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小蓮

曹格和吳鎮宇
完全有理由替星二代擔心了。在跟爸爸媽媽不停亮相真人秀的同時,無法避免被裹挾進各種爭斗,比如最近鬧得最兇的吳鎮宇和曹格。吳鎮宇先是在一次視頻采訪中毫無征兆地摔了話筒,聲稱兒子費曼在某檔親子類節目中因為攝制組的粗心大意,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接著,群情激昂的粉絲照例尋章摘句,從節目視頻里找答案,揪出了肇事者——同節目組曹格的兒子。
可能就是兩個小孩你推我搡打來打去,最后釀成一場“事故”,成為真人秀的延續,全程直播。吳鎮宇變成吳秋菊,拼命向節目組要說法,節目組大玩陰謀論,說你這是因為宣傳新片而炒作,一直縮頭不肯出來的曹格又因為發了幾條情商智商都讓人捉急的微博,一躍成為年度“熊家長”。
“永久性的傷害”指的是費曼眼眶附近的一道傷痕,固然危險,但痊愈后也不一定會有多么顯著的疤痕,但問題是以此為起點,作為明星的父親自然會認為嚴重得不得了,著急上火生氣,以至于連面對鏡頭的體面都不要了,還拋出了“靚坤”的老梗,幾分認真,幾分自嘲,幾分示威,攪合攪合誰也分不清了。

《爸爸去哪兒2》里的Feyman和Joe
好幾個資深娛記提到這件事,不約而同想起羅曼·波蘭斯基那部小品式電影《殺戮》,兩對家長為了解決孩子之間的打架糾紛,各懷鬼胎地坐下來,以調解之名,最后變成了成人間的撕咬大戰,性別、教育背景、職業、信仰以及藝術修養都可以成為燃爆的引線,屋頂都快掀飛了,兩個打架的小孩卻已經和好如初。曹格的兒子跟吳鎮宇的兒子大概再沒機會碰面了吧,他們的友誼還沒孕育出來,就已經被成人的自私算計窒息死了。
這才是這件事最讓人不舒服的地方——那些藏在孩子打斗、受傷背后的成人宮心計。曹格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承認或否認,反而連發幾條連小學老師看了都會生氣的微博,似乎寫明了“我就是要幫你把這件事添把柴加把火”,人為把時間拉長,生硬聚攏目光。而吳鎮宇從一開始的興師問罪到眼下的隔江喊話,情緒轉換太突然,節目方的公關策略倒是比較保守,但似乎也沒有要把這件事結束的意思。從頭到尾,兩個孩子被煙霧蓋住了,沒人問他們到底怎么回事,也許因為這個根本就沒那么重要。
明星們大抵都會這么干:一件事情人為拉長成幾個環節,就會一直有頭條可上。打架事件的數個環節有條不紊排列出來,跟那些明星情侶的炒作規律不謀而合。比如明明是一對情侶,從傳緋聞到戀愛到結婚是絕對不能聽見風聲就承認的,一定要死咬住“普通朋友”,被拍到同居也要“現在這樣子很開心啊沒有必要結婚”,就算結婚了沒拍到沒曝光也要藏著掖著,就等著有一天,搞一個,大新聞。稍有風吹草動就跳出來承認的明星,雖然很實在,卻也很容易被大家忘記,除非他們接下來狗血百倍地劈腿分手。某位國民級女漢子就很聰明,除了月月有紅毯可以力壓外,隨時有個男友兵團拉出來炒緋聞,今天見了家長,明天就有密友力證他們已經分手,過幾天又傳出領證。而這位女明星就是可以不承認也不否認,即便在微博上跟人吵架也有“男友”真情流露地加油,這份隱忍的愛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