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萌

6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今年第二階段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監督抽檢中,共檢出7批次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不合格,涉及陜西關山乳業和圣唐乳業兩家公司。
這次抽檢結果使一向鮮受百姓關注的羊奶粉走進公眾視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羊奶粉市場一夜崛起。陜西羊奶粉產量約占全國市場的90%,集中了業內多個“排頭兵”,但至今尚沒有出現諸如伊利、蒙牛這樣的龍頭企業。
另一方面,由于行業集中度較低,目前大部分羊奶生產企業奶源仍主要來自農戶散養,源頭食品安全風險尚未完全排除。而出于羊奶成本較高、食品安全等考慮,摻牛乳現象也時有發生。
不合格產品牽出品控問題
針對食藥監總局此次抽檢結果,作為關山乳業的控股母公司,飛鶴乳業事發后第一時間對整個事件作了說明。
經過飛鶴乳業內部排查,造成4批次硝酸鹽不合格產品的主要原因,目前確認為酸性食品設備清洗劑(硝酸)、堿性食品設備清洗劑(氫氧化鈉),在生產清洗環節因操作失誤,導致酸堿清洗液滲漏進入濃縮奶罐,反應產生硝酸鹽,致使產品硝酸鹽指標不合格。
而4批次硒含量不合格產品主要因供應商所供原材料中復合營養強化劑硒含量不穩定所致。
據了解,涉及本次抽檢不合格的6批次羊奶粉產品共4180件,其中2批次硝酸鹽不合格產品的數量為2031件、4批次硒含量不合格產品的數量為2149件。目前,這些問題產品主要流向陜西、廣東、浙江、江西四省。
另一家因乳粉中硒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上榜的陜西圣唐乳業,也在事發后發布了公告,并對外界表示,造成問題批次產品出現的原因為生產部門操作失誤。
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內一些小型奶粉生產企業雖經過工信部認證,實際上在生產和管理方面還存在漏洞。
另據媒體報道,陜西每個做羊奶粉的企業家都在講品質,而在管理上一些企業還存在問題,“質量上經常出事,生產加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職能部門有疏漏,安全意識不到位”。
2014年,飛鶴乳業斥資3億元控股關山乳業。飛鶴方面當時對外透露,將保持關山乳業的獨立運營,同時將自己運營多年的全產業鏈模式移植到關山乳業。
長期與飛鶴乳業打交道的乳業專家宋亮對媒體表示,并購后,關山乳業的管理、運營體系使用的依舊是原有團隊,飛鶴乳業并沒有全盤接手,只是把高級管理人員調配到了關山,“但是,這些人員對企業的了解是需要時間的,這個過程中就出現了漏洞和偏差。”
“2013年,工信部對乳企重新進行審核發證,這些企業投入了一筆資金,加強了廠房建設和產品管控,但相對來說還是落后一些。”宋亮認為,硬件投入對羊奶粉企業十分重要,但質量安全問題的核心還是出在管理上。
上百品牌無一龍頭
“世界羊奶看中國,中國羊奶看陜西。”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秘書長王偉民在介紹羊奶粉產業時率先講到這句話。
數據顯示,陜西省羊奶粉年銷售收入約為35億元,市場零售額為100億到120億元,約占全國羊奶粉市場90%的份額,而2008年羊奶粉產業剛興起時總體規模僅三五億元。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沖擊了牛乳市場及消費者信心,卻使羊奶市場異軍突起。目前,僅陜西地區就有20多家乳企涉及羊奶粉生產,背后代理的品牌更是多達200多個。
有專家預計,羊奶的液態奶、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奶酪三大特色產品的市場潛在開發價值在2000億元以上。
廣闊的市場前景使不少資本瞄準了羊奶粉市場,紛紛向這一領域進軍。2014年,除飛鶴乳業收購關山外,西安銀橋乳業發布了嬰幼兒羊奶粉產品;陜西雅泰乳業投資5.28億元建設羊奶粉生產線;西安百躍羊乳集團萬噸羊奶粉樣板工廠投建。
盡管如此,羊奶粉市場至今尚未出現龍頭品牌。據媒體報道,目前,我國羊奶粉市場規模所占乳粉市場份額很小,生產企業卻多達二三十家,品牌數量更是多達二三百個,行業集中度低。
圣唐乳業近期也對媒體表示,目前包括關山、圣唐在內的幾家羊奶粉企業只能說是站在行業前排,卻稱不上龍頭企業,整個行業尚沒有出現諸如牛乳市場的蒙牛、伊利這樣的知名品牌。
據業內人士透露,羊奶粉企業競爭較為激烈,國內市場涌現了眾多羊奶粉品牌,進口品牌主要有卡洛塔妮、karicare等,國產品牌則有名門貴族、御寶、萊可優、金貝美多等。
羊奶粉市場競爭的激烈,還直觀反映在奶源爭奪上。
據圣唐乳業對媒體透露的信息,圣唐目前自有牧場存有2000多頭奶羊,但奶源仍然緊張,需要向奶農合作社尋找奶源,可謂供不應求。
摻牛奶時有發生
在整個陜西地區,目前大型奶羊養殖場數量仍很少,主要靠分散飼養。
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飛鶴關山、圣唐等企業都在建自有牧場,但目前尚無一家完全建成。
公開報道顯示,在陜西奶企中,圈養幾百只山羊就算是行業翹楚了,多數奶源都很混亂,目前陜西放養了超過20種不同奶山羊,每種羊奶的質量是不一樣的,奶源出處不統一,產量也很不穩定。
乳業專家王寶懷曾對媒體表示:“羊奶資源稀缺,市場上無論生鮮乳還是奶粉,羊奶的價格都高于牛奶多倍。因此,以牛奶冒充羊奶的現象非常普遍。”而目前國家抽查檢驗中,并沒有區分牛乳和羊乳這一項。
有專家表示,一些小企業確實存在摻牛乳現象,一是因為奶源不足,另外主要是因為羊奶粉成本較高。
目前,一公斤羊奶的市場價為7到8元,一公斤牛奶的市場價為3到3.5元,羊奶價格約是牛乳的2到3倍。而反映在市場終端,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的價格約高出牛乳粉1到2倍。
另外,由于我國沒有羊乳清生產企業,因此國內企業使用羊乳清基本依靠進口,但由于價格過高且產量稀少,因此許多企業選擇用牛乳清替代羊乳清,情況十分普遍。
據了解,羊奶粉生產目前與牛奶粉共同使用一套國家標準,但國標中僅提到“乳清粉”,并沒有區分羊乳清粉和牛乳清粉。因此,用牛乳清生產羊奶粉并不存在摻假問題,但在保護消費者知情權方面,此舉依然在業內存在爭議。
針對羊乳摻牛乳現象,王偉民稱,實際情況并未像外界傳言得那么厲害。為了證實陜西羊奶粉企業的生產質量,目前用來區分羊乳和牛乳的檢驗手段已經研發出來。