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宇
2015年8月3日,辛東彬在韓國首爾的金浦機場接受采訪。
韓國首爾的明洞是中國游客幾乎必到的景點,而位于明洞的樂天免稅店則是游客不能錯過的購物場所。在韓國,樂天集團的業務范圍涵蓋了食品、百貨、金融、娛樂、石化、地產等領域,其影響力已深入每個韓國人的生活中。不夸張地說,一個人的衣食住行所需基本上都可以通過樂天集團解決。
然而,這樣一個有著60多年歷史的商業帝國,現在卻遭遇了家族內訌。為了爭奪企業控制權,兄弟反目,哥哥借父親的名義解除弟弟職務,弟弟聯合母親反過來又解除了父親和哥哥的職務。一系列的鬧劇,使樂天在韓國本土遭遇了抵制。而這一切都要從樂天的創始人辛格浩談起。
辛格浩現年93歲,出生在韓國慶尚南道蔚山郡的一個村子里。他的父親名叫辛鎮洙,生育了5男5女,辛格浩是長子。據村民們回憶,辛鎮洙一家以務農為生,經濟條件較好,家中還雇有長工。
1940年,辛格浩從蔚山農業實業學校畢業后,在當地一家種畜場工作。后來因為不滿微薄的薪水,他懷揣83日元去了日本,一邊在早稻田實業學校學習化學,一邊靠送牛奶和報紙掙學費。他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但由于生活所迫只能放棄。由于為人誠實、工作努力,辛格浩得到了一位日本老人的賞識。在老人的資助下,他開設了一家生產機床切削油的工廠,走上了創業之路。但好景不長,二戰中盟軍對日本的轟炸使工廠化為一片廢墟。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日韓國人大多數回國,但辛格浩決定留下,一面賺錢償還欠債,一面準備再次創業。1946年,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他在東京又開辦了一家名為“光特殊化學研究所”的工廠,生產肥皂粉、發蠟等化工產品。由于效益很好,一年半后他就還清了欠債。
戰后的日本,隨美軍到來的口香糖引發了人們的追捧,辛格浩發現了其中的商機。1948年,他創建樂天株式會社,專門生產口香糖。當時日本生產的口香糖都是化學合成的樹脂,而美國口香糖則使用天然樹膠。為了讓產品擁有更好的口感,辛格浩積極推動了天然樹膠在日本的進口解禁,使口香糖風靡一時。為了宣傳樂天產品,辛格浩曾經親自推著板車上街推銷。樂天生產的留蘭香和薄荷味的口香糖成了其主打產品,直到今天仍廣受歡迎。1964年,樂天開始生產加納巧克力,也成為熱門商品銷售至今。經過辛格浩的不懈努力,樂天逐漸成為日本食品行業的巨頭之一,其口香糖銷量甚至超過了美國綠箭。
上世紀60年代,以樸正熙為首的軍政府奪取政權之后,首要任務是發展國內經濟。其東鄰日本當時經濟已經開始騰飛,也亟須擴大國外市場。一直久拖不決的韓日邦交正常化加快了進度。1965年,韓日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不少在日韓國僑民企業家回國發展,這正合樸正熙的心意,因為當時的韓國十分需要引進外資。
1966年,樂天進入韓國。此時,它正在從食品業向貿易、地產領域擴展。雖然辛格浩沒有離開日本,但卻加快了在韓國的布局。在樸正熙的建議和支持下,樂天開始進軍酒店業,其首個項目樂天酒店的軟硬件條件在當時的韓國首屈一指。伴隨著韓國經濟的騰飛,樂天在韓國的業務快速擴展到零售、石化、金融等領域,到80年代末已經超過了日本樂天的銷售額。隨著日韓業務的齊頭并進,辛格浩也開始兩頭跑,單數月份在韓國,雙數月份在日本。2013年,韓國樂天的銷售總額達到日本樂天的20倍。根據韓國金融監督院2013年5月的統計,韓國樂天擁有74家子公司,資產總額達100多萬億韓元(1韓元約合0.0054元人民幣),在韓國企業中排名第五位。
辛格浩有過兩段婚姻,與第一任妻子育有長女辛英子,與現任日本妻子重光初子育有兩子——長子辛東主、次子辛東彬。兩子均在日本出生、長大,都畢業于青山學院大學。辛東主曾在三菱工作,1987年進入日本樂天。辛東彬曾就職于野村證券,從1990年開始進入韓國樂天的管理層。
直到2011年,辛格浩才正式放權給兩個兒子。2011年1月,辛東主接任日本樂天會長職務。一個月后,辛格浩又將時任韓國樂天副會長的辛東彬提拔為會長。表面上看來,樂天在日本和韓國的兩部分正好分給兩個兒子,似乎皆大歡喜,其實里面卻早已暗藏危機。
目前,韓國樂天的規模遠遠大于日本樂天,但通過循環控股的方式,韓國樂天實際上卻要受日本樂天的控制。所謂循環控股,即甲公司控股乙公司,乙公司控股丙公司,丙公司又轉而控股甲公司。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以小博大,用較少的資本管理很多子公司,但循環控股也會引發壟斷和經營權繼承的問題,而且如果一家子公司倒閉,可能會出現連環倒閉。另一方面,日本樂天的實際控制權,也引發了韓國民眾對樂天“國籍不明”的不滿。
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辛東彬在就任韓國樂天會長后,開始減少循環出資,并逐步增強韓國樂天的獨立性。外界普遍認為,論管理才能與經營實力,辛東主不敵弟弟辛東彬。但為了奪得更多的繼承權,辛東主想通過私下收購集團核心企業的股份來取得實際控制權。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自2013年,辛東主就開始增持集團核心企業韓國樂天制果的股份。顯然,這一舉動導致了辛東彬的不滿。今年1月,辛東主突然接連辭去在日本樂天的各種職務。有分析認為,這很可能與他之前購買韓國樂天股票有關。但《日本經濟》則報道稱:“辛東主在經營方式上與日本樂天控股的佃孝之社長產生了矛盾,最后由于辛格浩支持佃孝之,而被免去了職務。”辛東彬也對媒體表示,解除兄長職務是父親的決定。
然而,時隔半年后,辛格浩的態度突然發生了180度的轉變。2015年7月27日,辛格浩、辛東主在東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解除6名日本樂天控股理事的職務,其中包括辛東彬和日本樂天副會長佃孝之。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辛東彬迅速反擊。他在7月28日宣稱,“解職令沒有經過董事會表決,無效”。緊接著,他與大股東、其母重光初子在日本樂天召開緊急董事會議,宣布解除父親日韓樂天總代表職務,改授父親“名譽會長”頭銜。日本樂天控股宣傳室長崛北祐司在接受《中央日報》的采訪時證實,“在28日召開了緊急理事會之后,決定辛總會長由代表理事會長轉為名譽會長”。
與此同時,辛東彬公開指責哥哥發動“政變”。在韓國樂天集團發布的聲明中,辛東彬批評哥哥脅持年逾九旬且身體孱弱的父親飛往東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作為回應,辛東主在接受韓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公開了兩份文件,一份是父親簽署的對辛東彬的解職令,另一份是對自己的任命書。但這并不能改變辛東彬重新掌握“內斗”主動權的局面。
有韓國分析人士認為,辛東彬的最終目的是完全掌控韓日樂天集團,成為父親的唯一繼承人。韓國輿論看起來也比較支持會說韓語、性格類似父親的辛東彬。數據顯示,自2004年辛東彬參與韓國樂天的經營后,韓國樂天的銷售額從23萬億韓元躍至2013年的83萬億韓元,而日本樂天2013年的銷售額僅為5.7萬億韓元。
也有媒體評論認為,辛東彬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相關人士透露:“現在樂天子公司的負責人已經沒有一個姓辛。”這也引發了部分親屬的不滿,因而加入到支持辛東主的陣營中。但他們對辛東彬的指責,基本上只有“未向父親報告中國項目損失了1萬億韓元”這一條,而辛東彬則反駁稱并未隱瞞事實,辛格浩知道這一情況。
令辛東主陣營雪上加霜的是,在接受韓國電視臺專訪時,辛東主全程說的是日語。雖然他生于東京、韓語不好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但在日本投降70周年的時候,一位韓國籍的企業家卻用日語接受訪問,必然會引發網絡輿論的不滿。
由于兄弟爭權愈演愈烈,加上日韓兩國的矛盾背景,韓國民眾對樂天的厭惡感日益加深,不少人發起了抵制樂天的行動。一些人還指責“樂天把在韓國賺取的財富輸送至日本”。韓國輿論更把矛頭指向了優惠政策,譴責辛家利用在日韓國人的身份逃避了很多在韓國的義務。
由于“內斗”帶來的負面影響,樂天集團旗下7家主要子公司的股價連日下跌。8月11日,辛東彬在韓國發表了對國民的道歉聲明,表示“最近的事態是因為集團在發展過程中未能進一步努力改善治理結構和經營透明性”,“從今以后,我會果斷改革各位國民、政府、股東、公司全體職員、合作企業所憂慮的問題”。他在聲明中表示,樂天是名副其實的韓國企業,并承諾將減少日本公司對韓國樂天的控制,解決子公司之間循環持股的問題。
8月17日,樂天集團在東京舉行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辛東彬提交的關于調整公司管理體系(涉及控股結構),以及遵守社會規范(涉及聘請獨立董事)的議案。樂天集團一名高管表示,兩個議案獲得了過半數以上的贊成票,這表明股東們支持辛東彬提出的“家族和企業分離”的管理理念,也意味著辛東彬已掌控了韓國樂天和日本樂天的大權,以他為中心的集團管理體制有望進一步得到鞏固。
至此,這場手足之爭的大戲暫時告一段落。有分析認為,對于辛東主來說,盡管他還可以發起訴訟,通過法律途徑繼續爭奪企業控制權,但在缺乏外界支持的情況下,翻盤的希望十分渺茫。而對于辛東彬來說,本次股東大會上獲得的支持將成為他執掌大權的基礎,樂天集團將進入大刀闊斧推進經營改革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