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
畢業那年,我分配到一所小學教書。那里簡直是世外桃源,學校外面,就是小橋流水人家。晚上躲在學校宿舍里睡覺,滿耳都是淙淙的水聲。
端午節到了,村里人都在準備過節,經常聞到粽子的香味。下午放了學,我走出校園,一個人漫步在田間,忽然發現了許多艾蒿。在我們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采艾,然后把艾綁成一束,懸掛在門上,用來驅邪避蟲。
于是我興致大發,采了很多艾蒿,捆成一束束的。第二天,我把這些艾草送給了同事。他也是我同事中的一個,比我早一年畢業分到這里,并且他的家就在附近的村子里。我把艾蒿送給他時,他問:“這是啥?”我說:“虧你還是村里出來的,這是艾,端午節要掛在門上的。”他嘿嘿地笑了:“我知道這是艾。謝謝你送給我的艾!”我聽了這話,覺得有點不對勁,“艾”和“愛”諧音,這樣想著,不由臉上發燙,趕緊說:“是艾蒿!”
誰知,下午他就來找我了,還帶了幾只粽子。他沖我笑笑說:“這是我媽包的粽子,你嘗嘗吧,可好吃了。對了,我媽說了,端午節讓你到我家吃飯。”我吃驚地問:“去你家吃飯?為什么呀?”他說:“不為什么,過端午節呢,你又回不了家,去我家過唄!” 憑著女孩敏感的直覺,我想他一定是誤會了我送“艾”的意思。
記得有戀愛經驗的朋友說,如果他對你“有意思”,你無論做什么,他的思維都會七轉八轉,想到你是在對他表達愛意。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找到他,直截了當地說:“說實話,我覺得你呢,僅僅是很普通的同事,再沒別的了。”他臉上露出驚奇的表情,說:“可是,你借給我的一本書里,書簽上有句話是‘為了與你相遇,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還有那次,我說你穿紅裙子漂亮,你就總穿紅裙子。還送給我艾……”我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說:“書簽是我早就夾在里面的,那是我喜歡的席慕容的詩句,跟你沒關系。我穿紅裙子,是因為最近沒回家,只有一條裙子穿了。艾是我采來的,給好幾個同事都送了。”他尷尬地愣在那里,臉都紅了。看著他淳樸的樣子,我倒是心中一動。
不過后來,我和他竟然真的走到一起,成了一家人。有一個問題,我倆爭了十幾年,他說,是我先用“艾”主動向他表達“愛”的意思的,我說,是他自作多情理解錯了。這個問題,我倆還會一直爭下去,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