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的問題對不對,決定這頓天價午餐值不值。
2015年,巴菲特午餐競拍,中國大連天神娛樂公司董事長朱曄以234.567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56.29萬元)勝出。這是繼段永平、趙丹陽之后,第三位中國人競拍成功。
一時間,大家關注的焦點是“值不值”?其實錢是人家自掏腰包(不是公司出資),當然自己說了算,值不值得問朱曄本人。從公眾利益來說,肯定是值的,因為這錢其實不是給巴菲特個人的,而是捐給舊金山格萊德慈善基金會的。
從個人利益來說,所謂媒體曝光度、市場知名度都是虛的,個人從巴菲特這位世界級投資大師那里得到的啟發,才是最重要的。2006年拍下午餐的段永平回憶,當時兩人午餐時討論了巴菲特自己投資航空公司的災難性經歷。自那以后,段永平一直避開航空公司股票。而2008年午餐購得者、赤子之心基金創辦人趙丹陽在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后說,巴菲特破除了他對投資的一些擔憂和疑慮。
當然,見巴菲特能不能取到真經,而且是對自己最有用的真經,首先要看自己會不會問,其次才是會不會聽、會不會用。因為巴菲特成就太大,成功的經驗太多,共進午餐只有3個小時,不可能都問,必須盡量只問最適合自己的重要問題。簡單來說,從取經的角度來看,問的問題對不對,決定這頓天價午餐值不值。
朱曄是誰?
過去高價競標成功的人都是投資家,目的是向“股神”巴菲特求教投資真經。而今年的中標者卻是一位實業家。
在今年巴菲特午餐拍賣結果揭曉前,大多數人對天神娛樂并不了解。天神娛樂由科冕木業更名而來,是一家A股中小板公司。公司最早經營地板及其他木制品。2014年1月,科冕木業重組變身,將全部資產和負債與頁游、手游公司天神互動100%股權進行置換,科冕木業原大股東在新公司降為二股東,取而代之的則是天神互動的當家人、1977年出生的朱曄。木匠轉型做游戲,變身網游股的科冕木業在復牌后連續收獲13個漲停板。之后,天神娛樂繼續加碼互聯網游戲。2015年上半年,天神娛樂又相繼收購5家互聯網企業,并將產業鏈向互聯網廣告領域延伸。
天神娛樂201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1534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39萬元。2015年4月29日,朱曄以90元/股均價,減持天神娛樂96.55萬股,套現8700萬元,這讓朱曄有了足夠的資金去參與巴菲特午餐,這也是他六七年前就已產生的念頭。
至于朱曄花天價與股神吃飯究竟會討論什么話題,截至發稿,天神娛樂和朱曄本人都沒有公開談論這一話題。筆者認為,巴菲特的大部分財富不是做投資賺來的,而是做企業賺來的。所以說,企業家向巴菲特取經的收獲會更大,取得真經的機會更大。
三問巴菲特
在筆者看來,中國企業家最需要向巴菲特取經求教的應該是三大問題:
第一、如何籌資?
巴菲特說過,對于企業來說,資金就是氧氣。企業家必須找到源源不斷的資金,才能保持企業運營,擴大企業經營,所以企業家其實要花很大精力不斷籌資。
而巴菲特現在根本不用為籌資發愁,他從來不用發行股票籌資,除了為了并購企業應出售方要求增發股票換股以外,也很少發行債券,很少找銀行要貸款。因為巴菲特基本不用從外部籌資,而是企業內部自己創造源源不斷的資金。
這就是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的引擎:保險業務。
保險業務是先交費,后賠付,中間有很多時間資金沉淀在公司賬戶上,所有權歸客戶,但使用權歸公司,可以用來投資,盈利歸公司。巴菲特保險業務做得好,相當于零成本甚至負成本融資。
資金就是企業的氧氣,就是企業的血液,籌資類似于企業的心臟,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在全球所有企業集團里,巴菲特的籌資做得最好。金融危機,幾乎所有大企業、其是金融企業,資金非常緊張,甚至斷裂,巴菲特賬上卻有400多億美元。
第二,如何投資?
巴菲特低成本拿到的保險資金,用來做證券投資和并購投資,獲得長期穩定的高回報,低資金成本,高投資回收,自然公司盈利持續高增長。過去50年,伯克希爾公司盈利增長7500多倍,推動股價增長1.86萬倍,讓巴菲特持有的股份同步增值,從千萬富翁變成接近千億富翁。(巴菲特目前持股市值720多億美元,加上近十年捐贈的200多億,個人實際積累財富超過千億美元。)
巴菲特做股票投資贏得人生第一桶金,然后收購了伯克希爾家紡織行業上市公司。但是讓巴菲特把伯克希爾做大成世界500強第14位,卻主要是依靠并購投資。所以巴菲特說自己最愛的是并購投資,其次才是股票投資。
巴菲特收購伯克希爾公司時,原來只是一家日落西山的紡織企業,巴菲特逐步縮小并最終關停紡織業務,把資金用來做證券投資和收購企業,經過50年的發展,現在下屬企業有80多家,成為全球資本規模最大的投資控股企業集團。
巴菲特做收購與眾不同——只買不賣,收購以后永久持有;只協議收購,從不高價競標收購;快速回復,基本是收到財務報表和出售報價,5分鐘就能給出是否收購的明確答復。
沒有收購,伯克希爾就不會如此業務多元化,如何持續穩定增長,收購才是成就巴菲特世界首富的最重要因素。
巴菲特在每年致股東的信中,談得最多的,一是保險,二是并購,三是股票。巴菲特收購企業有很多成功經驗,也犯過很多錯誤,他對錯誤的剖析更有價值。
第三,如何管理?
由于巴菲特只收購不賣出,目前直接控股的子公司就超過80家,其中有8家規模可以進入世界500強,員工總數33萬人,總資產規模超過3萬億人民幣,年盈利超過1200億人民幣,比中石油還要多。可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總部有多少員工?只有25人!
巴菲特從不召集80多家下屬企業的CEO召開年度大會。他就像甩手掌柜一樣無為而治,如何能把這么多企業管理得這么好呢?
當然,要想向巴菲特取經,未必一定要花天價和他共進午餐。在伯克希爾公司2015年5月舉行的年度股東會議上,200多名中國投資者特意趕到現場聽巴菲特及其生意伙伴芒格回答股東的提問。由于中國投資者人數較多,伯克希爾公司首次為中國與會者開設分會場,在問答環節中還提供了中文同聲傳譯。并非所有與會者都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但許多人是中國商界和投資界的重量級人物。而在10年前,來自中國的與會者屈指可數。這也算是巴菲特午餐的衍生效益吧!(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