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慶熙



強大的數字氣味技術
在20世紀70年代上映的電影《2000歲的男人》中,美國著名喜劇大師梅爾·布魯克斯扮演的主人公提出,現代社會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既不是世界和平,也不是個人自由,而是人類的氣味。如今,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氣味,這些氣味混雜在一起,使得人類無法通過氣味區分彼此。
長久以來,人們已經習慣用電子設備聽音樂、看視頻,但是很少有人想到用電子設備傳遞氣味。而現在,真有這么一款名為Scentee、能夠將氣味裝進手機的智能手機配件。
Scentee的外形看起來并不出眾,圓形外殼用塑料制成,比櫻桃和圣女果還小一些,可與智能手機的耳機外接口連接使用。在手機里下載相關的應用程序后,Scentee就會自行運行,散發氣味。由于手機中儲存的氣味種類不同,Scentee發出的氣味也各有不同,它可以散發出包括土豆、培根、排骨等在內的多種食物香氣。
著名科學家艾德里安·大衛·切克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混合實境實驗室主任,現任倫敦城市大學普適計算教授,他的研究成果為Scentee的研發提供了理論基礎。切克在日本慶應大學訪問期間曾主持開展與餐飲新媒體相關的研究項目。當時,他提出了讓氣味與智能手機相連的新思路。日本Scentee公司看到了這個想法背后的無限商機,于是與切克合作,成功打造出世界上第一款能夠散發氣味的智能手機配件——Scentee。
英國一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廚師長安東尼·路易斯·阿杜里斯也參與了Scentee的研發過程。在他就職的餐廳里,客人們如果想要在點菜前就知道菜肴的味道,只需在手機中下載Scentee應用程序,再連接餐廳提供的Scentee體驗版,就可以在手機上瀏覽菜肴的同時,還能聞到食物的香氣。
Scentee的外形十分精巧,看上去像是一個較大的晾衣夾,內部與線路板、蓄電池相連,最大電流為40毫安。除了可以聞氣味,用戶還可以將它放入嘴中,嘗出味道。通過調整溫度和電流,目前切克已成功制造出酸、咸、苦、甜4種味道。
數字氣味技術由來已久
“氣味混雜”這個概念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法國作家J·K·于斯曼1884年發表的小說《逆天》里,主人公將隨身攜帶的口風琴和酒桶相連,吹出一首帶有濃濃酒味的交響曲。阿道司·赫胥黎在小說《美麗新世界》里描寫了主人公彈奏香味風琴的一幕。可見人們很早就萌生了將氣味混雜在一起的想法。
20世紀30年代,美籍瑞士科學家漢斯·勞勃發明了數字氣味技術,這一技術而后被成功應用于電影技術中。人們在電影院看電影時,不僅可以看到熒幕上的畫面,還能聞到影片中實物的氣味。但勞勃的數字氣味技術還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在電影院這樣相對封閉、換氣不暢的地方,觀眾有時能聞到玫瑰、海草、葡萄酒、薄荷、鞋油、炸藥等混雜在一起的刺激性氣味,有的觀眾因為聞了這樣刺激性的氣味而產生胸悶氣短、甚至昏厥的癥狀。英國《泰晤士報》對此報道稱:“這種刺激性的氣味就像涂料稀釋劑混合了廉價香水,一直折磨著我們的鼻子。”
在此后的幾十年里,數字氣味技術始終沒有得到發展,直到1999年,電子味道公司研發了一款能讓人們在打開電子郵件時聞到氣味的機器。據悉,東京、圣地亞哥和特拉維夫等地區也有許多公司正在開發應用于立體音響系統的數字氣味技術。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大衛·愛德華茲和他的學生雷切爾·菲爾德研制出一套能發送帶有氣味的手機短信的新型通訊系統OPhone DUO。OPhone DUO能夠散發出30萬種氣味,比Scentee更高級的是,它還可以散發出混合氣味。愛德華茲認為,數字氣味技術在許多領域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特別是對于像美食、飲料、咖啡、香水等以氣味作為賣點的產品制造商而言,數字氣味技術可以為他們招攬更多的顧客。在咖啡店點單前,如果能提前聞到咖啡的味道,就會令顧客對咖啡產生更直觀的了解,顧客也就更容易做出購買決策。
在愛德華茲看來,數字氣味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在談到最近推出的專門為獨自在家的寵物狗制作的電影時,愛德華茲表示:“狗和人一樣,在看電影時也想聞到影片中實物的味道,但人類和狗的味覺系統并不一樣,人類喜歡玫瑰、天竺薄荷等植物香味,而狗則更喜歡狐貍排泄物的味道,如果將OPhone DUO與此類影片相結合,那么狗狗可以安心在家看電影,主人再也不用擔心它們到處亂跑了。”
強大的鼻子
切克稱:“如果一段聲音的長度被削減為原來的1/8,那么人們還是能識別出這段聲音,而如果一幅畫面被裁掉4/5,人們還可以觀賞剩余的1/5,但如果一種氣味不能完全被儲存下來,那人們就無法嗅到它原本的氣味,也不能品嘗到它原本的味道,因此味覺和嗅覺是極為特殊的兩種感官。”然而不少專家認為,Scentee散發出的味道并不純正,這款產品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作家艾弗里·吉爾伯特是一名感官心理學研究者,曾專攻神經學,著有《鼻子知道什么:日常生活中的氣味科學》一書。吉爾伯特表示,從神經解剖學的角度來說,觸覺等其他感官通過下丘腦對大腦皮層產生刺激,使人類產生感知。但嗅覺則不同,當位于鼻腔頂部的嗅細胞受到某些揮發性物質的刺激時會產生神經沖動,嗅覺信息直接沿嗅神經傳入大腦皮層就可以引起嗅覺,并不需要高級神經中樞——下丘腦的參與。在對大腦對味道的反應進行過多次試驗后,科學家們發現大腦對氣味的反應微乎其微,氣味似乎是無意識地被記錄在大腦之中。
當再次聞到曾被大腦記錄過的氣味時,人們的心情會發生改變,這一點與聽到曾經聽過的音樂時的反應相似,然而不同的是,味道是被無意識地記錄在大腦之中的,因此人們對于音樂的記憶比味道的記憶更加深刻。
一首叫《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的詩中寫道:“護士,屋里散發著尿液和餅干的味道。”尿液和餅干混合在一起會是什么味道?這樣的味道能在實驗室里被復制出來嗎?吉爾伯特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采集到喝了葡萄酒或是伏特加的人的尿液,再混以餅干攪拌,從中提取出氣味不是什么難事。”
氣味的力量
人類無法預知自己會在什么時間聞到怎樣的氣味,這給人類心理帶來無比強大的新鮮感和刺激感。有些氣味會在人的大腦中根深蒂固,對人體產生巨大影響。當人們進入商店時,烤面包的香味、熱巧克力或咖啡的香味撲面而來,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記住了許多味道。實驗證明,當顧客走進一家為所有服裝噴灑過香水的服裝店時,他們更樂意掏出錢包,這就說明氣味可以在無形之中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切克強調,他設計Scentee的目的在于不僅讓消費者在實體店里購物時可以聞到氣味,在網上購物時也可以聞到。但吉爾伯特認為數字氣味技術在公共場所中的影響要比在互聯網領域大得多。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很多賭場內都設有氣味器。這些氣味器隨著客流量的不斷變化而散發不同的氣味,結果證明,此舉使賭場的客流量增加了45%。
雖然十分贊同切克提出的“生物界和數字化技術間的界限已被打破”的觀點,但吉爾伯特認為當今的數字氣味技術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Scentee每次只能散發一種香味。“Scentee應該像溫度調節器一樣隨意混合不同的氣味,”吉爾伯特預測道,“如今與智能手機相連的氣味器已經誕生,如果人類能將‘氣味混合’的理念與尖端科技結合在一起,那么由此研發出的新產品一定會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