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1985年,啟功參加中日蘭亭盛會,大會請啟功揮毫,他拿起大斗筆,正思量著該寫什么時,忽然場內有人大聲說:“不管啟功先生寫什么,我都愿拿出千元搶購!”這句話,讓啟功有了靈感,他潤了潤筆,在四尺宣紙上疾書了一個遒勁有力的“鵝”字。那人想都沒想,將1000元錢放在桌子上,拿起墨寶就走。
“漢字千千萬萬,寫哪一個也不比這‘鵝’字差?”和啟功一起來的好友石谷風問道。啟功笑而答曰:“一字值千金,這是‘鵝’(訛)人,我啟功的字哪值那個價呢?‘鵝’字拆開來,就是‘我’加‘鳥’,也喻示著我是一純‘鳥’人!”啟功因“鵝”生情,說起十年浩劫中,降級降薪,此后,妻子逝去,他成了孤人,就連平日搶購的字也無人問津。言下之意,啟功是在借“鵝”喻說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一生視苦難為過眼煙云的啟功,不愧為書壇大師,在意識到自己的言語有點“偏”了時,立馬改口說:“我不純是一鳥人,我也是一個大鵝人!”一時鳥一時鵝的,石谷風不解其意,就急急地看著他。“這有什么急的呢?”啟功笑著說,“鵝嗎,既能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里。不管是鳥人,還是鵝人,但做人都得注意,不論何時都不能訛人!”啟功末了補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在苦難的日子里,你能扛住,挺過來。盛世太平之年,你如魚得水,會生活得更精彩。”石谷風很是佩服啟功自圓其說的回答。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