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一直相信(但并未證實),有一種海蛞蝓會“偷竊”海藻的葉綠體,并將其嵌入自己的消化細胞中。一旦進入海蛞蝓細胞,葉綠體就持續進行光合作用長達9個月,比它們在海藻體內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長得多。這一光合作用過程產生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為蛞蝓提供營養。最近,科學家使用高級成像技術證實,這種海蛞蝓的染色體中的確存在來自于這種海藻的一個基因,它可以制造對葉綠體的功能來說很重要的酶。這項研究證實,這個基因是修復葉綠體損傷、維持葉綠體運作所需的多個藻類基因之一。它不僅已融入蛞蝓染色體,而且還能傳遞給下一代。雖然蛞蝓必須從海藻那里“偷來”現成的葉綠體,但是維持葉綠體功能的基因已經存在于蛞蝓體內。動物竟然也能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生物學適應也是迅速進化機制之一。當物種之間成功轉移基因時,進化就可能發生在兩代之間,而無需成千上萬年時間。科學家希望,多細胞物種之間的功能性基因轉移能被用于基因療法,治療人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