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
十年前的2005年,有三人同時從鄭州一所大學畢業,其中一個留在鄭州,去了當地一家影響力頗大的都市報當記者,另兩個去了北京,一個通過關系應聘到一家股份制銀行工作,另一位沒找到好工作,去了一家小外貿公司。當時,留在鄭州當記者的同學月薪大約五千元,銀行上班的同學第一年每月五六千元,第二年之后每年能拿十多萬元,做外貿的同學月薪只有三千多元。
十年后的今天呢?
曾經人人羨慕的那位同學剛從銀行辭職,正在努力找工作。同學發牢騷:銀行利潤下滑,存款考核任務一年比一年重,待遇卻一年不如一年,他在辭職前沒能完成考核績效,每月只能拿不到2000元的薪水。這位同學有些后悔:應該早點改行去做財務工作,干到現在估計能當個會計主管了,每月收入也不低。當記者的那位同學還在鄭州跑新聞,工資在這十年間基本沒什么變化,他也在發愁,報紙的黃金期已經結束,開始后悔當初怎么沒去考公務員。做外貿的同學做了一年后嫌薪水太低,第二年自己花錢用業余時間上了一個軟件測試培訓班,現在做軟件測試工作,他在完成培訓后沒多久月薪就超過了1萬元。現在,他剛升職,手下管著十幾號人,正躊躇滿志。

這個真實的故事,反映了當下職業興衰的變化。十年前,不管是報社記者還是銀行員工,都拿著當時的高薪,人人羨慕。然而,近年來,這些傳統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原本的朝陽行業轉眼就變成了夕陽行業。移動新媒體來了,看報紙的人大大減少;淘寶崛起,商場走向沒落……身處這些行業,寒意陣陣,別提升職加薪了,能保住飯碗就不錯。
俗話說,跳槽窮三月,改行窮三年。由此來看,跳槽還需謹慎。不過,如果自己的行業病入膏肓,還是趁早改行的好。
那么,跳槽并且改行,該選什么行業呢?這兩年有一句話特別流行: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是呀,如果你在馬云創業之初就去阿里巴巴,哪怕當前臺接待,現在起碼也能成長為管理人員,拿不少阿里的原始股。即便不能遇到馬云,早點從銀行辭職,投身如火如荼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現在起碼也是行業資深人士,拿幾十萬薪水沒問題。可見,選對職業才是最好的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