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珺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反坦克步槍成為各國步兵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0.55英寸口徑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槍作為英國及英聯邦國家步兵的主力反坦克步槍,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只是對這種通常需要準確擊中移動中坦克身上薄弱部位才能造成有效毀傷的反坦克武器來說,使用它的士兵必須進行大量的固定靶和移動靶射擊練習才能在實戰中提高命中概率,因此,射手的訓練問題成為一件大事。
不同于普通步槍,反坦克步槍在訓練時有更多的麻煩。首先是成本太高。碩大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槍彈不但造價不低,發射時的高膛壓對槍管的損傷也很大,經常使用實彈進行練習,彈藥和槍械零部件的耗費都很高。其次是對靶場的要求很高。由于反坦克步槍發射時的噪聲非常大,如果在室內靶場訓練,對射手的聽力傷害嚴重,并且大口徑的穿甲彈頭還會對靶板后面的擋墻造成不小的破壞,甚至可能擊穿墻體危及室外的人;而在室外靶場訓練,如果射失的彈頭越過靶板后的擋彈墻,這種大口徑高初速的彈頭就算飛出幾千米遠也足以置人于死地。為此,找遍全英國也沒有幾個靶場符合安全使用這種步槍進行訓練的條件。加之反坦克步槍的后坐力比普通步槍大得多,對新手來說很容易產生畏懼情緒。如此諸般緣由,設計一種使用低威力彈藥的訓練裝置用于博伊斯反坦克步槍射手的日常訓練就成為必要。

英國人設計出一種組合式訓練裝置,就是利用這種裝置把一支0.22英寸李-恩菲爾德訓練步槍安裝在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右側。這種裝置結構十分簡單,只有前支架、后支架和扳機連桿3個部件。前支架采用一塊沖壓成型的鋼板,其左側套在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準星座上,右側的“凸”字形小孔則卡住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刺刀座。后支架相對比較復雜,左側設有一個由蝶形螺母支撐的金屬片,蝶形螺母高低可調,右側設有一個金屬環形箍,環形箍兩腳根部亦設有可調高低的蝶形螺母。使用時,將左側的金屬片插入博伊斯反坦克步槍槍管尾部與槍身間的間隙內,將右側的環形箍套住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槍托頸部。而扳機連桿就是一根簡單的金屬連桿,扣動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扳機就會拉動李-恩菲爾德訓練步槍的扳機。用于并列安裝的李-恩菲爾德步槍通常是李-恩菲爾德No.2 Mk IV*步槍。這種步槍以當時英軍大量裝備的李-恩菲爾德短步槍為基礎改造設計而成,發射價格低廉的0.22英寸長步槍彈,用于步兵的基礎射擊訓練。
這種組合式訓練裝置結構簡單,很容易投產并裝備部隊。由于使用的是低威力的0.22英寸長步槍彈,其可以在23m的室內靶場安全使用,不會擊穿擋墻或產生跳彈。同時,李-恩菲爾德步槍射擊精度不錯,安裝在支架上也比較穩定,后坐力更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射手可以安全地練習反坦克步槍的射擊。
為了能在短距離的射擊練習中盡可能模擬實戰射擊狀況,英國還專門為這種訓練裝置設計了1:30的迷你活動靶。靶面上的坦克圖案長112mm、高51mm,活動靶在線繩的牽引下以3.1m/s的速度在射手前方橫向移動,供射手練習瞄準射擊提前量。
當然,這種簡單又廉價的組合式訓練裝置只能進行一般的射擊練習,操作流程上與博伊斯反坦克步槍完全不同,對于訓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鑒于上述組合式訓練裝置有很大的局限性,英軍又開發了一種能保持博伊斯反坦克步槍操作方式、但改為發射小口徑槍彈的訓練裝置。英軍當時裝備了一種稱為“0.303英寸轉0.22英寸套件”,其通過彈膛適配器和槍管襯套,可以把普通的0.303英寸李-恩菲爾德步槍轉換成發射0.22英寸LR彈。于是設計這種轉換套件的派克-黑爾公司就輕車熟路地按照同樣的方法設計了配用于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彈膛適配器組件,而名稱也就隨著前一代產品稱為“0.55英寸轉0.22英寸套件”。
這種套轉換套件包括適配彈膛的訓練彈、擊針塞和用于推出空彈殼的退殼桿。由于博伊斯反坦克步槍彈的全長達到13cm以上,在容納2.5cm長的0.22英寸LR彈以及尾部的擊針塞以后長度還很充裕,所以就設計了一種適配彈膛的訓練彈,并在其內部管壁上刻制了膛線,相當于把它變成了一根包括彈膛和線膛的完整槍管。這樣一來,使用這種訓練彈的步槍就不需要加裝對應口徑的槍管襯套,使用更簡便。

使用時要先把一發0.22英寸LR彈從適配彈膛的訓練彈尾部塞入,使其在訓練彈內的彈膛中定位,然后塞入擊針塞,使塞子頭部的擊針抵在0.22英寸LR彈的底緣上,完成組裝。組裝好的訓練彈可以像實彈一樣裝入彈匣,裝填和待擊的操作也與使用實彈時一致。擊發時,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擊針擊打訓練彈尾部的擊針塞,使擊針塞頭部的擊針擊發0.22英寸LR彈底緣中的底火。此時訓練彈前部的線膛部分就相當于槍管,射出后的彈頭沿著0.55英寸口徑槍管飛出。射擊完畢拉動拉機柄,訓練彈就會帶著空彈殼一起拋出,再用配套的退殼桿頂出空彈殼和擊針塞,然后可以再組裝重復使用。

除了英國本土外,加拿大的庫依機械與槍械公司也生產了一種訓練裝置,與英國版的轉換套件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加拿大產的版本使用的擊針塞的擊針是對稱的兩個突起,而英國產的只有一個。加拿大版的好處在于擊針塞的受力比較平衡,運動阻力較小,擊發成功率更高。
不管用哪種轉換裝置,都需要使用真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槍進行練習,而用這種數量相對較少的武器進行新兵訓練,讓加拿大軍隊感覺提襟見肘。所以,一種用于初步訓練的模擬步槍在加拿大誕生了。
這種模擬反坦克步槍以加拿大陸軍裝備的羅斯步槍為基礎。之所以選擇這種步槍,是因為其與博伊斯反坦克步槍同樣采用機頭回轉閉鎖的直拉式槍機,操作上更接近。槍托的后面增加了一截延長部,以模擬博伊斯反坦克步槍握把到肩托的距離。扳機護圈后面加裝小握把,其傾斜角度同樣是模擬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的。槍托延長部和小握把由槍身兩側的金屬板固定,以增加強度。為了更逼真,槍托的左側面加裝貼腮板,槍托下方安裝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獨具特色的后握把,而單腳架則安裝在新增的槍管箍上。
經過這么一番“喬裝改扮”,最終完成的模擬步槍確實與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相似,惟一沒有模擬出來的是博伊斯反坦克步槍上那個高聳的頂置彈匣,而這個部分在射擊時會嚴重妨礙射手右側的視野,所以沒有模擬此設置是一個缺失。
可惜的是,在這種模擬步槍完成的時候,反坦克步槍在迅速加厚的坦克裝甲面前已經顯得無力,反坦克步槍手的訓練不再那么重要,所以該訓練槍只在1942年1月交付了寥寥數支而已。
隨著新一代步兵反坦克武器相繼投入使用,在威力和便攜性上全面敗北的反坦克步槍大部分撤裝并堆在倉庫,而少數比較幸運的則改裝為反器材步槍和遠距離狙擊步槍。但不管怎樣,這些威力強大的步槍曾經是步兵對抗各種鋼鐵怪獸時惟一可以依靠的武器,其裝備、訓練和使用都是戰爭史上不容忽視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