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編輯部策劃了一組“走抗戰老區,看民生改善”選題。希望通過實地走訪抗戰老區,采訪健在抗戰老兵及當地政府,報道為抗戰勝利做出巨大犧牲的老區人民,近年來在民生建設、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變化、呼聲。
8月4日,頂著炎炎烈日,我直奔河北省安新縣。安新縣所在的白洋淀地區,在抗戰時出了著名的雁翎隊,還有小兵張嘎……
沒想到的是,在安新縣委宣傳部,我遭遇了一位奇葩官員——外宣辦的陳主任。
這位陳主任并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職責:一是配合記者完成采訪;二是具有縣委縣政府發言人的職責。
在陳主任辦公室。他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不細聽記者說明采訪選題,而是當著我的面歷數無良記者。他好像認定我是“無良記者”似的。我只好說,如果你發現記者有違法違規行為,可以向上級舉報。陳主任這才覺得話說得有些過了,便轉移話題,大談當下紙媒困境:“很多黨報都面臨經營困難的境地,例如《河北日報》都要靠《燕趙都市報》來供養……”
很顯然,陳主任越位了。他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干啥的。
一番厥詞之后,陳主任終于說到了正題。他說:敏感時期,我們有關領導99%不會接受媒體采訪。就是省委組織部上次安排的采訪也不行。
我糊涂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是什么敏感時期?難道安新縣委縣政府有不同想法?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陳主任答應先請示,然后給答復。我沒有時間在這里等答復,只好直奔下一站:河北涉縣。涉縣赤岸村是129師師部所在地,劉鄧首長在這里戰斗了很長時間。我在涉縣的采訪非常順利,從點點滴滴感受到老區人民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重視和喜悅,也親身體驗了涉縣民生的巨大進步。
需要說明的是,至今,我也沒能等來安新縣委宣傳部陳主任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