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即便付出艱難的努力,石家莊也未能跳出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位名單。實事求是地講,這并不意味著石家莊的經驗與努力,就一定對其他地方沒有吸引力。
前不久,一則新聞在朋友圈熱傳。8月初,鄭州市長馬懿率領鄭州市黨政考察團赴石家莊取經治霾。今年上半年,環保部發布的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顯示,鄭州倒數第三,石家莊倒數第五。因此有網友戲問,“倒數第三”向“倒數第五”學點啥?
估計連石家莊也會有人略感詫異,都是難兄難弟,啥學不學的,抱團取暖吧,都不容易。而從外界觀感看,似乎也是奚落者多,既是學習先進的治霾經驗,為啥不去學習那些成績靠前的城市,海口、廈門、深圳什么的,偏偏選了一個治霾“壓力山大”的石家莊?
諸多不解并非完全不可理解,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京津冀區域日益惡劣的大氣環境形勢,使得產業結構偏重的河北省成為治霾的眾矢之的。河北省會石家莊不僅面臨著本地民眾的抱怨和不滿,更需要在京津冀整個區域中大力推動大氣治理。
事實上,近兩年來,石家莊已經采取了堪稱史上最嚴厲的空氣污染治理措施,拆除西部山區的小水泥煙囪,遷走能耗大戶華藥、石藥、石鋼,全面推廣潔凈煤等等。
即便付出艱難的努力,石家莊也未能跳出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位名單。這樣的處境,招致一些奚落,并不奇怪。不過,實事求是地講,這并不意味著石家莊的經驗與努力,就一定對其他地方沒有吸引力。
一方面,差生之間相互學習與借鑒,往往更具有“拿來就用”的可操作性。石家莊現在的排名確實不靠前,但此前卻更落后,這中間的進步在排名上雖然變化不很大,但就城市整體的大氣治理而言,變化不啻是顛覆性的。一個直觀的現象是,近來的石家莊,夜晚可以賞月看星星,白天能夠經常看到藍天白云,閑暇時,還可以遠眺綿亙的西山。而這在以前則是不可想象的奢望。
在此過程中,石家莊強力推進科學治霾,比如,最讓鄭州市長馬懿感到“震驚”的,是石家莊對空氣污染監測分析的精細度。石家莊對空氣污染的分析,已經能精確到不同時段污染濃度高低、成因是啥。正是有了精準的污染源分析,才使得相關的治理舉措有的放矢。這樣的經驗為啥不能學習?
另一方面,差生之間之所以能夠相互補益,恰恰因為兩者有著近似乃至相同的地理環境、經濟結構和城市體量。而這一點則顯得尤為重要。不是因為都差,而是因為差的原因差不多。
此外,還有一個共同點毋庸多言,即政府在大氣治理中的首要責任。此番取經,鄭州市長馬懿當然心知肚明,他帶領的100人考察團,可不只是具體的技術人員,而是實打實的決策者,除了鄭州市四大班子領導外,市直各部門和縣(市)、區、開發區黨政一把手幾乎全部隨行。
好戲已經開場,作為全國第一個被環保部約談的省會城市,相信鄭州市的空氣質量會有一個逆轉。畢竟,比起石家莊曾排名倒數第二的成績來,鄭州市的“底子”要稍好些,今年以前,鄭州市還從未進“最差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