,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