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桑
周新36歲,和陶潔結婚12年。婚姻經歷了風風雨雨,早已牢不可分。他們29歲才要了小樂。之前經歷了一段很長的困境,直到2006年周新的小公司有了起色,生活才逐漸走上正軌。如今他的公司已經小有規模,主要生產大型帳篷,生意忙得不可開交。
周六那天,周新難得休息,想睡個懶覺。可是小樂早早沖進房間說:“爸,快起來。今天你送我去學跆拳道吧?”
周新翻了個身,說:“去去去,讓你媽送你。爸爸要睡會兒,晚上我帶你去吃自助餐。”
小樂興奮地說:“真的啊?你說話要算數!”
周新用被子蒙住頭說:“算數,算數,快去練拳吧。”
可是小樂剛出門不久,助理的電話就來了:“周總,沙特的客戶來參加展會,快來。”
周新一聽,立時睡意全無,穿起衣服就趕去了展會現場。談判進行得很艱難,等他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小樂早已睡覺,陶潔看見他就說:“還行啊,沒喝多。”
周新說:“阿拉伯人不興那個。”
“聽說人家阿拉伯人特興教育孩子呢,家長答應的事,就要做到。”陶潔話里有話。
周新也是明白人。他說:“說這些有什么用,想養好一個孩子沒錢行嗎?現在社會競爭多厲害,考大學,找工作,對孩子都是壓力。他爸有能耐,這些對孩子來說就不是問題,可以讓他出國上學,也可以讓他在咱自己的公司里打工。可咱們要是不行呢?那就得全靠他自己。”
陶潔反駁說:“就你一個人能耐了,小樂不培養行嗎?”
“那就是你的事了,我又不是那種朝九晚五上班的人。再說,你忘了咱們為啥快到30歲才要孩子?還不是沒錢嗎?你有想過我生意要是垮了,咱們靠什么養老嗎?靠小樂啊?我和你講,咱們這輩子就算幫不上孩子忙,也不能做他的包袱。你以為陪小樂玩玩,送他上個學就是愛他了?為他以后打算才是真愛小樂。”
陶潔被周新最后的幾句話打動了。作為父母,不能助力小樂的人生就算了,但絕不能拖他后腿。而自從有了那次談話,周新更是完全退出了小樂的生活。以前空閑的時候,他還會給小樂講講數學題,或是陪他做做手工模型。可是現在,只用一句“去找你媽”,就打發了。
陶潔對此小有微言。她說:“有時間,你還是和小樂多交流一下,陪陪他。”周新卻說:“不都說好你管孩子嘛。難得空閑,就讓我休息一下,要不然哪有精力工作。”陶潔說不過他。
九月,小樂升上了二年級,還當上了“二道杠”。一天放學,他看到周新在家看公司的資料,便拿著練習冊走過去,說:“爸爸,你看這道題怎算?”
周新瞥了一眼,是道非常簡單的四則運算。他不耐煩地說:“都三年級了還不會算這么簡單的題啊?平時都怎么學習的。”
小樂一撇嘴,拿著練習冊就跑了。晚上睡覺前,陶潔坐在床上和他說:“你怎么搞的啊?連小樂上幾年級都不知道。小樂一天都不開心,他開學才是二年級。”
想起白天的一幕,周新有點內疚。可他仍嘴硬說:“就算二年級,那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也不應該吧。”
陶潔說:“周新,你知道小樂是數學課代表嗎?”
“那他還不會?”
陶潔反問他:“你說呢?”
顯然小樂是故意找話題和他親近了。周新理屈地咳了咳說:“明天周日,他沒補習班吧?我帶你們去好好玩一天,這樣行了吧。”
陶潔卻用鼻子哼了一聲,說:“誰信啊?”
陶潔說得太準了。第二天,客戶一個電話,就把周新叫走了。臨出門前,他對陶潔說:“你帶小樂玩玩去吧。你自己想買什么,也敞開買,就當我陪你買一樣。”
陶潔看著他匆匆離開的背影,嘆了口氣。在小樂的教育上,她對周新是不抱希望了,任由他做一個“甩手”老爸。
寒假小樂過得十分開心,因為要過年,周新不得不放假,有時間陪他玩一玩。可是開學之后,小樂的情緒馬上就變得低落起來。陶潔很快就注意到小樂的變化。她問他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小樂也只是說沒什么。
陶潔把小樂的變化告訴了周新。周新說:“你天天和小樂在一起都不知道,我能知道什么。”
開學后的第二個月,學校組織春游。從前最愛熱鬧的小樂竟然不想參加。陶潔覺得這個問題有些大了,特別到學校找班主任了解情況。班主任也明顯感覺到小樂的轉變。她說:“從去年開始,小樂變得膽小了。之前選他當班干部,就因為他性格開朗,可是現在不知道怎么了?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嗎?”
陶潔搖頭說:“沒有啊。要是知道為什么,就好辦了。”
那天回到家,陶潔一直都在想究竟是什么影響到小樂的性格。5點的時候,周新打電話說不回來吃飯了,沙特的大客戶來了,他要請吃飯。陶潔掛上電話的時候,心里突然一亮。對小樂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周新吧。半年里,他幾乎對兒子不聞不問,連上幾年級都搞不清。
想到這兒,陶潔又把電話打了回去。她說:“周新,你今天早點回來,我想和你談談孩子的事。”
周新不耐煩地說:“兒子就全權交給你了。”
“周新!”陶潔大聲說,“你這是推卸責任!當父親不是只掙錢就行了。”
“無理取鬧!”周新沒耐心聽下去了,“啪”地掛了電話。
這一天,是沙特客戶第三次來中國。讓周新感到意外是,他竟帶著他14歲的兒子。飯桌上,沙特客戶通過翻譯和周新說:“不論多忙,我每個月都要留出和兒子談話的時間……在我們那里,孩子必須和他們最親的人在一起,特別是兒子,那是父親的延續。你的智慧,你的品德,都會在兒子身上得以延續。”
周新看著客戶父子倆的親密無間,忽然就想起了自己和小樂。當有一天小樂長大了,他身上會延續自己的什么呢?厭棄親情、推脫責任,還是無視和冷漠?
那天陶潔從網上找了許多有關父親與孩子的資料。其實,盡管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由母親照顧孩子的生活,但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卻扮演著給予信心的角色。父親的關注往往會給孩子帶來無限的鼓舞。而一個完全不理會孩子的父親,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和自我懷疑。
晚上,周新10點多才回來。陶潔一直在等他,她說:“周新,你先別休息,今天咱們一定要談談小樂的事。”
周新卻在她身邊坐下來說:“你想說什么我懂,今天我已經上過一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