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電視劇中常會看到女主角昏倒了,男主角長按她鼻子下方,女主角就醒了。其實,這不無道理,因為那里有個鼻隔穴,遇到急癥可按鼻隔穴。
“鼻隔”,顧名思義,位置在鼻中隔下方。仰靠坐位或仰臥位。在面部,水溝(人中)穴上方,當鼻中隔根部正中及兩側。此穴主治休克、昏迷、暈厥、暈車等,臨床還可用于治療中暑、小兒急、慢性驚風、癔癥、癲癇、精神分裂癥、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等。它可醒腦開竅、回陽救逆,對多種昏厥,特別對于中暑急救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患者仰臥或半坐臥,醫者一手托扶患者枕部,以另一手拇指指端置于患者鼻隔穴上向內上方向點壓,持續按壓,急救以患者清醒為度,患者有頭面酸脹及全身麻熱感較好。
對于中暑暈厥病人,在運用常規急救措施的同時,以強力按壓鼻隔穴,可明顯提高療效,配合點掐甲根、跟腱等穴效果更明顯。
對于癲癇發作病人,按壓鼻隔、甲根、內關穴可定癇止搐,避免或減輕癲癇持續抽搐對腦的損害。
對于腦性疾病昏迷以及醒狀昏迷患者,以指掐壓強刺激或針刺鼻隔穴,可促使患者蘇醒,因為該穴位為腦性疾病治療要穴。
對于心肺疾病患者,按壓鼻隔穴,常可緩解胸悶胸痛心悸等癥狀,鼻隔穴還可配合內關穴點掐,該穴為心臟病急救要穴。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