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瑜婷

圖/本刊記者 梁辰
人物周刊:你對自己的現狀滿意嗎?
鐘立風:還可以,恰恰好。滿則溢,有一點不滿意也好,可以借此提升、調整,找到某種自在與平衡。
人物周刊:對你父母和他們的成長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們嗎?
鐘立風:理解,每個人都曾年輕過。
人物周刊:對自己的(未來的)下一代,你有什么期待?
鐘立風: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至于未來,就不去期待了。但不會影響好好生活,迎接明日到來。
人物周刊:對你所從事領域的前景怎么看?
鐘立風:我從事音樂與寫作,不太去設想前景和愿望。我愿意用心生活、本分創作。我喜歡這句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人物周刊:同齡人中,你最欣賞哪些人?為什么?
鐘立風:我欣賞才華橫溢又低調卑謙、保持健康心態、積極努力不忘學習的人,我同齡好友、音樂人小河就是這樣的。但也是一點點成長、改變至這樣的理想狀態。
人物周刊:責任、權利和個人自由,你最看重哪個?
鐘立風:三者相關聯,無輕重。
人物周刊: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
鐘立風:書是《道德經》;電影是布列松(法國)導演的《鄉村牧師日記》。
人物周刊:較為珍視的自己的一個品質是?最想改進的一個缺點是?
鐘立風:善良;急躁。
人物周刊:最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哪方面?又最愿意將之花在哪方面?
鐘立風:不愿意把時間花在場面上的交際應酬;愿意多花點時間閱讀,和相知的朋友品茶閑談或者一個人無目的閑蕩。
人物周刊:現在的你,還有哪些不安和擔憂?
鐘立風:很多時候,心里的擔憂、不安,甚至恐懼,不知道它是什么又從何來。所以,了解它、面對它、化解它,最后與它相安無事或各行其道,通過這些,使自己變得潔凈精微、安寧自在,也許就是繼續生活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