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網絡術語把“囧”解讀為貶義詞,意味著進入了尷尬、苦逼的困境。但中國古漢語的解讀卻是褒義詞,意味著光明。牛市的進程可能同時包含著矛盾的兩個方面,從長期來看,牛途是光明的,從階段性高點來看,對于風險控制能力較弱或者較為激進的投資者而言,他可能面臨著尷尬、苦逼甚至痛苦煎熬。所以,無論在A股過去多么成功的投資者,如果不能成功的解決風險應對問題,甚至因為過于樂觀而孤注一擲的話,最終都會難免逃離囧途。
對比美國及中國臺灣地區的股市,在上個世紀80年代經濟轉型階段股市都出現了10倍甚至以上的漲幅,其中經濟的改革、市場管制的放開,包括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的開放、金融牌照的放開、技術的創新等等措施都是牛市的催化劑。但牛市的進程中波動依然會比較大,臺灣上輪18倍漲幅大牛市的進程中出現了至少三次較大的回撤,每次回撤幅度均超過40%,沒有加杠桿的投資者自然可以安全獲得收益,但加了杠桿的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則很難逃過一劫。
看看目前的A股市場,美元加息都未能阻礙牛市的進程,由此可見,加息只是代表加息周期這個漸進的過程的開始,并不會立馬改變整個經濟基本面。筆者預計,未來2年,美聯儲的加息與人民銀行的降準和對沖手段會同時出現,而全球資本都會紛紛作出新的關鍵性選擇。
不可否認,資本流動的沖擊確實會干擾基本面較弱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但人民幣貶值的風險并不大。盡管每一次美元升值都會帶給新興市場國家比較大的動蕩和沖擊,但相比10年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而言,當下中國的國力已經不同往日,人民幣有能力維持較為堅挺的地位。而人民幣放開波動,并不意味貶值趨勢的形成,本幣波幅放大或者說匯率的市場化改革更多的意義是為了減輕市場熱錢撤出帶來的外匯流失的壓力,
最近市場的波動似乎有可能加大,首先的原因是二八分化開始了。一方面,受益于政策的救市,去庫存的預期導致了房地產板塊的集體暴漲。而市場的炒作邏輯進一步演繹,既然隱含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風險的房地產股都可以紛紛連續上漲,既然美聯儲加息都沒有打敗市場做多房地產股的信心,那說明市場對于傳統型周期股的風險已經無所畏懼,市場風險偏好開始提升。
進一步而言,既然房地產的風險都可以被市場忽略,那么,市場對銀行股的資產質量風險也就不會出現更加的悲觀。如果房地產的高庫存都可以消化,那銀行系統的風險至少也會逐步化解。市場對銀行股的風險偏好也會隨之提升,而銀行股出現大漲并推動指數進一步上攻前期高位。
預計未來2個星期,指數挑戰3700點仍有可能,組合策略上仍加大大金融和煤炭有色等受益于供給收縮的周期性行業的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