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父親的性格和生活經歷對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50多年后,當瑪格麗特搬進倫敦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時,她一再表示,她的信仰以及最終獲勝與她的父親的教誨和羅伯茨家族保守主義的價值觀息息相關。撒切爾夫人說道:“我把我的一切成就都歸功于我的父親。”
艾爾弗雷德在辛勤經營食品店的同時,仍不斷通過看書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充實自己。他讀書范圍很廣,政治類書籍、傳記、歷史和文學幾乎都有所涉獵。同時他還積極參加當地的教會活動,熱心政治活動。
從瑪格麗特2歲到27歲,艾爾弗雷德一直擔當著格蘭瑟姆市鎮自治議會議員的角色,并最終于1943年成為格蘭瑟姆市的市長。艾爾弗雷德的政治理念,即公民有責任和義務參與政治以及他的身體力行,都對瑪格麗特后來選擇從政有很大的影響。
艾爾弗雷德對金錢看得并不是那么重。他那段艱苦的創業史一直是小鎮上的佳談。而他言行一致、樂于助人、謙遜隨和的處世風格,更是被格蘭瑟姆鎮的居民所稱道。在困苦的日子里,即便自己家庭的溫飽都只能勉強維持,艾爾弗雷德仍積極置身于慈善,并將之視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作為一名忠實的扶輪社(依循國際扶輪的規章所成立的地區性社會團體,以增進職業交流及提供社會服務為宗旨)成員,他經常在集會發表講話,且善于雄辯,還時常為鎮上各種慈善機構進行募捐。撒切爾夫人小時候就經常和父親一起參加圣誕兒童救助團的募捐活動。這種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很早就被灌輸進了她的腦海之中。同時,艾爾弗雷德也是一個具有堅定原則的人。因為在那個年代,艾爾弗雷德的觀念依舊是保守的,甚至有點封閉。
電影院雖然已經成為小鎮居民的消遣娛樂的好去處,但在安息日時卻必須關閉。艾爾弗雷德(此時他已擔任格林瑟姆市的議員)采取了一種實用主義做法,他支持電影院星期天開放,以便使戰時的駐軍在假期有地方可去。這是一種在特殊情況下的靈活性讓步,既不破壞安息日的神圣性,又合乎情理與人道。對此,撒切爾夫人說:“但現在我可以體會到,只要合乎情理,我的父親這個具有高度原則性的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做出讓步……不因別人持有不同意見或得不到別人的支持而改變自己的信念,這些正直的品質在我的少年時期就灌輸進了我的頭腦。”
當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5年之后,她在大不列顛的權威如日中天,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也聲名顯赫時,她對她父親的感激之情,對自己在格蘭瑟姆的豐富童年生活仍記憶猶新。在答復電視記者的提問時,撒切爾夫人不勝感慨地說:“我始終念念不忘的,是父親那正直誠實的品德。他教導我必須首先尋求我的信仰,然后把它付諸實踐。在關鍵問題上不要妥協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