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還有什么是網絡上訂制不到的嗎?你還是單身,沒有男朋友(女朋友)?那么,去淘寶,已經有適合你的虛擬伴侶在那里望穿秋水。
周末睡到自然醒,然后舒服地靠在自家沙發上,一邊聽著音樂、喝著咖啡,一邊等著服務人員上門提供各種服務——這些服務是提前在網絡上訂制好了的——可別以為這樣的生活是“白富美”“高富帥”們才能享受的,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絡訂制服務借著李克強總理倡導的“互聯網+”風潮“飛入尋常百姓家”。
體驗“私人訂制”
4月份的北京剛剛脫離冬天的寒冷,盧曉希趁著周末的好天氣忙不迭地開始清理換季的衣物。她今天不想逛街,只想懶懶地待在家里。
在等著美甲師上門來給她做指甲的當口,又在自己的手機上約了洗衣店。
不到半小時,洗衣店的員工就按響了門鈴,取走了盧曉希穿了一冬天的羽絨服和兩床替換的冬被,并答應兩天后送回洗干凈的衣被。
這家洗衣店是在2012年初成立的,他們的理念就是做最方便的網上洗衣。盧曉希看中這家店不僅僅是因為省事、不用自己跑腿,還因為這家店質量有保證且價格便宜:平均洗一件衣服的價格要比實體店便宜20多元錢。“這一取一送,都有專人來做,他們很專業也很貼心,每次都會仔細檢查我的衣服是不是有破損,口袋里是不是有遺忘的東西。”盧曉希說,“這一切都是通過網上結賬,所以我也就不會擔心他們這個店突然消失。”
美甲師提著沉重的化妝箱如約而至,說話禮貌客氣,著裝也很有職業范兒。進得門來,先洗手,然后就熟練地擺好了各色指甲油、毛巾、快干燈等一系列工具,動作嫻熟流暢。因為天氣還有些冷,盧曉希選擇了豆沙色指甲油。大約40分鐘,大功告成。
看著美美的雙手,盧曉希覺著不能自己下廚委屈了這雙手,而晚上又約了朋友來聚餐,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又用手機上網預約了某餐廳的一位專業廚師5點鐘到家里來準備晚飯。
……
現如今,這種“土豪”作風在盧曉希們這些“80后”“90后”當中十分普遍。盧曉希認為,其實這種極具個性化的網絡私人訂制服務,未必就比街邊實體店價格高,但服務檔次卻高出一大截。這也是“私人訂制”在當下迅速走紅,引來大批消費者爭相體驗的原因。
只有想不到,沒有訂不到
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馬云認為,隨著“80后”“90后”逐步成為消費主力軍,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訂制化生產將成為趨勢。
訂制不是簡單的服務升級,而是真正實現“我的消費我做主”的一種全新購物方式。
方晨今年31歲,典型的“80后”,本科畢業后在一家建筑公司國際工程部做職員。他對網絡訂制的業務如數家珍。他覺得他們這代人“忒懶,而且有錢人還很多;上班給人當孫子,下班就得享受一下當上帝的感覺”,網絡訂制則是享受各種服務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目前,通過網絡訂制來實現的服務五花八門,包羅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訂不到。
網絡訂制服裝,訂制自己的一日三餐,訂制屬于自己的珠寶,專屬于自己的太陽鏡以及包包,為情侶筷子、情侶鉆戒刻上名字……這些個性需求,在網絡上都能得到滿足。
一號專車、滴滴專車的出現,說明通過網絡訂制自己的出行方式已經可以實現。
還有什么是網絡上訂制不到的嗎?你還是單身,沒有男朋友(女朋友)?那么,去淘寶,已經有適合你的虛擬伴侶在那里望穿秋水。
清晨要趕飛機,擔心鬧鐘失靈?那么去淘寶花2.5元或更貴一些——20元,訂制一單叫醒服務,到時候電話那邊的“服務生”會千方百計把你喚醒,一定做到使命必達。
O2O:線上、線下融合聯動
無所不能的網絡訂制個性化服務,有賴于O2O。“O2O”這個從團購時代就開始流行的詞匯,是“online to offline”和“offline to online”的縮寫,意為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和聯動,線上生成訂單,線下完成商品或服務的交付。龐大的用戶數對生活服務O2O的創業者而言就是富礦。
盧曉希就職于一家旅游公司,她說:“像我們這樣的旅游公司,實體店逐步轉做電商是一個必須走的趨勢——全程不用和客人見面,客人可以在網上選購產品、網上提問解答、網上支付轉賬。但前提是,我們需要買這些可以對外的網站平臺,也就是O2O。”
網絡訂制服務的發達會導致人們越來越宅嗎?盧曉希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網絡訂制,是因為能解放自己、省時間。如果電商宣傳做得好,就很容易鼓動人們去嘗試新鮮事物,也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旅游、戶外運動等,反而不會導致人們越來越宅。
雖然體驗過網絡訂制的多數消費者都表示以“白菜價格”享受到了“高大上”的私人服務,性價比超高,但也有消費者對上門服務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如果一些上門美甲師沒有實體店,一旦出現問題去哪里維權?會不會遇到連他是誰都不知道的局面?”近日,記者就這一問題咨詢了就職于美甲上門客戶端的業內人士張女士。她表示,雖然對于消費者而言,美甲服務端沒有設立實體店,但是平臺提供的每位美甲師都是在公司實名注冊的。另外,雖然消費者是在客戶端通過線上交易支付費用,但美甲師一旦在服務中出現質量問題或不規范行為,消費者也可以獲得全額退款。
相關政府管理部門也表示,隨著未來類似上門服務形式的不斷發展,必將出臺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標準,以規范這個新興行業。
總之,互聯網開始嫁接到人的生活中這個趨勢是必然的。正如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說,“未來已經降臨,只是分布得還不夠均勻”。
延伸閱讀:總理也“網購”
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記者:總理,您好。我們注意到您最近在多個場合力挺電子商務和快遞等新業態,我很想知道您個人從網上買過東西嗎?如果買過,最近買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認為網購會沖擊實體店,對此您怎么看?謝謝。
李克強:在場的各位都有網購的經歷,我也不例外,我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書名我就不便說了,避免有做廣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為網購、快遞和帶動的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創造了就業的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人們在網上消費往往熱情比較高。
至于網購是否會沖擊實體店,我聽過這樣的議論,開始也難免會有擔心,但是我曾經到一個網購店集中的村去看過,那里800戶人家開了2000多家網店,可見創業的空間有多大。同時,我又到附近一個實體店集中的市場,我問他們有沒有擔心?實體店的老板給我看,他也開了網店,而且把自己實體店的狀況拍成視頻上網,他說這對購物者來說更有真實感,更有競爭力。可見,網上網下互動創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間。
這使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不過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是保護消費者權益日,不管是網上還是網下的實體店,都要講究誠信,保證質量,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