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園林

劉守光是唐末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的兒子,從小跟著父親南征北戰,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按說,跟父親同生共死過,又有血緣關系,感情肯定不會差,肯定應該對父親尊敬有加,對父親的老婆,至少也該禮貌有加。
可劉守光看父親的小老婆長得漂亮,也不管人家是不是長輩,也不管父親會不會傷心,找個機會,就把美女抱入懷中了。
劉仁恭知道此事后,氣得七竅生煙。兒子的行為太出格了,必須好好給他個教訓,棍棒痛打一頓,再趕出城去,到別處好好磨煉磨煉。
兒子做錯事,還是這么嚴重的錯事,父親打罵懲罰都很正常,不聲不響那才不正常呢。可劉守光卻因此對父親恨得咬牙切齒,總想找機會報一箭之仇。
機會還真是來了。劉仁恭離開守地幽州,到大安山逍遙享樂,朱溫趁機發兵,想要奪取幽州。劉守光得到消息,立即星夜兼程,提前趕回幽州,占領先機,將朱溫一舉擊退。
不管有多少矛盾,血濃于水,劉守光還是心向著老爹啊。如果你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劉守光救下幽州后,隨即據為己有。占了父親的地盤也就算了,畢竟,老子的就是兒子的嘛,但劉守光比你想象的狠毒。他派兵圍攻父親所在的大安山,將父親擒住。
從此,他將父親幽禁在身邊,當然不是給他養老。他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父親吃殘羹剩飯,一不高興,就跑去羞辱一番,再踹上幾腳。反正,管你是不是生了我養了我,當初你打我,我現在就加倍償還。
劉守光的行為,有點人神共憤,但憤歸憤,那畢竟是人家的私事,插不了手。有一個人卻可以理直氣壯地插手,那就是劉守光的哥哥劉守文。劉守文也是節度使,頗有實力,決定要教訓不孝的弟弟,就領兵打了過來。
劉守文念著兄弟情深,下不了狠手,總是輸,最后沒辦法,就向契丹求助,發誓一定要打敗弟弟。很幸運,他如愿以償,把弟弟打敗了。但看到戰敗的弟弟,想起曾經并肩作戰的日子,忽然心生不忍,就跑到陣前,大聲哭著說:“別殺我弟弟!”
兄弟情深,讓人動容,但劉守光不這么想,他見哥哥毫無防備,趁機活捉了他。畢竟哥哥有情有義,舍不得殺弟弟,弟弟也應該有所回報才對。劉守光確實回報了,不過方式有點特別,他押著哥哥,搶占了哥哥的守地滄州,利用完畢,再一刀把哥哥送到閻王爺那里。
父親被囚禁,哥哥被殺,而他們的地盤都成了劉守光的。劉守光成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皇帝就該為民眾著想,劉守光也確實想了,為了讓他們永遠聽從自己的命令,他開始了殘暴的統治。
一點不對就殺人不說,還琢磨出許多殘酷的刑法,比如用鐵籠子關人,用鐵刷子刷人,反正讓人生不如死。很多人受不了,就偷偷地跑出去,投奔到別處。
鎮州守將王熔被后梁圍攻,眼看力不能敵,便向劉守光求救。畢竟,后梁如果攻下鎮州,實力越來越大,對劉守光也沒好處。可劉守光就不出兵,巴不得后梁把鎮州滅了,原因很簡單,王熔曾經背叛過他。父親打他一頓他都要報仇,何況是一個非親非故的人?
他死不幫忙,鎮州孤掌難鳴,被后梁攻占。后來,后梁實力越來越大,把周邊的地盤都吞了以后,就開始攻打劉守光。
面對強大的后梁,劉守光打不過,只能逃跑,半路又被人抓住。眼看無路可逃,他就一把鼻涕一把淚地乞求后梁皇帝,說愿意跟在人家身后當個小跟班,效犬馬之勞。
一個囚父殺兄,無情無義的人,后梁皇帝可不敢留,那不是給自己找危險嗎?于是,不可一世的劉守光,最終被斬首,死得極度難看。
一個人無情無義,或許,剛開始會走得很順,但最終,一定會無路可走。
(圖/賈培生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