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如何治理食品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從食品安全治理實踐來看,目前我國主要采取的是以科學與監督為治理工具的硬治理模式,但這一模式是有限度的,其結果是消費者的不信任和食品安全治理的惡性循環。為了打破食品安全治理的惡性循環,重拾消費者信任,必須引入食品安全軟治理模式。就認識論而言,硬治理只注重食品安全的客觀性,而軟治理既看到食品安全的客觀性,更關注食品安全的建構性。就治理主體而言,硬治理依賴政府和科學社群進行單一治理,而軟治理則注重將利益相關者都納入治理過程而進行多元治理。就治理方式而言,硬治理采取自上而下方式,而軟治理則注重將自上而下治理與自下而上治理相結合。就治理工具而言,硬治理僅以科學和監管為治理工具,而軟治理注重在科學和監管基礎上的風險交流。硬治理是食品安全治理的基礎,但僅僅靠硬治理是不夠的,必須將硬治理與軟治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