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
曾經有一句網絡名言:在一個不正常的時代,惟有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常態。如今,情況有所不同,當32歲的孔卡又一次認真考慮一份來自中超的合同時,中國的股市剛好迎來了久違七年的牛市,無數資金洶涌而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讓那些在過去幾年內像被拋棄的大盤股票重新藍籌了起來。這樣的邏輯極像過去兩年的中國足球,有錢就可以任性。
雖然孔卡并沒有拿到之前中國媒體傳說的位列世界第七的高薪,但曾創造中國足球史上首個千萬美金外援紀錄的孔卡訓練兩天,收入便等于普通隊友一年勞累所得,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說當時恒大為了制造新聞效應,在談判中硬是在巴西人的報價基礎上加了200萬美元,難怪后來恒大的比賽廣告中總要濃妝重抹“加多寶”。但恒大并不吃虧,且不說廣告效益以及房地產銷售的回報,僅就足球而言,恰是孔卡駕臨天體之后,恒大才真正意義上成為廣州的城市名片,以及改變了球迷周末的生活方式。光是價格年年上漲的票價,瞬間便爆棚的上座率,以及無數的足球衍生品開發銷售,足以賺回在孔卡身上的巨額投入。何況因為孔卡,恒大還提前實現了亞冠的目標,至少在亞洲的范圍內,所謂廣州皇馬,越來越不像是一個玩笑。
金錢不但在改變中國足球的估價,還改變了中國足球的贏利模式。相比恒大,上海人的生意經絲毫不差,300萬歐元買下在中超最有號召力并且競技水平依舊維持在顛峰的孔卡,怎么看都不會比以500多萬歐元去爭奪某位本土球員更敗家。要知道,根據歐洲權威媒體《轉會市場》最新的估價,孔卡目前合理的轉會費是400萬歐元。而孔卡的到來,為上港俱樂部帶來的品牌增殖、實力提升預期以及上座率的增加,顯然不止區區300萬歐元。
毫無疑問,這是一筆雙贏交易,不高興的也許只有一些恒大球迷,他們為孔卡的“不忠誠”感到傷心。
對人嚴苛,對己寬容,是人性的弱點。依稀記得當年黃博文出口轉內銷,曲線轉會恒大之后,面對來自老東家的憤怒,得了便宜的廣州球迷也是大談職業足球的規律,以及城市文化的有容乃大,只是今日甲方變乙方,賣不了乖,廣州球迷的性格便乖張了起來。
孔卡何辜?他不過做了一次絕大多數球員都會做的正常選擇而已。不可否認,孔卡為廣州足球帶來過無以倫比的榮耀時刻,一路走過,大家感情深厚,但過多地談感情,難免傷錢。要知道職業球員以足球為職業,靠職業掙錢乃是天經地義,而孔卡已經32歲了。
一個32歲的男人,沒有理由滿腔浪漫主義。況且,除了巴蒂,所謂忠誠,在商業足球時代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即便那些足球史上忠誠的代表如普約爾、巴雷西、馬爾蒂尼、吉格斯之輩,莫不是從少年時代便入門球隊,在隨后漫長的時光里扮演各自球隊不可替代的核心,名利雙收之下,才會有堅守的資本。
孔卡不過是一個拿過巴甲MVP的阿根廷人,又不是出身于恒大萬人足校,縱是與廣州日久情深,但若與一家中超的所謂豪門談忠誠,便顯得有些輕浮。
換個說法,這是孔卡的選擇,亦是恒大的選擇。不是孔卡非上海不去,而是如今的恒大已不會為孔卡付款。當年的廣告效應已是成功策劃,恒大如今一心追求的都是青春之人,打磨之后轉手套現,那么,32歲的孔卡便被排除在恒大新游戲規則之外。
恒大與孔卡都作出了各自最職業的選擇,心有不甘的球迷倒顯得小氣。既然緣淺,奈何情深,是為人生之悲傷之源,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孔卡雖然去的是上港,但回歸的卻是中超,主場不見客場見,情懷總有處可以安放。無論對于中國足球,還是喜歡孔卡的球迷,這都是一件好事。
孔卡的職業之處還在于同是登陸上海大都市,也坦言高工資是打動他的原因,卻不會如非洲德華當年開口便是為增進中非人民友誼而來,但等到朱駿最后只肯以歡樂豆付款之后,所有的友誼都成了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