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永遠
本輪牛市的第一階段為2014 年下半年的“大反彈”,其核心推動因素在于無風險利率下行推動增量資金迅速入場,市場風格特征體現為“搶藍籌、奪龍頭”,來勢兇猛;而本輪牛市的第二階段為2015 年1 月開始的“大分化”,其核心推動因素在于市場風險偏好上升,體現為創業板指數在年初至今上漲超過70%,大幅跑贏上證50 指數,風格節奏明快。
站在當前我們認為,牛市即將進入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情緒將推動資金尋找市場洼地,藍籌與成長同漲,市場風格體現為“新平衡”。基于這種判斷,我們上調對上證綜指的目標到4600 點,同時上調創業板指數目標到3000 點附近。
同時,這一階段市場波動性將會增加,股權集中的個股將存在市場風險。和2007 年牛市相比,本輪牛市的根本差異在于宏觀驅動力退出,微觀驅動力啟動;而牛市在第三階段之后的表現,將取決于宏觀驅動因素逐步復蘇,和無風險利率能否出現新一輪的下降。
兩大催化因素推動市場進入新階段
催化因素一:政策消滅改革路上的尾部風險。自330 地產新政以來,穩增長政策加碼。伴隨著一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市場對于政策進一步大幅放松的預期正在快速醞釀。在低通脹條件下,我們認為新的降準或降息的時間窗口正在快速打開。包括地方債置換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正在快速推動市場的風險評價階段性快速改善。此外,傳統銀行的改革、地產市場在新政策下的復蘇以及上證50 期貨的上線等,都將為風格由成長引領轉為“新平衡”提供基礎。
催化因素二:估值差異明顯拉開,極端化的回歸。本輪牛市的大背景為經濟轉型,因此整個過程中伴隨現象則是大量的并購重組(轉型的集中體現),以及成長和轉型對行情的引領。而進入牛市中期階段,資金將尋找一切可以填平的洼地,這將促使極端化估值的回歸。
這種資金行為在近期的港股和B 股行情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從投資者心理的角度看,本輪牛市的前兩個階段,市場經歷了藍籌引領的“大反彈”、創業板引領的“大分化”兩次劇烈的二八風格后,投資者將形成明顯的學習效應,不愿意再單獨賭一側,而更愿意選擇偏向均衡的配置。
推薦金融地產組合
行業配置角度,我們推薦金融地產組合(興業銀行、保利地產、光大證券),并維持前期對工業物聯網(受益標的:積成電子、華中數控)、傳統行業轉型(TCL 集團、駱駝股份)兩大領域的推薦。
主題方面,推薦長江經濟帶主題(受益標的:江西長運、宜昌交運)、國企改革主題(中國巨石、國藥股份)、一路一帶之核電主題(受益標的:應流股份、久立特材)、大環保之新能源汽車(東源電器、科陸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