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佳奇
京津冀教育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非核心功能,“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是北京遷出對象。
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教育的步伐,具體如何實現京津冀教育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筆者認為需從以下幾方面實現突破:
首先,搞好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由國務院牽頭,編制京津冀教育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教育事業對接協作、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教育布局和空間結構、擴大教育空間以及構建教育網絡系統,制定京津冀教育一體化推進時間表等。
其次,廣泛展開京津冀教育一體化探索實踐。目前,京津冀教育一體化已經在市場推動下悄然開始。北京高校入冀開始“升溫”。日前,張家口市崇禮縣與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簽署了旅游教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科技、體育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加強交流合作,致力于培育高水平旅游服務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和體育產業發展。除了高校之外,北京的一些基礎教育資源也選擇出京落戶津冀。北京廣渠門中學與河北康保縣簽訂了《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對口幫扶康保縣基礎教育項目合作協議》,創辦“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分校”。此外,北京市八一學校保定分校合作共建簽約;今年,由北大青鳥文教集團與廊坊益田集團簽約合作建設的北大附屬廊坊益田實驗學校也將正式招生。專家認為,“傳播學校先進文化是根本,建設一支教師隊伍是關鍵,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創新教育疏解方式組建京津冀高校聯盟。要做好首都教育的疏解工作,促進教育協同發展,首先需要樹立創新理念。通過協同創新來促進協同發展。只有通過創新,打破一些發展障礙,促進要素流動,優化空間結構,才能釋放被抑制的潛能,開辟發展的新局面。“要創新多種疏解方式,如整體搬遷、部分院系搬遷、辦分校、對口合作、集團化辦學、聯合辦學、共建校區或特色學科、組建京津冀高校聯盟等,疏解首都功能,促進高校優質教育科研資源共享。”
第四,京津冀應率先實現三地職業教育一體化。實現京津冀職業教育一體化將是實現京津冀教育一體化,乃至實現京津冀各方面一體化的一次突破,為此,結合京津冀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建議從如下八個方面推動京津冀職業教育實現一體化: 1.招生制度一體化。2.學分互認一體化。3.學籍管理一體化。4.學生資助一體化。5.實訓基地一體化。6.數字資源一體化。7.質量評價一體化。8.就業平臺一體化。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行動決定未來”。在京津冀一體化政策的指引下,京津冀的教育事業一定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