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愛芬
(福建省寧化國有林場,福建 寧化 365400)
國有林場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生產性事業單位,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林生產和生態保護基地,加速國有林場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推動我國林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木材市場的規范性發展,以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把林業生態效益擺在重要地位,而國有林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林業的產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當前國有林場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困難,處在一個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而國有林場的固定資產,是林場經營項目中經濟計劃和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
國有林場資產包括林木資產、房屋、土地使用權等固定資產,它不僅是貨幣資金的實物形態、國有林場總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國有林場完成各項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必備物質條件。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管理,是保證能夠正常管理國有林場的生產、經營的重要環節,也能夠有效防治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本文就如何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管理談幾點看法。
國有林場大都建于20世紀50年代,建場初期都是以荒山造林為主,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沒有,辦公、生活設施基本以土木結構房屋為主。且經營區都在偏遠山區,固定資產設施落后,沒有專門的人員管理,管理制度不健全。雖經幾十年的發展,但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目前固定資產管理規定還不是很健全完善,部分領導在財務處理這方面,似乎只注重日常的財務開支情況,對于林場固定資產的投資建設及日常采購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的問題,忽視對固定資產購置后的管理。
就目前而言,存在以下這些問題:①對于實物管理的工作沒能重視起來;②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定期清查盤點工作上,雖有按規定建立定期清查盤點的制度,但由于固定資產使用地點分散,盤點清查時有走過場現象;③資產管理部門職責不夠明確,監管不夠嚴密,保管部門未能按照規定來設置固定資產倉管的臺賬,缺乏經常與財務部門進行對賬,造成無法正常反映固定資產的動態。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些領導注重國有林場的資源管理和森林管護職能,在林場偏遠山區建設工區和護林管護點,安排職工駐扎在工區進行森林管護,在當時的形勢下取得了較好的經營和管護效果。但就目前而言,村道連接方面,交通便利,很多職工都購置了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基本不在工區住宿,這就造成了國有林場很多工區的辦公、住宿房屋閑置現象嚴重;另外,20世紀80年代,林場大力發展經濟果林種植,林場很多工區種植了柑桔、青柰、金水2號梨等,但由于管理不善,經濟效益較差,最后林場采取招標等形式面對職工或社會進行承包經營,但由于氣候、市場行情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承包租賃的果園大部分荒蕪,承包費用無法及時回收,造成國有林場資產使用率低下、資源浪費較為嚴重等現象。
由于國有林場單位性質和經營環境的影響,很多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年齡偏大,對資產清查和盤點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偏差很大,導致了工作配合程度的偏離很大,對盤點和對賬工作上缺乏統一性和協調性,導致會出現部分賬實不符現象。
國有林場的固定資產大都建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場部及工區辦公場所的土地均是縣政府劃撥建設或與經營區周邊村協議置換建設,沒有及時辦理土地證及房產使用證。由于年代久遠,很多劃拔土地證明和置換材料已遺失,造成土地使用權等權屬不明晰。
(1)認真做好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與盤點,在盤點過程中,賬實要做到相符,杜絕走過場現象。由綜合科、計財科、保護站等相關人員組成資產盤點小組,對所有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盤點,做到半年一小盤、年終一大盤。對于已經不能使用并符合處置條件的固定資產按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及時進行核銷,達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經相關人員現場確認不能使用后,由場務會集體研究進行處置,未達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經相關人員現場確認,按要求上報主管部門批準核銷。
(2)加強資產管理部門綜合管理,健全保管臺賬,定期與財務部門進行核對,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并督促整改,確保國有林場資產安全。
(1)嚴格按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購置固定資產,年初將全場應購置的資產編好計劃,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增加,對于專用設備小車等還須通過政府采購及控辦批準。
(2)對符合固定資產的特征以及能夠確認條件的資產,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予以確認,并規范會計賬簿、固定資產的卡片、倉管部門的保管臺賬登記,固定資產的購置時間、使用年限、價值金額、實物數量等項目應登記完整,從而做到賬卡相符、賬賬相符。
將工區閑置的管理房、宿舍樓等場所,面向林場轉崗職工或社會實行公開招租。通過管理模式的轉變,既加強了閑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同時又增加了林場的經濟收入,保證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因國有林場的場部、工區、生產管護點均設在城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各工區的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工區的土地及房產也有了很大的升值空間。為明析產權,組成房產清查領導小組,由相關科室牽頭,聘請國土局的專業測量人員對場部、工區和生產管護點的土地、房產進行全面的測繪,到縣檔案局等相關單位查找證明產權的相關資料,及時辦理土地證、房產證等權屬證明,有利于加強保護林場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進一步強化固定資產管理,使用辦公管理電子系統網絡平臺,將全場所有固定資產全部錄入電子平臺,并按固定資產的類別(房屋及建筑物、辦公設備、機械設備、運輸工具等)、使用年限、固定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凈值、數量等設立明細表,按月更新數據。通過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固定資產統計中大量的統計數據能夠及時進行處理,使固定資產的統計工作步入一個新的臺階。
嚴格按照相關要求,結合本林場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嚴格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來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并實行以單位主要領導為全面責任人、以分管領導為責任人、以使用部門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的三級管理制度,同時,還進一步明確國有林場財務部門、保管部門、領用部門及相關人員在固定資產使用管理方面的具體責任,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使林場固定資產管理走向規范化和科學化軌道。
[1]孫 捷.淺議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內控管理[J].群言堂,2010(10).
[2]趙德義.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綠色財會,1998.
[3]張 春.如何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J].財經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