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5月28日央視報道,韓國1例確診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經香港入境廣東惠州,已出現發熱癥狀。因為當年的“非典(SARS)”,國人對此類病毒十分敏感,進而對廣東出現中東呼吸綜合征患者以及韓國的疫情給予了極大關注。截止6月8日,韓國MERS確診患者總數增至87人,僅次于沙特而位列世界第二。MERS會不會人傳人?會在我國廣泛傳播嗎?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SARS?
遠高于“非典(SARS)”的致死率、從發病到死亡更短的周期……從5月29日國家衛計委通報廣東惠州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病例后,MERS便迅速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MERS是什么?它以何種方式傳播?會像SARS那樣集中爆發嗎?
MERS毒性大≠傳染性強
MERS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這一病毒和2003年肆虐中國的SARS病毒同類,都是冠狀病毒。冠狀病毒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常能夠引起人類發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多種疾病。從來源上講,可能和單峰駱駝或蝙蝠有關,部分傳染來源仍不清楚。
據世界衛生組織推測,該病的潛伏期為2~14天,平均5天。患者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的病例會出現肺功能衰竭和死亡。部分MERS患者可能沒有發熱和呼吸道癥狀,而以腹瀉為首發癥狀,有些患者甚至早期就出現腎功能衰竭。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王凌航表示,從2012年9月MERS首次在沙特阿拉伯被發現以來,其病死率達到37.6%,而SARS約為10%。雖然MERS病毒毒性較強,但其傳染性較弱,傳播效率低于SARS。MERS已出現3年,每年赴中東國家旅游、經商、勞務輸出、朝覲的人也很多,但MERS仍呈現散發的特點,并未引起大面積集中爆發的情況。
“就像埃博拉病毒毒性強,但傳播力也有限。目前,MERS以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因此在家庭成員、病人和醫護人員之間的感染性較高。也有一些病例可能是因為暴露于動物、人或者其他感染源而感染。”王凌航說,對于人與人之間在公共場所的短暫接觸,其傳染力是有限的。因此,公眾不必為此恐慌。
高危人群需加強防范
由于目前中東呼吸綜合征尚無特異性治療措施和疫苗,所以了解該病基本知識、做好預防是關鍵。
前往中東、韓國等有報告MERS確診病例國家差旅的人員、MERS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都屬于高危人群,需密切觀察,如出現發熱、咳嗽、氣短及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疾病,應及時就醫。此外,無論流感、禽流感還是MERS,老年人、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后幾乎都是高危人群,而且占死亡病例中的大多數。因此,患有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腎衰竭或免疫抑制的人群也是罹患MERS的高風險人群,需要加強防范。
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醒公眾采取積極的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風險。比如告知對于患有基礎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缺陷等)前往中東、韓國的旅游者,在旅行中會增加患病的風險。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經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手沒有明顯的臟時,可采用手搓);堅持食用清潔、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或在不衛生條件下制作的食物,并在吃水果和蔬菜前恰當清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MERS首現 我國反應迅速
對于此次韓國出現流行性傳染病爆發,中國的應急響應速度和效率如何?
王凌航表示,和SARS時期相比,中國應急響應的速度和效率已今非昔比。當然,這主要是源于SARS之后這十幾年整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不斷進行實戰演練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MERS再可怕些,我們也會有信心應對。”
根據國家衛計委官網的通報,從世衛組織5月27日晚上10時通報中國開始,廣東方面只用了4個小時,于28日凌晨2時便把那名韓國男子從酒店送到惠州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并迅速采集標本,找出眾多密切接觸者,寫出報告和新聞通告。5月29日,廣東疾控中心發布微博“尋找密切接觸者”;5月30日,北京疾控中心官方微博緊急發布微博“急尋與韓國MERS患者同行旅客”;廣東衛計委通報,已追蹤密切接觸者75人,暫未出現不適……另3名已經離境的密切接觸者已分別通報相關國家和地區。
國家衛計委還第一時間派出專家組,趕赴當地指導協助應急處置工作,并組織專家開展風險評估,研判疫情形勢。目前,廣東省和惠州市衛生計生部門正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要求,繼續落實患者隔離治療、醫院管理控制,密切接觸者追蹤和醫學觀察、疫情監測、健康教育等措施。
“從這一系列舉措可以看出,中國應急響應的速度和效率已今非昔比。我們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李興旺主任已趕赴當地指導應急救治工作。”王凌航說,2003年,SARS爆發之初,大家對SARS病毒的傳染源、傳播方式等并不了解,加上當時的信息不夠公開透明,造成了大面積的爆發。之后,隨著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地壇醫院也在總結2003年非典救治經驗教訓基礎上完善了應急體系。“從2012年起,我們對全球的疫情進行追蹤,因此對MERS病毒及傳播方式、疫情處理等都早有了解和掌握,比如出現疑似病例,首先要做咽拭子檢測等。”
防控傳染病,仍需完善應急體系
作為中國重大疫情的“特種兵”,北京地壇醫院先后被北京市指定為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定點收治醫院,還承擔著北京市數千名艾滋病感染者的免費抗病毒藥物治療任務。此外,國家衛計委、北京市衛計委的感染性疾病質控中心均已落戶地壇醫院。
但很多人對傳染病醫院存在誤解,生怕自己去一下就會被傳染。“其實,傳染病醫院有著非常嚴格的專業化傳染病防護要求。”王凌航說,比如為了治療、照護重癥的傳染病患者,該院ICU病區專設了8個單人單間負壓隔離病房。一旦收治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收治患者的病房會開啟負壓。呼吸道傳染性強的病人所處的負壓環境,可以保證有傳染性的飛沫等呼吸分泌物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威脅。
“也就是說,空氣流向是單向的,患者呼出氣體和病房內空氣在統一的排出口過濾消毒排出,進入病房的醫護人員一直處于空氣的‘上風口’,空氣流向保護了醫護人員不被感染。”王凌航說。目前,國家對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視,信息透明度也越來越高。“針對各級醫療機構定點醫院的應急體系完善和培訓,如加強詢問等已成常態工作。”王凌航說,但各級醫療機構在疫情的應急防范和處置能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
(據《人民日報》、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