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甜
我們知道,沒有喝完或放置時間較長的茶水暴露在空氣中,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垢中的金屬元素發生氧化,生出茶銹,俗稱茶垢。關于要不要洗茶垢,現在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說,茶垢中含有鎘、汞、砷等多種重金屬,危害人體健康,一定要洗;也有人說,茶垢不是水垢,而是茶的浸出物或揮發物,可以養茶壺,不必清洗。茶垢,到底要不要洗呢?
茶垢是否有害與茶葉、水質有關
要了解茶垢是否有害健康,需首先了解茶垢的成分。茶垢中含有很多化學物質,其中的鞣酐是茶葉中的鞣質(一種復雜的酚類有機物,化學性質很不穩定)暴露在空氣中被氧化、聚合形成的棕紅色化合物,難溶于水,慢慢從茶葉中沉淀出來,依附在杯壁或壺壁上。另外,茶垢中還含有一種物質,是茶葉中的茶多酚與金屬元素發生氧化反應后形成的。后者就是茶垢有害說法的主要原因。需要強調的是,茶垢中確實含有茶多酚與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鈣、鎂等化合物。但是否含有重金屬化合物,則取決于茶葉的質量和泡茶的飲用水水質。
茶葉在種植、炒制過程中,土壤、器具中的重金屬都有可能進入茶葉中。如果茶葉受到污染,含有重金屬,或者飲用水中含有重金屬離子,那么茶垢中很可能會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可能對人體有害。不過,國家《茶葉衛生標準》中已經規定了茶葉中重金屬含量的上限標準。泡茶用的水也很有講究,太硬的水中金屬元素含量高,易產生較多水垢,這樣的水泡茶可能會讓茶垢中的重金屬超標。在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中,生活飲用水是可以含有極其微量的重金屬元素的,這些元素的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會與茶水中的復雜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經多年累積沉淀之后就能檢測出來。但這些不溶性的重金屬化合物是否會進入茶水,是否會對人體各器官造成損傷,還需進一步的檢測和實驗證明。因此,茶垢是否有害健康,茶源、水源很重要。
紫砂壺應該定期清洗
綜上,是否可以說只要茶葉好、水質好,我們就不用管茶垢了呢?并非如此。僅從衛生角度來講,茶杯和茶壺不清洗干凈不利于身體健康,因為附著的茶垢長時間不清洗,可能會滋生霉菌。
還有人說,紫砂壺上的茶垢可以養壺,不需要清理。紫砂壺適合泡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特殊分子結構(細密氣孔)造成的透氣性好。當然,這種氣孔能起到一定的重金屬吸附的作用。紫砂壺用的時間久了,氣孔被茶垢填滿后,勢必也會在茶具內壁上附著,出現衛生問題。茶垢的堆積還會影響紫砂壺的透氣性。因此,從這個角度說,紫砂壺也應該定期清洗。
茶垢越厚越難清洗,因此日常的清潔和定期清理同等重要。若茶垢沉積已久不好清洗,可用加熱過的米醋或用小蘇打浸泡一夜,再用牙刷刷洗即可。清除茶垢時不要用鋼絲球等比較粗糙的清洗工具來刷,因為這些工具容易傷害茶杯內的釉質,使之更容易附著茶垢。
(摘自《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