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祥
網絡謠言,混淆視聽,目前已成為世界一大公害。面對此痼疾,各國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破解這道難題?
西方有位學者曾斷言:“有了互聯網,世界是平的。”因為互聯網把我們所有人都緊緊綁定在一起,深刻影響著每一個人。然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它在帶給人們更多便利的同時,也加劇了網絡謠言的傳播。網絡謠言不僅詆毀、敗壞個人名譽,更會損害國家形象,影響和破壞社會穩定。如今,網絡謠言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各國依據本國國情,探索出了不同的解決方式。
美國制定多項法律法規“禁謠”
自互聯網問世以來,為了有效管理互聯網,美國國會及政府各部門先后通過了《聯邦禁止利用電腦犯罪法》《電腦犯罪法》《兒童互聯網保護法》等130項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信息傳播加以規范,也為追究網絡謠言提供了法律依據。2006年,美國一名女子因在網上被人稱為“騙子”且持續了10個月之久,便依據《聯邦禁止利用電腦犯罪法》起訴對方誹謗,最終獲賠1130萬美元。美國各州、市也相繼通過相關法規。2012年1月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正式生效的一項新法規定,校方有權對那些有利用互聯網散布謠言等“欺凌行為”的學生予以停學或開除。
英國主動打擊網絡謠言
2010年1月,英國的羅賓漢機場由于天氣原因不得不持續關閉。這期間,一位名叫保羅·錢伯斯的乘客在Twitter上發牢騷說,如果機場再不開放就把它炸掉。信息發出后不久,他就被警方逮捕。在法庭審判中,法官依據《2003年通信法案》對其處以1000英鎊罰款,錢伯斯還為此丟了工作。
西班牙培訓“抵制謠言代理人”
西班牙巴塞羅那市政府專門設立了“抵制謠言代理人”崗位,招募和培訓工作人員,專門從事破除謠言和向社區鄰里傳播真相的工作。例如,有人在網絡上抱怨“當前享受公寓補助的都是外國移民,沒有西班牙人”時,“抵制謠言代理人”迅速回復加以澄清:“今天收到公寓補助的人中,外國移民比例僅占1/20。”
日本發布防止謠言傳播的指令
日本是注重行業協會組織的國家,各企業都要加入到行業所在的協會之中,并聽從行業協會的指令。這些行業協會大都歸總務省管轄。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后,有關地震及福島核事故的各種謠言在網絡上迅速流傳,給國民造成極大恐慌。日本總務省發布通知,要求“電氣通信事業者相關團體”所管轄的電氣通信事業者在保證報道的同時,采取為大眾所知的必要措施,以消除謠言的危害。
法國成立辟謠網站駁斥謠言
法國一些熱心網民和記者自發成立了名為“停止傳謠”的辟謠網站。該網站的主頁上寫著:“本網旨在利用網絡提供真實信息,替代那些虛假信息。請速將您認為是謠言的信息告知我們,如果核實確為謠傳,本網即會刊登辟謠。”2011年9月30日,法國各地有大批的中學生沖上街頭,抗議教育部門取消一個月的假期。“停止辟謠網站”經向法國教育部門核實后得知此消息不實,立刻在網站上辟謠,申明假期不會取消,穩定了那些中學生的情緒。
(作者為山西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