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


“去年我丟了兩只母羊,從報案、審核、辦銀行卡到領到理賠款,只用了10天,自古以來沒有這樣的好事。”今年68歲的孫鐵良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利民鎮胡莊村村民。去年11月2日,他辛苦養大的兩只母羊被盜,這對收入微薄的孫家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令孫鐵良沒有想到的是,幾個月前村委會給他家羊登記“戶口”還真發揮了作用。
孫鐵良所說的給羊“上戶口”,是虞城實施的“六位一體”平安家園模式的一個基本程序。
一段時期以來,農戶牛豬羊糧及電動車被盜案多發,成為困擾虞城社會治安工作的大難題。為破解這一難題,從2014年8月起,虞城縣創新社會治理理念,引入保險機制,探索實施了黨政領導、綜治協調、公安支撐、保險跟進、鄉村聯動、群眾參與的“六位一體”平安家園創建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層社會治安難題。
治安形勢倒逼機制創新
虞城縣地處豫、魯、皖、蘇四省接合部,轄25個鄉鎮、120萬人,多條鐵路、公路穿境而過,經濟發展活躍,但也帶來了復雜的社會治安問題。
孫鐵良所在的胡莊村與山東單縣接壤,村中大部分土地為鹽堿地,不適宜耕種,養殖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業。去年11月2日一早,孫鐵良一如往常去羊圈查看,卻發現兩只母羊不見了蹤影。
這兩只母羊價值3000多元,都懷了羊羔,本是孫鐵良用于擴大養殖規模的“本錢”,沒想到一夜之間就被偷了。老伴兒心里過不去,在羊圈旁放聲大哭,孫鐵良雖然難過,也只好安慰自己:“丟就丟了,報案也沒多大用。”
孫鐵良并不是第一次丟羊,以前也曾報過案,由于案件不好偵破,損失沒能挽回,因此對報案沒有信心。孫鐵良的遭遇不是個案,而是長期困擾虞城百姓和政法部門的一道難題。
由于青壯年外出務工,村中主要由老幼婦孺留守。近年來,虞城雖然大案要案少,但以盜竊牛、羊、豬、電動車、糧食為主的侵財類案件突出。2013年,虞城縣共立盜竊案件498起,僅破獲24起。
久而久之,群眾對公安機關破案失去信心,許多盜竊案件成了隱案。在虞城縣群眾安全感調查中,80%的群眾將不安全的原因歸于盜竊問題。群眾安全感一直在河南省后位徘徊,最差時排在全省后10位,成為社會治安“洼地”。
面對嚴峻的治安形勢,從2013年下半年起,虞城縣將城鄉平安家園創建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縣財政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撬動社會資金4000多萬元,實施了“村村通視頻監控工程”,建成了縣、鄉、村三級資源聯網共享的視頻監控體系,有效防范了偷盜案件發生,但如何減少被盜群眾財產損失成了下一個有待破解的難題。
一個偶然機會,虞城縣政法委書記閆長安從新西蘭保險理賠做法中得到啟示:“虞城是河南畜牧大縣,但保險業遠不如新西蘭發達;盜竊案件雖然多,但遠比新西蘭低。可不可以由政府出資為群眾購買治安保險,以此解決治安難題?”這一想法得到了省、市政法部門肯定,得到虞城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
經過深入調研、精確測算論證,2014年7月,虞城縣委、縣政府實施了黨政領導、綜治協調、公安支撐、保險跟進、鄉村聯動、群眾參與的“六位一體”平安家園創建模式。這一模式的重要一環就是“借力保險”。縣里與人保財險公司敲定了“六位一體”平安家園保險實施方案,從8月1日起在全縣城鄉正式實施。
虞城縣委書記何振嶺對記者說:“這是一項深化平安建設、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是群眾得實惠、政府得民心的責任工程,一定要干實干好。”
河南省綜治辦副主任馬修道說,該模式抓住了平安建設關鍵點,回答了如何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問題,克服了普遍存在的立案不實頑疾,體現了黨委、政府執政為民的情懷,符合“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綜治方針。
居民財產政府免費投保
確定將保險機制引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保費由誰承擔,二是保險公司是否愿意。
事實上,治安險早已有之,許多綜治人員對該險種并不陌生。由于過去治安險需百姓自己繳納費用,理賠繁瑣,因此該險種推廣多年未見成效。為解決這一問題,虞城縣決定以鄉鎮為單位集中投保,保費由縣財政出一部分,各鄉鎮財政支付一部分。
去年,虞城縣第一次與商丘市人保財險公司簽訂保險協議:虞城縣25個鄉鎮共籌集保費89萬元,免費為每戶群眾辦理牛、羊、豬、糧食、電動車等家庭財產保險。保險責任除了賠付被盜搶損失,還賠付自然災害所致損失。
最低2萬元、最高8萬元的保險費用對鄉鎮政府來說,是一筆完全能夠承擔得起的支出。但由于總保費不足百萬元,人保財險商丘市分公司擔心風險太大而不敢承接。“如果按照過去治安險的做法計算,一戶投保40元,全縣投保共需1300萬元。89萬元與1300萬元的差距實在太大。” 商丘人保財險公司非車險部經理豆培銀坦言。
為打消保險公司顧慮、堅定縣委常委會決策決心,閆長安表示:“如果保險賠付超過89萬元保費,證明我縣盜竊案件多發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和公安局長引咎辭職。”
保險模式最終確立后,虞城在全縣范圍內對“六位一體”平安家園險及模式進行了宣傳。每個鄉鎮、派出所和辦事服務大廳內,居民都可以在顯著位置看到詳細解讀這一做法的宣傳欄,拿到宣傳單。
平安家園險的做法是:由縣財政和鄉鎮政府出資,為轄區內百姓的牛、羊、糧食、電動車等財產投保,群眾不掏一分錢。當地派出所和村委會上門登記財產時,居民只要如實登記上述財產,就意味著加入保險。加入保險后,登記財產一旦被盜,受害群眾只需及時報案,就可在10個工作日內拿到保底1000元、最高3000元賠償。對破案后被追回的保險標的,由公安機關退還被盜居民,被盜居民將賠付款退還保險公司。對弄虛作假、蓄意騙保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記者在該縣城關派出所木蘭警務室看到一本電動車實名登記檔案,記錄著轄區內所有登記備案的電動車數據。警務室外,一名執勤女警正在為居民電動車拍照打碼,新的數據和照片在現場就被錄入電腦系統。一旦車輛丟失,失主即可報警進入理賠流程,保險公司將根據事先采集的基本信息做出賠償。
該警務室警員介紹,目前平均每天前來登記的電動車約40輛。而在政策落地初期,警務室平均每天要接待100多位居民。截至目前,該縣已登記涉保居民14.6萬余戶,登記牛5500余頭、羊10.6萬余只、豬7.6萬余頭、電動車15.5萬余輛。僅木蘭警務室登記在冊的電動車就達9000余輛。
44歲的城關鎮居民潘同偉“有幸”成了平安家園保險的“理賠第一戶”。去年7月,潘同偉為電動車做了登記,沒想到8月1日他就丟了車。民警接到報案后及時調取監控錄像核實情況。幾個工作日后,縣政法委書記親自把1000元理賠金送到了潘同偉手中。
去年12月中旬,張集鎮高堂寺村村民蘭海彬家的8只羊被盜,總損失近萬元。蘭海彬長期生病,家里僅有3畝耕地,年收入不足1萬元,8只羊幾乎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發現羊被盜后,蘭海彬立即報警。民警到達現場核實情況后安慰蘭海彬:“政府已經給你家投了平安家園險,能挽回部分損失。”不到10天,蘭海彬的銀行卡里就多了3000元賠償款。
“虞城模式”初見成效
虞城縣“六位一體”平安家園創建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做法為:政府出資、群眾受益,事前防范、事后補償,成果共享、風險共擔,責任倒逼、齊抓共管。
為提高群眾自覺參與治安防范的積極性,模式規定了居民財產參保應履行的義務和獎懲措施。比如,居民有義務做好相應安全防范工作,圈舍墻壁要達到一定厚度,養殖規模達到一定數量后還要配備視頻監控等設施。為解決過去居民報案積極性不高的問題,規定居民發生案件后要在24小時內報警,公安機關通知保險公司第一時間查勘現場。
為體現公安機關在創建平安家園中的主體責任,提高破案率、降低案發數量,虞城縣綜治委對各地發破案及理賠情況實行周通報、月排名,納入各鄉鎮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考核范疇。對連續兩個月以上發案率居前三名、破案率居后三名的鄉鎮及其轄區公安派出所,綜治委予以通報批評及一票否決等處罰,并依法依規查究責任。
虞城縣公安局局長余方生認為,該模式提升了立體化治安防范水平,提升了精準化打擊犯罪水平,提升了常態化為民服務水平。該模式實施以來,單就涉保類案件,該縣站集、聞集兩個鄉鎮實現零發案,10個鄉鎮月均發案1起以下,8個鄉鎮累計發案3起以下。
市人保財險公司也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年終對賠付率在30%以下的公安派出所獎勵5000元,對賠付率低于40%、高于30%的獎勵3000元。同時,縣政府設立專項資金50萬元,獎勵工作效果好的鄉鎮及部門。盡管保險費率不到普通商業保險的1/10,但截至目前,保險公司仍然略有盈余。豆培銀表示,人保財險希望能與虞城縣政府繼續合作。
政府花錢購買服務,農戶不掏一分錢即可參加保險,居民家庭財產遭受損失時,便可獲得保險公司補償,最大限度地降低財產損失。從不認可到認可,從疑問到稱贊,群眾收獲的不僅是物質方面的補償,更在精神方面得到了撫慰,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河南省商丘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德才說,“六位一體”模式將群眾的“關切點”作為政法綜治工作的“著力點”,順應了群眾的平安需求,將工作做在了群眾心坎上,解決了平安建設工作中“最后一公里”問題。
目前,虞城縣“六位一體”平安家園創建模式已在商丘市及其他地市進行推廣。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犯罪與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王順安認為,該模式符合國務院關于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的精神,是破解農村城鎮化轉型期常發性侵財案件頑疾、提升社會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的金鑰匙。
虞城縣“六位一體”平安家園創建模式日臻完善,成效逐步顯現,在河南省綜治委組織的群眾安全感調查中,該縣群眾安全感排名躍居河南省第36位,群眾對執法滿意度躍居第1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