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孫璐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秘書長王子牛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許杰峰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金新陽

中國BIM軟件生態環境聯合簽約儀式

PBIMS啟動儀式
當BIM從概念熱炒進入到關鍵應用階段,一系列挑戰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在本土化方面,BIM系統沒能很好地契合國內設計流程;在多專業、多方協同方面,BIM應用遭遇平臺不支持、不兼容等層層障礙;在產業化方面,相關數據未能在產業鏈中順暢流動。面對以上挑戰,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KPM設計軟件事業部(以下簡稱:PKPM)決心給出全面、全新的解決方案。
2015年9月22日,“2015中國BIM軟件生態環境大會暨PBIMS和PKPM V3.1產品發布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在此次大會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KPM設計軟件事業部積極響應中國BIM軟件生態環境的倡議,隆重推出了中國第一個本土化BIM系統PBIMS、結構軟件新版本V3.1、裝配式住宅設計軟件PBIMS-PC等產品。并與行業伙伴簽署宣言共創中國BIM軟件生態環境,以“系統+平臺+工具”的全線組合推進BIM產業化進步。
BIM這一誕生于國外的技術和理念在中國受到熱捧,但在關鍵應用階段的落地卻遭遇水土不服。作為PKPM團隊傾力打造的國內首創、自主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BIM系統,PBIMS的設計理念展現出PKPM本土化、行業化的決心。
記者了解到,PBIMS是國內首個自主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BIM系統。它將通過國內用戶實現數據共享和多方協同,在設計、建造與運營中預見問題、解決問題,省去冗余的工作,從而提升效率與質量,促進全生命周期管理。它的開放性平臺可實現建筑軟件企業間的聯合以及軟件的對接,并支持二次開發,從而打破BIM數據流動的藩籬,大力推動行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實際上,早在BIM還未普及之時,業內專家已經指出,BIM的全面落地不是單靠幾家軟件提供商和設計單位就可以做到,需要一個開放的平臺和完整的生態系統,換言之,需要能覆蓋工程三維設計、建設與運營全過程的軟件生態環境、標準環境和應用環境。生態環境到位了,BIM自然也就普及了。
為此,PBIMS系統中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設計了軟件之間的接口,而且鼓勵友商和二次開發商參與進來,共建BIM軟件生態環境,從而打破BIM數據流動的藩籬,全面實現效率提升。
PKPM研發專家表示:“我們希望站在行業的高度,從底層的平臺開始自主創新,同時也鼓勵國際合作,最終實現系統的本土化和專業化。通過國內用戶實現數據共享和多方協同,在設計、建造與運營中預見問題、解決問題,省去冗余的工作,從而提升效率與質量,促進全生命周期管理。”
隨著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裝配式住宅在全國范圍內正在逐步廣泛應用。PKPM推出的裝配式住宅設計軟件PBIMS-PC,基于BIM平臺,提供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鏈條系統解決方案。同時,PKPM還將與合作伙伴共建產業鏈,協力推動住宅產業化進程。
PKPM同時還發布了結構軟件新版本V3.1。相較V2.2版本,PKPM V3.1的界面設計打破了業務模塊隔斷,讓用戶體驗更直接、更高效。同時,還實現了數據中心、全功能包絡、調平法、二道防線等多項行業首創,破除數據孤島魔咒,大大削減工作量,提升效率與質量。
PKPM團隊負責裝配式住宅設計軟件開發的專家談到,隨著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搭積木式的裝配式住宅在全國范圍內正在逐步應用,同時,適應了節能、環保的發展要求,裝配式住宅必將是未來建筑領域的發展方向。為了適應裝配式住宅的設計要求,PKPM編制了裝配式住宅設計軟件PBIMS-PC,這是一個基于BIM平臺的裝配式設計軟件系統解決方案,打通了從設計到生產的環節,實現CAM。對于用戶而言,它實現了三維化設計和多專業協同,可實現碰撞檢查、施工模擬,BIM數據直接接力到生產加工設備。不僅如此,PKPM還將與合作伙伴共建產業鏈,推動建筑產業化進程。
為夯實基礎,提高系統的易維護性、可擴展性和健壯性,順應當今建筑領域的BIM潮流,V3.1 對傳統的PKPM結構軟件系列進行了根本性改造。通過建立基于BIM理念的數據中心PDB,解決數據的統一描述、統一管理問題,解決模塊之間的高耦合問題,同時可實現結構軟件與任意BIM平臺的整體對接?;跀祿行腜DB,可方便地提供公共前、后處理工具以及全方位的友商軟件和二次開發接口,建立后續結構軟件新模塊的科學研發模式,為PKPM結構軟件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對于不同性質的結構設計對象,V3.1 以集成系統的方式推出了3個有針對性的結構設計解決方案ES1,ES2和ES3。集成系統ES1解決量大面廣的普通多層及高層結構的設計問題;集成系統ES2面向帶有空間結構屋頂等復雜附屬結構的多層及高層結構的設計;集成系統ES3則主要側重于復雜空間結構的設計。
各集成系統首先強調模塊之間的整體性和流暢銜接,減少模塊的進出操作;其次對于集成系統中的每個專業模塊,結合Ribbon界面,V3.1大幅度優化了菜單布局,化繁為簡,讓軟件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契合設計人員的實際工作流程。

V3.1在專業深化和創新上頗可圈點:推出基于PDB機制的多模型包絡設計,一攬子解決多塔拆分、結構各部位多性能目標、是否考慮樓梯影響等情形的自動化計算;與PUSHOVER分析結合,提出基于彈塑性剛度退化的復雜結構二道防線設計方法,將二道防線設計與性能目標緊密聯系;強化施工模擬算法,允許構件拆卸;全新思路的支持WORD、PDF等多種格式的圖文并茂的計算書定制模塊;實現傅學怡大師的調平設計方法,推出結構方案輔助設計工具等。
V3.1強調及時解決用戶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廣泛走訪全國各地設計單位,詳細了解了用戶的緊迫需求。本次版本:建模軟件針對帶有空間結構屋頂的復雜多、高層結構,推出了“空間標準層”功能;提供了矩形及異型房間的精確導荷算法;增加了層間板的建模;樓梯快速建模增加了多種新樣式并提供殼元計算模式;允許DWG圖作為襯圖輔助建模;解決了長期以來鏡像操作不完善的問題。上部結構增加了風荷載下考慮連梁折減的功能。SLABCAD提供了考慮柱帽的精細網格方法,同時顯著強化了穩定性。基礎軟件改善了基礎筏板網格質量,解決了畸變網格引起的配筋偏大問題;解決了筏板沖切驗算準確性問題。鋼結構提供了列表方式的鋼框架設計圖。PAAD提供了增量出圖功能,并推出了手動模式出圖模塊。免費提供ETABS、MIDAS等同行軟件的接口模塊。


開放合作,致力于改善用戶體驗、致力于專業深化和創新、致力于解決用戶需求最迫切的問題,保證結構軟件的持續快速進步,是V3.1版的主導思想,也是今后PKPM結構軟件發展的主導思想。
事實上,軟件之間的互通正是BIM行業的大勢所趨。近年來,PKPM與Bentley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聯手推出中國本土化的協同平臺 PKPMPW,致力于實現“設計”與“管理”一體化。無論是PKPM-PW,還是PBIMS,其數據互聯、相互兼容的特性,都是PKPM打造開放式平臺和行業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建研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還與北京天正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助力實現PKPM系列軟件與天正軟件之間的數據互通,致力于形成更適用于中國市場的BIM解決方案。
據悉,此次雙方的合作旨在發揮建研科技與天正公司的各自優勢,將建研科技在BIM標準、BIM軟件的領先地位和建筑軟件行業的豐富實踐經驗與天正公司軟件技術優勢及項目應用實踐相結合,共同促進中國建筑建設領域的技術進步。雙方是重要的建筑建設領域軟件提供商,雙方的此次合作有望推動以BIM技術為代表的先進計算機技術在中國建筑建設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建研科技還積極拓展與國外企業的合作,與全球工程建設行業巨頭Nemetschek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計劃補充諒解備忘錄。雙方希望在下一個三年里,繼續在技術、產品、商務等多方面進行密切合作,將全球最新BIM技術引入中國,加強BIM技術在中國的應用,深化產品整合。
作為行業的領頭雁,PKPM深耕建筑軟件領域27年,滿足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顯著提升設計效率和質量,在國內建筑設計軟件市場占據優勢地位。近年來,PKPM大力扭轉服務理念,以用戶為中心,致力于改善用戶體驗。三款新產品PBIMS、PKPM V3.1和PBIMS-PC的推出,正是PKPM轉變理念、持續創新的典型體現。
V3.1之后,除了目前主流的基于線彈性分析的設計方向會繼續強化,PKPM將致力于前處理、后處理、結構方案輔助設計以及性能設計、非線性分析方向。概言之,一個方向將走向自動化、機械化,以解放生產力、減少簡單的重復勞動為目標;一個方向將走向深入和靈活,靈活可干預、深入有手段,將建筑結構設計導向精致化,爭取強有力地推動結構設計領域生產力的提高。
在打開BIM路線圖的同時,PKPM也在打開自己,以開放的心態、開放的平臺和產業鏈的共建,推動BIM在中國的本土化落地與深度應用。伴隨著一場行業化參與的變革,我們將親眼目睹BIM真正價值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