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元
3月3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京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2014年度《普惠金融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
其中,《普惠金融報告》以普惠金融發展歷程為切入點,著重介紹了郵儲銀行在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社會責任報告》介紹了郵儲銀行踐行普惠金融十件大事、優化公司治理架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提升服務社會能力、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情系民生回饋社會、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員工成長家園方面的積極實踐。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表示:“面對經濟‘新常態’,在經濟增速換擋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郵儲銀行作為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始終堅持發展主題不動搖,從國家發展戰略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致力于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踐行好發展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
做好普惠金融,郵儲銀行自有天然稟賦。作為全國網點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服務客戶數量最多的商業銀行,截至2014年末,郵儲銀行擁有營業網點近4萬個,其中71%以上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地區,服務客戶超過4.7億人,服務觸角遍及廣袤城鄉,構建了“延伸城鄉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服務體系。
創新擔保方式,加碼“三農”金融服務。郵儲銀行始終將“三農”金融服務放在發展與改革的重要戰略位置,加大研究開發力度,不斷創新擔保方式,秉承“平臺”發展理念,重點打造“銀政、銀協、銀擔、銀保和銀企”五大合作平臺,共同解決農村地區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外,郵儲銀行還積極開展“三權”抵押貸款試點,鼓勵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嘗試和推廣多種抵押擔保創新。截至2014年末,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超過9700億元,惠及超過800萬農戶。

郵儲銀行客戶經理到紅木加工企業做貸后回訪。
多措并舉,拓寬“小微”融資通道。2014年,郵儲銀行通過打造“銀政、銀擔、銀企”合作平臺,豐富小微企業營銷渠道,擴大服務范圍;創新“特色支行+產業鏈”的新型小微服務模式,為海洋漁業、中藥材等八大重點產業以及連鎖、科技兩大類型企業提供集約化服務;完善產品序列,全行小微貸款專屬產品接近60個;通過引入“政府增信”、“行業自律”、“產學研聯動”系列機制,實現對涉農產業鏈的“小大聯動,鏈式開發”。
截至2014年底,郵儲銀行已累計為1200萬戶小微企業提供了超過2萬億元的融資支持,小微貸款余額達到5574億元,占全行各項貸款余額的34.57%,戶均年貸款不足百萬元,處同業最低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280萬元水平。
發力社區居民服務,撬動住房金融。2014年,郵儲銀行加大社區金融服務力度,通過全國規模最大的通存通兌網絡,為城鄉居民搭建起了資金往來的綠色通道。截至2014年底,郵儲銀行為全國9878萬人提供養老金代收代發服務,其中代發養老金超過6.4億筆,交易金額5871億元。并做好“新農保”、醫保等代發代繳服務。
此外,郵儲銀行加大住房消費類貸款的投放力度,在貸款資源上給予重點傾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購房難題,重點滿足普通居民剛性住房需求。截至2014年底,郵儲銀行累計發放住房貸款5000余億元,其中當年新增住房貸款近1040億元,筆均僅36萬元。
借力“互聯網+” 升級農村金融服務。依托便利快捷的手機終端,郵儲銀行充分考慮客戶特點,設計了一系列手機銀行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移動金融方面,郵儲銀行加快與社交媒體的融合,逐步推出了微銀行系列產品,覆蓋了微信、微博、易信以及支付寶錢包等主流社交平臺,成為國內第一家提供微博銀行和易信銀行服務的商業銀行。移動支付領域,推出了NFC移動支付服務,并逐步探索發展移動展業,通過移動終端為客戶辦理各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