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6月22日,湖北大別山境內出現了“不明飛行物”。拍攝者說,照片是6月22日下午3點左右在海拔1300多米的大別山山頂上拍攝的。當時拿相機的人呈30~50度的仰角拍人物照,這個“飛碟”便出現在人物像的上方,拍照的人和同行的人都沒有看見那個“飛碟”,甚至在連拍的照片中,“飛碟”在前后兩張照片中也沒有同時出現,可見它的運行速度很快。
論壇三分論
照片在北京UFO研究會論壇上一經發布,便立即在研究會的網絡會員們之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觀點主要可分為以下三方面:
1.污點灰塵論
會員“玩轉UFO”“風暴來襲‖雷”“Hyz”等認為,下過雨,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鏡頭污點,而且拍照的人連續拍攝了8張,同行的游人都沒發現該物體。拍攝者是連續拍攝,當然拍攝速度也相當快,拍攝者位于被拍攝者的下方,呈仰角拍攝,但最后只在一張原圖上發現了該不明物體。如果說是山上掉的塵土,劃過鏡頭上,況且下過雨,土石松散,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
2.飛蛾蝴蝶論
會員“Maiyifankx”“天空”等說,飛蛾吧?如果是“飛碟”,運動這么快的話,不會拍成這樣的,會是一條模糊的線。大家應該懂“飛棍原理”吧?這一切只不過是飛蛾的把戲。還有,那東西離鏡頭很近,但因為焦距集中在人的位置,所以有點模糊。
3.鳥類論
會員“刪除記憶”“花晉”“Luke”等指出,圖片放大來看很像是鳥啊,總感覺是鳥的可能性大些。
網友二人轉
關于大別山UFO的鑒定,網友“Jsfok”和“z410717414”的發言很有趣:前者論述大別山UFO不是什么,而后者則說明了大別山UFO是什么。但是他們的判斷都各有依據,這無疑展現了UFO研究的科學態度。
“Jsfok”分析說,首先飛蛾是夜行性昆蟲,一般在夜晚出來,并且在燈光明亮處活動,具有一定的趨光性。而當時的時間是下午3點,判定其為飛蛾的猜測顯然在時間上不成立。而且根據作者本人的描述,照片拍攝于海拔1800米的高度,所以可以排除是飛蛾說。
其次,假設其是飛鳥,因為無論在野外還是城市,鳥都是一種常見的動物,所以想要吸引人們極大的注意力并不容易,除非是很少見的大鳥,如鷹或雕,可能才會吸引眾人的目光。
因為是仰拍,估計是被拍攝者在上方,其余人在下面,而當時人多的一方并沒有注意到大鳥是否存在,所以有兩種可能:(1)不是鳥;(2)鳥的飛行速度快,也許是在爬升,很快便飛出了眾人的視野,這種情況可能性比較大!
再來看污點說,作者一再堅持不可能是相機上的污點,而且采取的是連拍,前后照片均沒有發現污點,所以污點說的可能性也很小。
“z410717414”則認為“飛碟”其實就是一只距離鏡頭很近的蝴蝶。大小就是拍攝的遠近造成的,僅憑一張圖片是看不出大小的。
蝴蝶不同于飛蛾和蜜蜂之類的昆蟲,相對于自身的體積、重量,它的翅膀很大,其扇動的頻率遠低于飛蛾和蜜蜂,所以在瞬間看起來好像是不動的一樣。相對而言,攝像機的快門速度根本無法辨別蜜蜂翅膀的扇動,也很難辨別飛蛾翅膀的扇動,但對于蝴蝶來說,就簡單得多了!“z410717414”據此確定,照片中兩個翅膀之間有一條很細的長條的東西,那應該是蝴蝶的軀干。飛蛾的軀干是圓鼓鼓的,像一個橄欖球一樣。另外,翅膀上明顯可以看出有花紋,更加說明其是蝴蝶。綜上所述,可以確定“飛碟”是蝴蝶!
ZZ有話說
北京UFO研究會的周小強和筆者被論壇和QQ群網友戲稱為“南北雙Z”,皆因兩人姓氏打頭拼音均為“Z”。對于大別山UFO事件,ZZ自然有話要說。
周小強:對比華山、泰山等多次出現類似UFO圖片的分析,此次照片如出一轍,也應該是蝴蝶之類的昆蟲。其實該飛行物離鏡頭并不是很遠,可以說是并沒有形成“飛棍效應”的蝴蝶掠過了鏡頭,但恰巧被攝影者拍攝了下來。
章云華:對于大別山UFO,我的觀點是,我們拍照片時會碰到背景拍全了,人就會很小的情況。背景是靜止的,但人是可以動的,只要人靠近照相機,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能保證人也大了,風景也有了。會不會當時的鏡頭上方正好有飛蟲或者飛鳥掠過呢?于是“合成”了一個不明物體?
研究當開拓
北京UFO研究會論壇經常會收到網友自發提供,或者有關部門轉來的原創目擊報告、照片以及影像資料,這是論壇的特色和資源,也是我作為論壇管理員所希望看到的,但對這些資料的分析、鑒定,并盡可能地找出其中的蹊蹺,達到破譯的結果卻并不容易。
因此,盡管針對大別山UFO事件羅列的分析已經非常獨到、有見地,但筆者仍然建議對攝影有研究的讀者多發表些意見,這對提高大家對UFO圖片的分析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大別山UFO事件并不復雜,但依然可以給UFO愛好者些許啟迪。比如網友“Jsfok”提出,現在游人的環境保護意識不佳,什么垃圾都隨手亂扔,山間水域幾乎遍布垃圾,或許疑似UFO就是一個飄飛的黑色塑料袋,在山頂遇見上升氣流陡然升高,恰好出現在鏡頭位置而已!究竟結論是否正確,暫且不說,但至少可以提醒我們,分析UFO現象要有發散思維,還要學會比較,舉一反三,而這也正是探究UFO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