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蘭
現在好像人人都覺得自己累,尤其是中年人。網絡上調查顯示,覺得“累”的中年人,比例高達97%。
張某,45歲,機關干部。大學畢業后進入機關工作,從小城市的一名小科員做起,在40歲時調到天津,5年后被提拔為處級。雖然表面上一路升遷很風光,但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其中的苦樂悲喜。
他說,從任命生效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要管的事情越多,責任越大,每天提心吊膽就怕出事。”和上級領導要溝通,領會領導的意圖;和下屬更要聯系緊密,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遇到不用心的年輕人,對他們辦事不放心;碰見單位里資格老的人偷懶,又礙于面子沒法說他們。“不只是心累,有時候覺得身體也快被拖垮了,力不從心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為什么活得這么累?這是很多中年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活著累的一大部分原因來自于生存的壓力。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容不得人們有太多的思考,而現代人要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男人必須是孝順的兒子、體貼的丈夫、稱職的父親、優秀的領導,而女人則要是溫柔的妻子、貼心的女兒、慈祥的母親、優秀的烹飪師……多重角色的扮演和巨大的生存壓力,讓人們很難不感覺到累,過度負荷帶來的,只能是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疲憊。
其實,累,并不可怕,它像是一種善意的信號,在提醒著你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當你累的時候,不要馬上去否認和對抗,應該尊重并化解它。根據本人多年的從業經驗,以下方法可以幫你從“累”中逃離出來:
緩慢地讀一本書。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拿一本書,最好是優美的散文,慢慢地讀出來。這時你的世界會緩慢下來,能夠有效地去除焦慮,緩解疲勞。
每周做一個小時義工。在某網站工作的小魏,每周六會定時到慈善機構做義工。小魏說,強迫自己離開工作環境,在做義工的過程中,內心得到了充實。接觸更多的人會讓生活更豐富,做好事也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遠離日常生活的勞累。
給身體設個“減壓閥”。多看看綠地、泡個熱水澡、聽聽輕音樂、折紙做手工、10分鐘深呼吸、出去散散步、多和年輕人待在一起、聊聊八卦等方法,都能夠讓人消除疲勞。
(摘自《中老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