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生元

為了減少兒童被綁架或拐賣,埃及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組織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如在2004年成立了“全國兒童和婦女委員會”。
“我女兒當時正在院子里玩耍。不知什么時候,她突然失蹤了,至今下落不明。現在,只要她平安回來,讓我做啥都行。”一名埃及婦女一邊哭著,一邊把她女兒的衣服和課本放在她的床上。
兒童綁架案高發
這是埃及最新發生的一起兒童失蹤案。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埃及接連發生兒童失蹤或遭綁架、拐賣案件。埃及全國兒童和婦女委員會的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7月,埃及全國共發生了337起針對兒童的犯罪案件,其中包括75起有關兒童綁架和拐賣的案件。而在8月份,埃及就發生了32起兒童綁架案。從地點上來看,首都開羅是兒童綁架案最高發的城市,其次是地中海城市亞歷山大。
埃及社會和政治學教授塞伊德·薩德克說,自2011年“顏色革命”以來,埃及局勢持續動蕩,警方執法力度減弱,社會治安狀況下降,不法分子趁機作案,牟取暴利,這是兒童受侵案高發的社會背景。據他分析,犯罪分子綁架兒童的動機主要有這么四個:一、綁架富裕人家的孩子,然后索要巨額贖金;二、把綁架來的孩子轉手販賣出去掙錢;三、綁架兒童后摘取他們身上的器官,然后高價倒賣;四、綁架兒童,然后強迫他們從事乞討、偷竊、搶劫等犯罪行為。
薩德克認為,減少兒童綁架案最為有效的辦法是提高安全警戒,加大打擊力度。例如,家長要更加用心照看好自己的孩子,“絕不讓孩子一個人去上學,或者單獨在馬路上行走。家長還要提醒孩子如何應對陌生人,以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與此同時,警方應投入更多的警力,加大對侵害兒童案的打擊力度,因為最近發生的幾起兒童綁架案顯示,從事綁架兒童的不是單個犯罪分子,而是有組織的犯罪團伙。在這種情況下,光靠家長努力顯然是不夠的。薩德克的一個朋友說,“最近逃到國外的一個人最近老給我打電話,威脅要綁架我的孩子。”為此,她已向警方報案。
薩德克說,應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主要馬路上安裝攝像頭,以防止綁架案件發生。而在發生了綁架案件后,攝像頭也可幫助警方追蹤犯罪分子。此外,應加大對醫院的警戒,防止新生嬰兒被盜走。
手機軟件防綁架
兒童被綁架和拐賣是個世界性的頑疾。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2年的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共有120萬兒童被拐賣,而埃及盡管出臺了嚴厲的反拐賣法律,違者要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但仍然是此類案件高發的國家之一。
為了減少兒童被綁架或拐賣,埃及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組織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如在2004年成立了“全國兒童和婦女委員會”,及時把兒童被綁架的信息通報給內政部、衛生部、海關等部門,以便他們采取聯合行動,這提高了解救兒童的效率。同時,對兒童失蹤的家庭提供心理輔導等幫助。一個名叫阿亞特·加瓦達特的作家在國際社交媒體“臉譜”上建了一個專頁“反對綁架兒童運動”,把兒童失蹤、綁架、拐賣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并提供警方解救行動的最新信息,供人們瀏覽。
加瓦達特一個親戚的孩子有次差點被綁架。“當時,我們正在快餐店吃飯,親戚3歲的孩子在兒童區玩耍。忽然,一個大男孩以帶他出去玩為幌子,想騙他出去。幸虧,這個男孩的伎倆被我們幾個大人識破。需要指出的是,這是埃及兒童綁架案中出現的一個新現象:一些年齡稍大一點的兒童在綁架案中充當了犯罪分子的幫兇。”目前,加瓦達特“臉譜”專頁的訂戶已達到24000個。她認為,家家都有孩子,全社會都應該積極參與到反兒童綁架行動中去。如發現有兒童睡在街頭,可拍照,然后張貼在公共場合,或者向媒體提供,或者聯系“全國兒童和婦女委員會”的熱線電話,向對方提供相關信息,以幫助失蹤兒童的家長尋找孩子。
除了加瓦達特外,埃及IT人士塞義德·阿里和艾哈邁德·薩爾瓦德最近合作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軟件,名稱為“我遇到麻煩了”,供人們下載。如果某個兒童感到陷入了不利的境地,可打開手機,啟動這個程序,他的父母和朋友就可知道他的行蹤,請警方前來進行解救。目前,下載這個軟件的人數已經達到10000人,其中不少是女童。當她們單獨打出租車或長途旅行時,就可使用這個軟件。
盡管如此,仍有成千上萬的埃及兒童流落街頭,或是在乞討,或是在兜售小商品,甚至從事偷竊、搶劫等犯罪行為。這些兒童有的是因家庭暴力、父母離婚、青春期逆反等原因從家里出走的,也有的是被人拐賣后強迫從事乞討行為的。他們在“下班”后要把乞討來的“收入”上交給犯罪團伙的頭目。看來,要想徹底防止兒童被綁架,埃及社會各界仍需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