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蓮
夏季是蚊子、螨蟲等微生物的活躍期。面對滿天飛舞的蚊蟲,許多中老年人非常疑惑,究竟看到的是真蚊子還是自己得了飛蚊癥?真蚊子常常會飛出視野范圍,而飛蚊癥不會。如果發現有飛蚊癥,或是原本的飛蚊癥突然惡化,建議盡快前往專業醫院,全面檢查視網膜情況。如果發現視網膜或玻璃體病變,應及早治療。
出現飛蚊,或是玻璃體出血前兆
許多患者并不知道什么是飛蚊癥,只覺得自己所在的環境蚊蟲很多。只有當他們再三抱怨驅打蚊蟲時被身邊人察覺出了異樣,才認識到可能是眼睛出現嚴重問題而選擇就醫。對于眼前經常有黑點或暗影飛舞飄動,時多時少,有的像蚊子,有的像小雨點、圓圈、云、變形蟲或蜘蛛,尤其在光線充足、單色的背景上更為明顯,這些現象統稱為飛蚊癥。大部分的飛蚊癥不會給眼睛帶來傷害,但有小部分可以是一些嚴重眼疾的警告信號,及時積極檢查并采取治療措施是醫治視網膜撕裂及玻璃體出血的最佳方法。
“飛蚊”是由眼球內玻璃體內出現浮游物與混濁所產生的。這些浮游物停留在玻璃體內,光線照射在上面會形成陰影,也就是所謂的飛蚊。這些飛蚊各有不同,主要取決于懸浮物的大小和形態。
生活中多數人的飛蚊都是良性的,良性飛蚊又稱為生理性飛蚊,基本上對眼睛無害。惡性飛蚊則可以是一些嚴重眼疾的警告信號,包括玻璃體后脫離及其他成因引致的視網膜撕裂與脫離,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導致玻璃體出血以及葡萄膜炎等。
玻璃體后脫離可致視網膜病變
整體而言,65歲以上的長者超過65%都有玻璃體后脫離的情況。當眼內50%或以上的玻璃體液化后,整個玻璃體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向內萎縮,這時,玻璃體原本貼著視網膜的部分便會脫離,玻璃體中心的液體流出,令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離,形成了玻璃體后脫離。有些患者完全沒有任何癥狀,但也有不少患者會突然看見環形或曲線的黑影在眼前移動,猶如蚊子在眼前飛來飛去,更有些患者會同時看到飛蚊及閃光。
玻璃體后脫離一般在沒有導致視網膜撕裂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處理,但有5%左右的病人會出現視網膜血管撕裂或視網膜撕裂等并發癥。造成小型玻璃體出血,血細胞懸浮在玻璃體中,產生大量小雨點般的飛蚊。視網膜撕裂必須及早治療,把裂孔封閉,不然,玻璃體內的水會通過裂孔積聚在視網膜之下,導致視網膜脫離。一旦患者出現了視網膜脫離,就可能僅剩光感或完全失明。
另一個典型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它會導致眼底的玻璃體出血,還常伴有視網膜血管增生的情況,這些增生的血管容易造成玻璃體出血。輕微的玻璃體出血會引致飛蚊,嚴重的話,眼睛內就像多了一層紅色的窗簾,患者的視力會明顯驟降。
以上這些問題不容小覷,拖延或聽之任之都不是對待嚴重眼底病變的正確方法。及時檢查與治療刻不容緩。
眼部“滅蚊行動”關鍵在于眼底檢查
一旦有飛蚊癥,要盡快做一次全面的視網膜檢查,若發現有視網膜裂孔,應該及時行視網膜光凝術,以防止視網膜脫離。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要行全視網膜光凝以減少或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若飛蚊癥是由個別眼疾如葡萄膜炎所致,必須成功控制病情。此外,對于眼底大量出血導致的飛蚊癥,無法使用激光加以控制,則可使用微創玻璃體切割術,將進入玻璃體腔內的血液清除出去,防止因玻璃體渾濁發展至更為嚴重的眼部疾病。
“好蚊子”和“壞蚊子”的鑒別關鍵仍然是依靠??漆t院的專業檢查,眼底情況才可一目了然。由此可見,眼部的“滅蚊行動”檢查最為關鍵。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