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科里洛夫 美婧

“對對,就是在說你們倆!你們像戀人嗎?請接吻的時候再認真一點!”——這是我和我的搭檔在寶萊塢當演員的第一天。攝影棚里,按照導演的吩咐放起了音樂,閃頻觀測儀開始閃爍,拍攝場全程都在用英語交流,幾秒鐘后房間里傳來“cut!”的指令。導演和他的助手瞥了一眼攝像機,滿意地笑了。但是坐在沙發上的另一對替補演員就沒這么順利了,一會兒被說太過親昵,一會兒又被指責太過做作。20世紀50年代印度電影里的吻戲是按照聯合國技術援助局的固定套路設計的。但漸漸地,寶萊塢電影也不再循規蹈矩,電影里所有的曖昧戲份都完全取決于導演的個人喜好。
我演的第二個角色,戲份就多了很多,而且對裝扮的要求也更細致?;瘖y師眉頭緊鎖,邊喃喃自語邊上下打量著我。他這種狀態保持了足足十幾分鐘。然后他把我的頭指給同事看,他們似乎在用印度語激烈地討論著什么。終于,化妝師眼睛一亮,好像突然有了主意:他決定拿染睫毛用的黑色墨汁給我染發。原來劇本里我的發色應該比現在更黑。
沒有處所,沒有街道
其實寶萊塢沒有具體地址。盡管它在孟買的北部有攝影棚,但是一部電影片段的拍攝時間通常只需要幾個小時(最多幾天),然后就旋風般地撤離,前往其他拍攝地。
印度沒有“宜家家居”城,也沒有家具沙龍。因為印度人自己就是“宜家家居”工匠。孟買有一個區域,專門聚集各種能工巧匠,電影劇組每次都來這里雇傭工匠師傅。所以絕大多數印度人,尤其是技藝精湛的工匠,都有機會和寶萊塢打交道。
寶萊塢劇組一般都配備廚師、保安和一些其他的必備工作人員。劇組還需要大量群眾演員,來出演吉普賽群眾或者快閃族。這些群眾演員都來自全國各地,通常都是單獨接活,但是劇組會統一雇傭,因為這樣比較方便:所有人都一起住,一起在廚房做飯,一起在大廳拍戲。劇組一般吃得都比較簡單:米飯、三明治、雞蛋、茶、果干,可能還有一些當地食物:葫蘆、瓦西、咖喱。在孟買的攝影棚里上趟衛生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里可不比火車站附近,衛生間的規劃很嚴格,而且劇組想節省開支:如果能花兩百萬盧比去下一個拍攝地拍攝一整天,為什么還要花一百萬盧比來提高孟買的賓館住宿條件呢?
經紀人斯密特
劇組離開孟買來到另一個拍攝地,有專門的經紀人在當地召集演員?!澳茫姑芴?!我們在阿果沙灘?!泵看蜗嘛w機后,我們就聯系這位老熟人斯密特。她是個印第安女人,負責料理這個拍攝地所有人的工作行程和日常起居。通常,我們和她在阿果沙灘上會合。
像斯密特這樣的經紀人,也負責招募群眾演員。他也會找一些來當地游玩的游客做群眾演員。像阿果沙灘這樣的著名景點和那些有名的咖啡廳,是找外國游客最好的地方。斯密特會先將他們作為“有資質的龍套”列入候選名單,然后在需要的時候一一打電話邀請他們來拍攝。
這里很多人都對經紀人斯密特有所耳聞,因為她很早就入了這行。斯密特曾經因為照顧孩子離開過一段時間,后來她離了婚,又重回寶萊塢。很多人都覺得她的孩子們長大后,可能會繼承母親的事業。寶萊塢經紀人都家財萬貫,這似乎已經人盡皆知。在阿果,一個跑龍套的角色平均每天要付給經紀人5000盧比,而自己最后也只賺到1000盧比左右。白人出演寶萊塢電影,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報酬不是關鍵,但是對于當地印度人來說,即便只做一個群眾演員,他們也引以為榮。
快起來工作!
“你們竟然還在這里說笑!快起床工作!”——寶萊塢的電影工作人員平時都非常嚴肅,但如果拍攝的膠片令人滿意,那些剛才還對你呼來喝去的人立刻就變得笑容可掬。
一天的拍攝工作一般都開始得很早(早上6-7點就需要各就各位),一直持續到晚上很晚??赡苣阍谝徊侩娪袄锏膽蚍菘偣仓挥?5-20分鐘,但是為了不破壞拍攝場的整體氛圍,你必須在拍攝過程中全程在場。印度演員也都很有耐心,他們都會一直等到電影全部拍完,沒有人會先離開。
拍5-10秒的微電影時,寶萊塢演員甚至都不看劇本,只問一句:“臺詞長嗎?”然后他們把長臺詞讀幾遍,就開拍了。導演對他們也沒有任何具體要求,助手也只會簡單告訴他們“站著,說話”或“坐下,接吻”,其余全都依靠演員自己的演技。偶爾也會重拍,導演偶爾會提議“下次你的情緒再稍稍改變一點”,但是更多的時候,重拍是因為舞蹈動作和電影特技的問題。
拍攝場通常都很熱,而且演員要穿著指定的服裝,總是汗如雨下。汗水濕透演員的臉頰時,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為他們擦汗,但是時間有限來不及換毛巾,跑來跑去的工作人員只能用一塊毛巾為所有演員擦汗。所以,演員們都自備毛巾,當工作人員跑來為他們擦汗的時候,演員們總是尷尬笑笑說“還是用我自己的毛巾吧”。
寶萊塢電影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吸引人眼球的舞蹈畫面?,F在寶萊塢的舞蹈風格更趨向歐洲,所以有時他們也會邀請專業編舞人員,但多數情況下都由印度舞蹈家指導。
寶萊塢電影的最后幾個鏡頭經常會出現許多白人,例如俄羅斯人、英國人、以色列人、澳大利亞人——就是那些喜歡到印度度假的人。在寶萊塢電影中,如果有白人出演,這部電影就會提升一個檔次。因為大多數劇組都資金有限,很少能到歐美城市拍攝,但是如果讓歐美人的面孔出現在電影里,就可以讓觀眾誤以為是在國外的某個地方拍攝的。
休息時,一位體態豐盈、金發碧眼的白人姑娘穿著印度紗麗,走向我這邊。“你是俄羅斯人嗎?”她滿眼期待地望著我,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激動地說:“總算找到一個能聊天的人了!我都快抑郁而死了。我們每天都不停地工作,我都沒離開過攝影棚半步!”通常,這些外籍演員都來自烏克蘭或白俄羅斯。他們簽訂的都是奴性條約:每月1000美元的報酬,但是除了攝影棚,他們哪兒都不能去。比他們更輕松的經紀人,拿到的酬勞卻是他們的好幾倍。
通常一個舞蹈畫面能拍上幾天。如果經費足,導演就更不會在意時間的問題。大多數印度人的時間觀念都不是很強。如果白人演員因為有人遲到3小時而抓狂,當地人會感到很驚訝,還會無所謂地說:“他們不是早晚都要來的嘛,等就好了嘛?!蔽覀儎〗M有一位30多歲的演員,為了等一場舞蹈畫面的拍攝,穿著服裝在華爾茲舞臺上等了整整兩個晚上。頭一天沒有拍成,是因為劇組需要的燈光沒送來。好在遇到這種情況,工資還是照發不誤。
給印度人刻下深深烙印的封建等級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婆羅門(獻身者),剎帝利(戰士,統治者),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商人),須陀(雇傭工人)。我坐地鐵時看到一些平民小伙子,他們不知道為什么突然騷亂起來,坐在我旁邊的剎帝利只是一個眼神就平息了這場騷亂??梢姮F在印度的這種等級觀念仍然根深蒂固。這種等級制度還有第5個階層,即最低階層——賤民。婆羅門和剎帝利認為,如果賤民看了一眼他們的食物,這些食物就要扔掉,因為它們已經被賤民弄臟了。印度演員大多數都是剎帝利或者婆羅門,而且在電影拍攝中不允許出現平民窟的賤民。吠舍和須陀可以參與演出,但是他們的出演也是無償的,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會興高采烈地享受拍攝過程。
印度電影夢
在印度的大街小巷,所有有屏幕的地方:飯店、公交車、商業街……你都可以看到寶萊塢電影。就是這種對電影的全民熱愛,無形之中推動了寶萊塢電影業的發展。
印度人都很喜歡看電影,電視機也是印度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印度人都能坐在影院欣賞寶萊塢的電影。因為一部寶萊塢摩登電影的票價至少要100盧比(相當于80盧布),對于印度貧民窟的這些“普通老百姓”來說,如此高昂的電影總是可望而不可及。街道、停車場、商業中心到處都掛滿了吸引人眼球的電影海報。對于那些生活富裕的印度人來說,他們最大的愛好莫過于重游電影拍攝地。所有寶萊塢電影劇組,尤其是那些在孟買大街上拍攝的劇組,只要他們一出現,就立刻被群眾圍得水泄不通。這些看熱鬧的圍觀群眾,必要的時候也會被叫出來參加拍攝。
印度的日常生活場面很好地展現了印度電影的特點。地鐵高峰期,車廂里被擠得水泄不通,人們不得不用兩肘推著在人群里擠來擠去,但是他們也還是面帶笑容!在拍攝現場也一樣:沒有喊叫聲,在解決所有不愉快的問題的時候,每個人也都在微笑。因為就像印度電影里演的那樣,愛會戰勝一切苦難,善良會戰勝一切邪惡,所有正義都會得到伸張,所有惡勢力都會受到應有的報應。
[譯自俄羅斯《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