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濰青
在出汗較多的夏季,水煮菜是值得推薦的烹飪方式。水煮可以讓食物原料受熱均勻,能夠保持鮮嫩潤滑的口感,為人體補充水分。
水煮的方法沒有經過高油溫,也少了油炸后的酥脆。但是針對當下過度用油用鹽的烹飪而言,水煮的做法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十分健康的烹飪形式。
水煮素菜:利于減肥塑身
水煮蔬菜,開水直接和蔬菜接觸,讓蔬菜快速熟透,葉綠素以及營養物質能較好地保留。當然,在水煮過程中可能會有部分的營養物質溶于湯中,但蔬菜中一些難以清洗的不良殘留也會一并融入到水中,讓我們吃得更加營養。
很多人在煮蔬菜的時候,喜歡少加一點水,認為有的蔬菜會“下水”,其實還是建議大家在水煮蔬菜時多加水,待沸騰后再放蔬菜。這是因為水越多,加入菜后的溫度就不會降得太低,利于蔬菜的快速烹煮。用沸水煮菜,蔬菜迅速軟化,而涼水煮菜則會時間過久,營養物質會更多地溶于水中造成浪費。可以邊煮邊嘗,煮熟后就立即關火撈出,切忌煮得太久。如果怕撈出的水煮菜出現萎縮等情況,可以在煮好控干的菜中拌一點食用油。
水煮蔬菜看似簡單,也要吃得營養更全面,菌菇類、豆制品、葉菜類、豆角類的都可以水煮,煮制過程中可加幾粒花椒來提味增香。食用時,可以將水煮菜直接加鹽和芝麻油、生抽食用,也可以撈出后涼拌,如此減少了味精、油脂類的攝入,蘸食小料也不要超量,避免油鹽攝入超標。
夏季食用水煮食物,不僅清淡爽口,且利于消化和補充因流汗造成的水分和營養的流失。水煮菜的能量很低,而且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既有飽腹感又有益于腸胃的蠕動,可以促進排便,帶走腸道中多余的油脂,利于維持一個好的身材,也是超重朋友很好的選擇。
水煮葷菜:肉質滑嫩好營養
川菜中有著名的水煮肉、水煮魚等,名雖水煮,其實上面還飄著一層辣椒、花椒做成的紅油,味道可口,很受人們歡迎。但對于不喜歡麻辣的人群來說,可以選擇單純清淡的水煮,而且,清淡的水煮更適合夏季。
很多人覺得在家吃肉時口感發硬而且塞牙,所以更愿意去飯店吃肉類食物。其實,簡單的水煮方法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讓肉類食材不用嫩肉粉也能變得嫩嫩滑滑,不僅口感變好,營養也更利于吸收。讓肉片經過水煮而嫩滑,方法十分簡單,無論是雞鴨豬牛羊肉,均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烹制。
將肉切片后放入碗中,加入1勺生抽,放適量的料酒與1勺淀粉,淀粉無需過多,經過手抓后讓每片薄薄的肉上都掛一層薄漿即可;如感覺肉過干,可稍加些清水;也可加蔥姜絲來起去腥。這些程序一方面是為了讓肉片入味,另一方面淀粉可以在肉的表層形成保護層,不至于在烹煮過程中失水而變干硬。
建議腌制20分鐘左右(如果想更嫩滑,可以腌制時加入一點現榨的獼猴桃汁或菠蘿汁)。鍋中將水燒開后把肉片放入沸水中滑散,變色后快速撈出,水煮的時間根據肉片厚薄而有不同,可以撈出后撕開肉片看看里面是否完全變色,如果要將肉片涼拌食用需要煮到完全變色后方可。
如此水煮出的肉片,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上孜然粉、燒烤料等再小炒一下,完全可以一解燒烤的饞。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樣煮出來的肉片,口感變好的同時營養成分也得到了不錯的保留。與水煮蔬菜一同食用,輕輕松松就能做到葷素營養搭配,
烹飪無需被各種條條框框限制,只要烹飪得當,完全可以做到清淡少油也能夠收獲美味。在這份美味的背后,還有一份健康與自己和家人相伴,從這個角度上說水煮真的是種適合一年四季(特別是夏季)的健康烹飪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